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与中文广告英译

接受美学与中文广告英译

论文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日益在各个方面融入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的商业化和信息化不断加深。广告作为一种销售和信息传播手段显得更加重要,广告翻译的地位也随之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广告翻译中,源语广告必须使目标语广告读者接受。接受美学是指导广告翻译比较完善的理论之一,其中关于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的观点对指导广告翻译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广告语言研究的历史,对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汉英广告语言的特点,指出汉英广告语言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广告翻译不是简单地将源语文本信息转化为目标语的活动,而是参照目标语文化和语言特征的转换过程,使其符合目标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背景,使目标语读者能接受。本文从接受美学的两个主要概念即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出发研究其在中文广告的指导作用,并举出实例进行说明。结论指出,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由于中文广告和英文广告中存在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在广告翻译中,译者需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以便源语文本信息能很好地被译语读者接受,达到预期的效果。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0.1 The Aim of the Study
  • 0.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0.3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 0.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One Reception Aesthetics
  • 1.1 The Theory
  • 1.2 Main Concepts
  • 1.2.1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 1.2.2 Appealing Structure
  • 1.3 Culture
  • 1.3.1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 1.3.2 Cultural Disparities Reflected in Reception Aesthetics
  • 1.4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 1.4.1 Significance
  • 1.4.2 Limitations
  • 1.5 Application to Translation
  • 1.6 Summary
  • Chapter Two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 2.1 Advertising
  • 2.1 1 Definition
  • 2.1.2 Classification
  • 2.1.3 Objectives
  • 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Chinese Advertising
  • 2.2.1 Phonological features
  • 2.2.2 Lexical Features
  • 2.2.3 Grammatical Features
  • 2.2.4 Stylistic Features
  • 2.3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 2.3.1 Lexical Features
  • 2.3.2 Syntactic Features
  • 2.3.3 Rhetorical Features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 3.1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 3.2 Focusing on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 3.2.1 Linguistic Disparities
  • 3.2.2 Cultural Disparities
  • 3.3 Focusing on Appealing Structures
  • 3.3.1 Linguistic Disparities
  • 3.3.2 Cultural Disparities
  • 3.4 Strategy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 3.4.1 Linguistic Adaptation
  • 3.4.2 Cultural Adaptation
  • 3.5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以《夏洛的网》的三个译本为例[J]. 文教资料 2017(08)
    • [2].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看对文学作品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J]. 青春岁月 2016(21)
    • [3].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以Blowin in The Wind为例[J]. 校园英语 2016(35)
    • [4].接受美学和“心里有什么才能看到什么”[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03)
    • [5].论接受美学在《达·芬奇密码》中的体现[J]. 青年文学家 2017(23)
    • [6].浅析韩剧风靡的原因[J]. 青年文学家 2017(24)
    • [7].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张谷若先生1984年《德伯家的苔丝》定译本中的注释原则及效果[J]. 北方文学 2017(18)
    • [8].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论语》翻译研究[J]. 报刊荟萃 2017(04)
    • [9].接受美学视角下《不可儿戏》译本对比分析[J]. 校园英语 2017(25)
    • [10].接受美学视域下美版《甄嬛传》译文探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06)
    • [11].接受美学视阈下初中散文教学的路径建构[J]. 学苑教育 2019(04)
    • [12].《呼啸山庄》的接受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4)
    • [13].接受美学视角下石黑一雄小说书名的翻译——以《长日将尽》和《莫失莫忘》为例[J]. 传播力研究 2020(12)
    • [14].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J]. 大众文艺 2010(11)
    • [15].试论姚斯的接受美学观[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
    • [16].当代文学形式拓展之新途径——从《不能说的秘密》说开去[J]. 电影文学 2008(05)
    • [17].界画在手绘效果图表现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4(09)
    • [18].浅析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俳句翻译[J]. 科技视界 2018(01)
    • [19].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品牌 2015(04)
    • [20].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中日韩改编创作的接受美学理据分析[J]. 文教资料 2017(Z1)
    • [21].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 山西青年 2018(01)
    • [22].阅读与文学接受理论初探[J]. 青春岁月 2011(12)
    • [23].一切尽在“空白”中——论《赫索格》中的召唤结构[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4].论接受美学视野下手绘效果图与传统界画的整合与创新[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11)
    • [25].从期待视野视角看《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 怀化学院学报 2012(07)
    • [26].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以《夏洛的网》肖毛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 2019(15)
    • [27].浅析“接受美学”在英文诗歌改编中文流行音乐歌词中的体现——以叶芝《when you are old》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9(17)
    • [28].双重视角:接受美学和目的论下的广告翻译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2(09)
    • [29].文学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兼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J]. 传承 2010(21)
    • [30].接受美学视野中电视剧的审美特性[J]. 东南传播 2008(12)

    标签:;  ;  ;  ;  

    接受美学与中文广告英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