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赵兵

浅谈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赵兵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导流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中导流技术正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因此导流技术也逐渐的受到广泛重视。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为我国水利工程的高效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建设规模得到显著性扩大的同时亦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合理有效地运用导流施工技术,有利于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地顺利开展,进而最大化地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综合实际功能。由此可见,导流施工技术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应用价值和应用意义十分重大。

1导流技术简介

导流技术就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为了减少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用适合的措施改善施工条件,比如使用围堰来维护基坑,利用暂时改变水流渠道的方法,将河流引导到围堰下方。导流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区域的含水量,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程。导流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使用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综合考虑水量、汛期、地势、施工难度、居民分布、建筑、生态环境等因素,在确定这一系列类因素与工程间影响后,合理安排河道水流处理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导流施工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2导流施工技术应用时需要分析的因素

导流施工方法的选取以及导流结构的布设需要受到河床以及河流的地质条件影响,如果河流在河的两岸,岩层坚厚,实际抗压能力较好,那么可以选取隧道导流方式。如果厚度较大的岩石风化层容易破碎,或是存在沉积物海滩,通过明渠导流技术。河床如果分布在石岛或是沙洲区域内,可以通过分段围堰技术采取导流。如果河流或是石坝区域较为陡峭,不能采取分期施工,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导流隧道施工的重视程度。在工程设计之前需要对坝体位置进行选取,考虑到施工周边区域地形、地质基本条件。拟订完善的施工方案之后,需要对施工详细计划进行编制,要充分应用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导流施工技术时,需要对周边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比如建筑物具体分布情况以及周边社会经济活动和水库蓄水量等。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隧洞导流法

隧洞导流不仅能够应用于山体坚硬的山区河流,还能够应用于两岸地形险峻和河谷狭窄的河流,能够有效解决这些河流上水利工程的可导流问题。应用隧洞导流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应用时需要将河流情况与固体建筑情况综合考虑,尽可能实现隧洞与固体建筑的结合,从而通过工程基坑连接上游与下游,最终将水流引向隧洞进行外泄;第二,隧洞导流的施工成本较高,所以通常情况下都应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地段。

3.2明渠导流法

明渠导流法主要是指通过在河岸或滩地等处开凿渠道或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等方式,令水流沿渠道顺利流往下游。一般来说,这一技术较适用于岸坡平缓或有宽广滩地的平原河道。与此同时,若当地河流附近有古河道,亦可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明渠导流,由此不仅可减少施工量,并且还有利于缩减施工成本。

3.2.1明渠导流的适用条件

具备以下诸多条件之一者便可考虑采用明渠导流法:①导流流量较大且地质条件不适于开凿导流隧洞;②河床沿岸有较宽的台地、垭口或古河道;③缺乏挖洞经验和相关设备且工程施工工期较紧;④施工期间需进行通航、排冰或过木等操作。

3.2.2明渠导流的布置

主要包括明确明渠进出口位置与高程以及妥善布置明渠导流轴线。明渠导流轴线的布置应首选宽度较广的台地、垭口等区域,同时亦可考虑古河道沿岸;除了要确保渠身轴线能够伸出上下游围堰外坡脚外,还应确保水平距离满足防冲需求(约50-100m);必须确保明渠的进出口应能够与上下游水流衔接,同时还应确保其与河道主流的交角低于30°;为保证水流畅通,明渠的转弯半径务必要超过渠底宽度的5倍,以确保水流通畅。

3.3围堰法

围堰法是目前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导流技术最为常用的方法,施工部门需要结合水利工程项目实际施工现状,选择分段围堰以及全段围堰方式。全段围堰就是在河流上游位置建设围堰设施,对流经的水流进行截断,然后借助泄水建筑物对水流实行分流。施工部门需要对泄水建筑物实时监控,对河流水量进行分析,确定水流基本导向。如果河流正值汛期,实际水流量较大,单方面通过拦截的方式不具有可行性,需要在水流拦截过程中,结和明渠导流法能够做好二次导流操作,确保施工建设整体质量有效提升。分段围堰主要对水流基本流向进行改变,通过围堰在河床内实现导流。对水利工程建设内容进行分析,配合施工项目进行分阶段施工,施工各项操作较为简单,环境整体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如果围堰实际工程量较大,导流施工复杂程度会不断提升,工期会延长。所以现阶段大多数分段围堰都应用在水流量和河床宽度较大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

3.4主体工程的施工

根据两岸岸坡的实际情况,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开挖,通常分层的厚度最小不低于3m,最大不高于8m人工间隔装药、微差挤压爆破以及潜孔钻造孔等方法进行分层开挖。在进行河床基坑的开挖过程中,首先应设置围堰,抽取基坑中的渗水,然后再进行基坑施工道路的修建,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开始开挖工作。在进行建基面岩体的开挖时,应注意将保护层预留出来。在将原有的拱坝混凝土拆除的时候,应注意不要将原有的基础破坏掉。

3.5坝体缺口导流布置

混凝土坝体结构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较为常见。在河水汛期时,水流量相对过大,如果因为原有的导流系统无法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就会预留出一个缺口,从而保证在河水汛期过程中仍可以通过这个缺口排放出去。同时将其与混凝土施工相结合,能够实现汛期排水量的提升。在汛期过后,再重新对结构进行设计分析,实现导流施工技术的处理。另外对于闸坝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前期,应该对其进行具体测量定位,然后才能开始浇筑工作,其中要注意添加剂与水泥的比重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导流施工技术的作用,不仅能够加快施工进度,进一步确保施工质量的优越性,并且还有利于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进而最大化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峰.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质量探索,2016(1):48-49.

[2]刘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4):12-14.

[3]白杨清.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8):142-143.

[4]徐骏生.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03):147-149.

[5]王玮,王鑫.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169

标签:;  ;  ;  

浅谈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赵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