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直肠给药的部分药代学与其抗大鼠皮层惊厥阈值和海马病理改变的观察

咪达唑仑直肠给药的部分药代学与其抗大鼠皮层惊厥阈值和海马病理改变的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直肠给药短时间的吸收情况,以及能否快速产生有效抗惊厥效果,能否保护海马神经元避免由于痫灶过度兴奋所致的细胞损伤,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咪达唑仑人血清中的药物浓度,观察咪达唑仑直肠的吸收情况和吸收速度;(2) 实验采取直接电刺激大鼠皮层惊厥模型作为观察对象,动态观察咪达唑仑、地西泮直肠给药几分钟内对模型惊厥阈值的影响,研究其时效和药效的变化;(3) 通过 HE 染色的病理切片观察用药后两周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 (1) 咪达唑仑直肠给药吸收迅速,给药后一分钟即可测到血药浓度,随后血药浓度逐渐升高,且用药安全,受试者药后均未发现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抑制等现象;(2) 咪达唑仑,地西泮组均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的惊厥阈值(P<0.05),但相同时间点,咪达唑仑组比地西泮组差异更显著,抗惊厥效应更强;(3) 咪达唑仑对于模型惊厥阈值的提高于用药后 5 分钟左右达峰值,而地西泮需要 8 分钟左右,前者能更快地发挥有效的抗惊厥作用;(4) 海马神经细胞以对照组损害为重,表现为锥体细胞层结构散乱,可见大量细胞缩小变形,核固缩,尼氏体消失,呈红色神经元;地西泮组要好于对照组,主要是细胞数目减少,间隙增大,部分细胞核固缩,有散在红色神经元;咪达唑仑组相对较好,海马区锥体细胞层结构尚整齐,可见个别细胞有变性,坏死不显著。实验显示,咪达唑仑对大脑海马神经元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效果要好于地西泮。结论: (1) 咪达唑仑直肠给药有明显的抗惊厥效应,且对海马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其作用要强于地西泮。(2) 咪达唑仑直肠给药迅速发挥作用,几分钟内即可产生有效抗惊厥作用;(3) 咪达唑仑直肠给药吸收良好,相对安全,无明显负作用;(4) 可能为临床快速控制急性惊厥发作提供一个新的给药思路与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论文目录

  • 论文
  • 前言
  • 材料
  • 方法与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比较脑皮层不同部位电惊厥阈值与神经损害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21)
    • [2].拉莫三嗪消化道给药对大鼠惊厥阈值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13(07)
    • [3].利用电刺激大鼠皮层惊厥阈值模型测定不同剂量国产和进口左乙拉西坦的药效与时效[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09)
    • [4].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68例临床观察[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7(04)
    • [5].酒精依赖对地西泮抗惊厥作用的影响[J]. 天津医药 2015(04)
    • [6].不同剂量低强度氦氖激光大鼠鼻腔照射对美解眠致惊厥阈值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08(16)
    • [7].不同剂量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配伍对大鼠抗电刺激皮层惊厥阈值及癫痫患者血清药物浓度的影响[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02)
    • [8].热性惊厥儿童血清脑利钠肽与钠离子水平的临床研究[J]. 四川医学 2014(04)
    • [9].伊来西胺与卡马西平在抗癫痫治疗中的时效与药效比较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06)
    • [10].对抗大鼠氟西泮抗癫癎耐受性药物及其机制的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01)

    标签:;  ;  ;  ;  ;  ;  

    咪达唑仑直肠给药的部分药代学与其抗大鼠皮层惊厥阈值和海马病理改变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