美国小说在中国的接受:1919-1949

美国小说在中国的接受:1919-1949

论文摘要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耻辱让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中国文学开始了从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历史转型。1919—1949年,美国小说以年轻、现代的姿态出现在中国读者的视野中。而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直接影响他们对美国小说的选择、接受,放弃和误读。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探讨1919—1949年间美国小说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第二章概括展示从1895年到1949年美国小说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从时间来看,分为三个时期:滥觞期(1895—五四前后)、沉默期(1917-1927)、繁荣期(1927-1949)。美国小说在中国的译介最多的是1927到1949年间。第三章概括中国读者对于美国小说的选择与放弃的类型以及原因。梳理了美国小说从诞生至1949年间,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概括了被中国读者接受的类型:政治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读者选择与接受这些类型的原因。对于未被中国读者选择的作品,同样从接受美学视角做了简要分析。第四章,本章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作为案例,佐证中国读者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接受美国小说。这些作家包括:施蛰存、鲁迅、郭沫若、沙汀。从接受美学的前理解出发,阐释了每一位作家接受美国小说的原因,并从他们的创作来分析他们对于美国小说的接受。第五章,本章在前文基础上,以接受理论为依据,总结了中国读者选择和误读美国小说的原因。中国读者选择美国小说是受社会现实的驱使以及中美民族的共通性。而读者对于小说的误读,主要是因为读者对于美国小说的简单化理解、中美两国交往中美国形象以及中国读者对于西方宗教的理解偏差。本文试图从读者的期待视野,来阐释中国对于美国小说的接受情况,根据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开拓解放前中美文学交流的新领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关于本论题的时间界定
  • 三、本论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渗透与回想——美国小说的译介与传播
  • 一、滥觞期 (1895-五四前后)
  • 二、沉默期 (1917-1927)
  • 三、繁荣期 (1927-1949)
  • 第三章 选择与放弃——美国小说在中国选择与放弃
  • 一、美国小说自身的发展状况
  • 二、中国选择的类型以及原因
  • 三、被中国放弃的类型以及原因
  • 第四章 个别与整体——中国作家与期待视野中的美国作品
  • 一、伤感与混乱——施蛰存与美国小说
  • 二、冷峻与滑稽 ——鲁迅与美国小说
  • 三、借古讽今与现实刻画——郭沫若与美国小说
  • 四、粗鲁恶俗与丑恶肮脏——沙汀与美国小说
  • 第五章 欲望与恐惧——美国小说在中国的接受与误读
  • 一、接受:美国小说在中国接受的背景
  • 二、误读:形成误读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美国小说在中国的接受:1919-1949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