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Z型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改进及在OPC中的应用

双酚Z型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改进及在OPC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本文以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三光气)和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酚Z)为原料,以二氯甲烷为溶剂,三乙胺为催化剂,制备得到了双酚Z型聚碳酸酯。通过对三光气的加料方式、反应温度、碱比、催化剂加入量等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得到了能稳定反应和控制分子量的方法,获得了双酚Z型聚碳酸酯的最佳工艺为: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酚Z)15mmol,三光气18mmol,三乙胺0.57mmol,碱比6.2,引发温度0℃,缩聚温度20℃,产品Mw 5万左右,Mn 4万左右,Mw/Mn小于2,收率96%。实验同时对双酚Z型聚碳酸酯的后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得到以水为析出溶剂,二氯甲烷回收率为60%的经济环保型后处理工艺。根据以上工艺,以双酚Z,双酚A和三光气共聚得到了在甲苯中溶解度良好的共聚树脂。双酚Z和双酚A摩尔比例为7:3时,可以得到重均分子量3.9万,数均分子量2.6万,分散指数1.4的产物,收率97%。最后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对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得到双酚Z型聚碳酸酯及共聚聚碳酸酯的玻璃化温度。对双酚Z型聚碳酸酯及与双酚A的共聚聚碳酸酯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屈服应力、收缩情况、触变环等方面的研究,考察了其成膜性能。并对其粘度-剪切率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空穴传输材料在聚碳酸酯溶液中的溶解相容情况。以合成的不同分子量聚碳酸酯作为粘结树脂,Y-TiOPc作为电荷发生材料,CT-106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制备出功能分离型光导体,并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双酚Z型聚碳酸酯在甲苯中性能表现较在卤代烷中优异,而且通过考察不同分子量范围产品的应用性能,发现使用本文制备的聚碳酸酯为传输层粘结剂,分子量Mw在310万,Mn在210万、在甲苯中的浓度为15%(wt)时,其粘度在20~200mPa·s之间,适合用涂布法制备有机光导器件。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器件的充电电位在-600V左右,暗衰率在5V/s左右,残余电位在-10V左右,光敏性0.075lx.s,显示了较高的电荷保持能力和优良灵敏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有机光导体
  • 1.1.1 有机光导体的结构与应用原理
  • 1.1.2 有机光导体的生产工艺
  • 1.1.3 有机光导体的测试指标
  • 1.2 有机光导材料及研究进展
  • 1.2.1 电荷产生材料研究进展
  • 1.2.2 传输材料研究进展
  • 1.2.3 电荷传输层树脂的研究进展
  • 1.2.4 OPC 的研究方向
  • 1.2.5 粘结剂使用溶剂的选择
  • 1.3 聚碳酸酯的性能
  • 1.3.1 力学性能
  • 1.3.2 耐热性能
  • 1.3.3 化学性能
  • 1.3.4 电性能
  • 1.3.5 光学性能
  • 1.4 聚碳酸酯的制备
  • 1.4.1 聚碳酸酯的一般生产工艺
  • 1.4.2 聚碳酸酯合成新技术
  • 1.4.3 聚碳酸酯后处理工艺
  • 1.5 聚碳酸酯的改性方向及其应用
  • 1.5.1 阻燃材料
  • 1.5.2 合金化材料
  • 1.5.3 纳米复合材料
  • 1.6 聚碳酸酯的市场情况
  • 1.6.1 国外市场及生产状况
  • 1.6.2 国内市场及生产状况
  • 1.6.3 发展前景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课题研究意义
  • 1.7.2 本文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原料与仪器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双酚Z 型聚碳酸酯的合成
  • 2.3.2 双酚Z 与双酚A 共聚型聚碳酸酯合成
  • 2.3.3 聚碳酸酯的后处理
  • 2.4 测试方法
  • 2.4.1 分子量测定
  • 2.4.2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2.4.3 流变性测试
  • 2.4.4 OPC 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双酚Z 型聚碳酸酯合成条件研究
  • 3.1.1 反应温度对分子量大小影响
  • 3.1.2 催化剂用量及加入方式对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3.1.3 氢氧化钠用量对反应影响
  • 3.2 双酚Z 与双酚A 共聚型聚碳酸酯合成研究
  • 3.3 反应稳定性研究
