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频繁流动的一个解决方案 ——以内部劳动力市场为视角的研究

企业员工频繁流动的一个解决方案 ——以内部劳动力市场为视角的研究

论文摘要

合理的企业员工流动是必要的,因为市场要素只有经过充分流动才能达到最优配置,发挥最大效益。通过流动,一方面员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得以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改善既有员工队伍结构,使人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从而最大化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我国企业员工流动出现盲目、频繁、无序流动的现象,而且流动率居高不下。这对员工和企业都造成很大的损失。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频繁的员工流动会带来巨大的成本损失,影响正常运营,打击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这又会促使员工流动,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带来企业效益的损失。而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调控员工合理流动,稳定员工队伍则是迫在眉睫的事。通过研究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笔者发现这对企业管理员工流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也似乎具有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但因为其本质的不同,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进行就业体制改革,并取得了成果,外部劳动力市场得到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或者忽略内部劳动力市场建设。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雇佣、晋升、工资制度等也有其经济效率。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做了介绍,并对员工流动的概念做了界定。第二部分是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综述,包括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产生与演进、形成的原因、运行特征、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比较。重点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特征和经济效率分析,这为后面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企业员工频繁流动的消极影响和员工流动的原因。员工频繁流动不仅对员工个人造成损失,也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招聘雇佣成本的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损失、无形资产流失。而员工流动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主要从社会因素、企业因素、个人因素三方面来分析。第四部分通过比较研究发达国家(主要是日本和美国)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模式,结合我国实际的内部劳动力市场状况,对我国企业发展内部劳动力市场提出启示和借鉴。第五部分是结论和对策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员工流动的概念
  • 一、员工流动的概念
  • 二、企业员工流动的类型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 第一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产生与演进
  • 第二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原因
  • 一、劳动力替换成本
  • 二、知识专用性和岗位特殊性
  • 三、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 四、工会的作用
  • 第三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特征
  • 一、在雇佣关系上,以长期合约为显著特征
  • 二、劳动力资源配置以企业内部晋升、内部流动为主
  • 三、在工资决定上,实行等级性资历工资制度
  • 第四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
  • 一、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 二、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效率比较
  • 第三章 员工频繁流动的消极影响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员工流动现状
  • 第二节 员工频繁流动的消极影响
  • 一、频繁流动对员工个人产生的消极影响
  • 二、员工频繁流动对企业产生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员工流动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因素
  • 二、企业因素
  • 三、个人因素
  • 第四章 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日本和美国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
  • 一、日本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
  • 二、美国企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
  • 第二节 日本与美国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比较
  • 一、日、美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差异
  • 二、两种模式的融合发展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状况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员工流动管理与发展内部劳动力市场
  • 第二节 具体措施
  • 一、完善企业内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
  • 二、强化对员工的长期激励
  • 三、建立风险共担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工作嵌入与员工流动倾向:工作价值观为调节变量[J]. 管理工程学报 2017(03)
    • [2].企业员工流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 北方经济 2013(16)
    • [3].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流动管理[J]. 大众商务 2010(06)
    • [4].基于物种流视角的员工流动分析[J]. 现代商业 2017(20)
    • [5].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 物流技术 2015(17)
    • [6].饭店员工流动成长效应模型与实证分析[J]. 旅游论坛 2012(03)
    • [7].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2)
    • [8].知识型员工流动问题分析[J]. 中国市场 2010(31)
    • [9].员工流动的有效性管理[J]. 河北企业 2009(03)
    • [10].人力资源成本的新内容——员工流动成本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11)
    • [11].留人新招[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8(03)
    • [12].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8(07)
    • [13].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金融发展研究 2008(08)
    • [14].企业利润的无形杀手——员工流动成本初探[J]. 商场现代化 2012(21)
    • [15].西安市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 价值工程 2012(33)
    • [16].影响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因素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0(17)
    • [17].论知识型员工流动对企业的影响[J]. 中国商贸 2010(22)
    • [18].从企业文化视角看待银行业员工流动[J]. 吉林金融研究 2010(11)
    • [19].“员工流动成长效应”: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J]. 科研管理 2009(01)
    • [20].Y公司用工双轨制下员工流动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 经贸实践 2015(09)
    • [21].浅议一线员工流动性大的问题[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01)
    • [22].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的原因与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13(03)
    • [23].人力资本的职业刚性与知识型员工流动研究[J]. 价值工程 2010(07)
    • [24].知识员工流动感知风险的结构维度[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01)
    • [25].“员工流动成长效应”: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J]. 南开管理评论 2008(05)
    • [26].企业内部员工流动失控及其补救[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2(12)
    • [27].试论知识型员工流动管理体系的建立——以“自我价值实现”为突破点[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9)
    • [28].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管理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4(12)
    • [29].辽宁省中小服装企业员工流动过盛现象分析[J]. 针织工业 2010(04)
    • [30].国有企业员工流动分析[J]. 网络财富 2010(12)

    标签:;  ;  ;  ;  

    企业员工频繁流动的一个解决方案 ——以内部劳动力市场为视角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