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异化与回归 ——索尔·贝娄作品《赫索格》的主题研究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 ——索尔·贝娄作品《赫索格》的主题研究

论文摘要

索尔·贝娄是美国文学历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其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贝娄创作了八部长篇小说,出版了许多中短篇小说集,并且荣获了多种文学奖项。在创作思想上,贝娄主张文学作品应该反映历史的真实。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西方世界存在的精神危机,提出了资本主义文明面临的问题。在表现方法上,他善于把内心活动和外在世界糅合在一起,把现实描写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主要反映了现代社会中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危机。在该部作品中,作者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在处境相结合,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赫索格本人的精神危机实质上是一种时代病。自问世以来,该作品即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作品的丰富内涵,学者们得以从不同角度对该作品予以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主人公的精神历程,主人公的异化,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作品中的犹太元素,作品的自传性质,作品的叙事技巧等方面。这些评论从不同层面分析了作品的主题,及作品主题的体现形式。同时,这些研究为从更广泛的角度探讨作品主题提供了可能。因而,本文作者综合考虑了以上各要素,运用弗洛姆的后现代生存主义心理分析理论,从人性异化与回归的角度分析了作品主题。本文首先对《赫索格》这部作品本身,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弗洛姆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与介绍,旨在为分析作品的主题提供基础,然后从真爱的遗失,人格的异化以及混乱的社会精神状况三方面分析了人性异化的现象,说明了当代西方文明的危机是造成西方社会病,导致人与人关系异化及人格异化的根本原因。之后,本文从真爱的追寻与复得,健全人格的重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主人公及作品中其他人物人性的追寻与回归过程。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主题,本文在“人性回归”这一部分,分析了主人公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想往。从而得出结论,真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只有在健全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真正健全的人格才能得以保障,人性的本真才能得以永久的闪光。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1 A Brief Review of Herzog
  • 1.2 The Background of Herzog
  • 1.3 The Postmodern Existentialist Psychoanalysis of Erich Fromm
  • Chapter 2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Nature
  • 2.1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Relation
  • 2.2 The Alienated Personalities
  • 2.3 Social Influence upon Individuals
  • Chapter 3 The Restoration of Human Nature
  • 3.1 True Love among People
  • 3.2 The Restoration of New Productive Selves
  • 3.3 Returning to the World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精神的异化与心灵的回归——《赫索格》主人公精神生态探析[J]. 郑州师范教育 2020(02)
    • [2].论《赫索格》的主人公异化心理模式[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3].《赫索格》的对话性[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4].《赫索格》主人公赫索格的精神生态解读[J]. 萍乡学院学报 2018(05)
    • [5].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赫索格》中的迈德琳形象[J]. 语文建设 2017(15)
    • [6].创伤视域下的赫索格及其出路[J]. 名作欣赏 2016(03)
    • [7].《赫索格》中主人公焦虑的霍妮式解读[J]. 菏泽学院学报 2016(01)
    • [8].《赫索格》的“新型浪漫主义观”透析[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6(05)
    • [9].抗争父权制的成熟现代女性——《赫索格》中的蕾梦娜[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9)
    • [10].《赫索格》中人物抒写三重境上矛盾人生的人性和解[J]. 牡丹 2020(16)
    • [11].浅谈意识流技巧在《赫索格》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02)
    • [12].赫索格的理想追寻与自我重塑之旅[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12)
    • [13].书信下的赫索格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8(12)
    • [14].现实与内心的博弈:赫索格面临的两种真实[J]. 跨语言文化研究 2016(02)
    • [15].论《赫索格》的人文主义[J]. 高考 2017(12)
    • [16].《赫索格》——从流浪的犹太民族到悬挂的现代人生存[J]. 牡丹 2017(11)
    • [17].浅议《赫索格》中的文化冲突[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05)
    • [18].从《赫索格》中看人的生存困境和积极选择[J]. 青年文学家 2015(33)
    • [19].试论《赫索格》的叙事艺术特色[J]. 作家 2015(16)
    • [20].《赫索格》的空间叙事研究[J]. 长城 2013(12)
    • [21].《赫索格》的心理小说折射的现实特色[J]. 作家 2013(22)
    • [22].从混沌到顿悟——赫索格的心路历程[J]. 时代漫游 2014(01)
    • [23].解析索尔·贝娄《赫索格》的叙事视角[J]. 芒种 2014(16)
    • [24].《赫索格》对人性的拷问和自我的诉求[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5].论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的犹太特质[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 [26].情感之困,心灵之惑——浅析《赫索格》中主要女性角色对主人公的心理影响[J]. 芒种 2013(03)
    • [27].从社会空间角度看赫索格的心路历程[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27)
    • [28].“所有人都是犹太人”——试论《赫索格》超越犹太民族的世界性[J]. 作家 2009(18)
    • [29].论《赫索格》的犹太性[J]. 考试周刊 2010(05)
    • [30].对索尔·贝娄《赫索格》的存在主义解析[J]. 大家 2010(18)

    标签:;  ;  ;  ;  ;  ;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 ——索尔·贝娄作品《赫索格》的主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