  • 3.4 双酚Z 型聚碳酸酯后处理工艺改进
  • 3.5 不同相对分子量聚碳酸酯流变性能研究
  • 3.5.1 聚碳酸酯的屈服应力
  • 3.5.2 聚碳酸酯的结构恢复能力
  • 3.5.3 聚碳酸酯的频率与储能(损耗)模量关系
  • 3.5.4 聚碳酸酯的触变性曲线
  • 3.5.5 聚碳酸酯的粘度模型拟合
  • 3.6 聚碳酸酯在有机光导体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 3.7 双酚Z 型聚碳酸酯表征
  • 3.7.1 双酚Z 型聚碳酸酯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3.7.2 双酚Z 型聚碳酸酯的紫外吸收
  • 3.7.3 双酚Z 型聚碳酸酯的DSC 测试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壳牌进军商用聚碳酸酯生产[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0(04)
    • [2].一种用于板材涂层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2)
    • [3].聚碳酸酯组合物和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改善矿物填充聚碳酸酯韧性和流动性的应用[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2)
    • [4].聚碳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3)
    • [5].聚碳酸酯生产工艺及市场前景研究[J]. 石化技术 2020(02)
    • [6].聚碳酸酯行业盛况不再 需求增速远落后于产能扩张速度[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5)
    • [7].银光集团发布国内首个《硅氧烷聚碳酸酯企业标准》[J]. 中国军转民 2020(06)
    • [8].我国聚碳酸酯投资过热,存在过剩风险[J]. 工程塑料应用 2018(09)
    • [9].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聚碳酸酯生产商[J]. 聚酯工业 2019(02)
    • [10].聚碳酸酯在汽车车窗中的应用研究[J]. 塑料工业 2019(03)
    • [11].我国聚碳酸酯生产工艺及市场前景[J]. 乙醛醋酸化工 2019(04)
    • [12].中国聚碳酸酯产业出现投资过热[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9(05)
    • [13].聚碳酸酯材料耐热氧老化性能的研究[J]. 塑料助剂 2019(03)
    • [14].紫外光照亲水性聚碳酸酯的合成及性能[J]. 高分子学报 2019(11)
    • [15].2017年我国聚碳酸酯进口量同比增长5.0%[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8(03)
    • [16].聚碳酸酯首入产能预警,未来或面临过剩[J]. 工程塑料应用 2018(06)
    • [17].宁波浙铁大风化工开发出聚碳酸酯合成新工艺[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6(24)
    • [18].聚碳酸酯回收利用新技术[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6(04)
    • [19].三维打印用的聚碳酸酯[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6(06)
    • [20].一种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6(22)
    • [21].科思创聚碳酸酯让氧合器安全而耐用[J]. 塑料科技 2017(04)
    • [22].雷普索尔为其聚碳酸酯多元醇生产投产新的中型装置[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7(01)
    • [23].一种分离聚碳酸酯和溶剂的系统及方法[J]. 乙醛醋酸化工 2017(07)
    • [24].从蔗糖和二氧碳制造可生物降解的聚碳酸酯[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7(03)
    • [25].新型聚碳酸酯多元醇[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7(02)
    • [26].科思创聚碳酸酯创新解决方案[J]. 工程塑料应用 2017(06)
    • [27].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聚碳酸酯分会成立[J]. 中国塑料 2017(07)
    • [28].聚碳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物拉伸应变硬化的形成[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7(09)
    • [29].聚碳酸酯的性能与应用解析[J]. 中国工业评论 2015(12)
    • [30].三分钟看懂中国聚碳酸酯产业现状[J]. 环球聚氨酯 2016(05)

    标签:;  ;  ;  ;  ;  

    双酚Z型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改进及在OPC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