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舒适度论文-陈云,胡大柱,吴应雄

振动舒适度论文-陈云,胡大柱,吴应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舒适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跨度结构,人群激励,加速度,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舒适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胡大柱,吴应雄[1](2019)在《某大跨度结构楼盖振动舒适度分析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与控制某大跨度结构楼盖振动舒适度,以某项目为案例,采用Midas/gen软件进行了有控结构(TMD)和无控结构的舒适度分析,并针对有控结构进行敏感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楼盖竖向刚度较小,人行激励下,楼板加速度响应较大,采用TMD减振技术后,楼板加速度响应得到有效降低,减振率最高达70.5%,平均减振率约为54.12%;结构频率的一半或者叁分之一可能引起结构的多阶共振,分析设计时应进行重点关注;TMD的分散或集中布置对减振率的影响较小,为方便起吊和安装建议,适当分散布置。TMD频率与楼面竖向振动频率误差越大,相对减振率越小,为确保TMD充分发挥作用,建议TMD生产前应进行结构频率测试,结合测试结果进行TMD的设计和生产。(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9年04期)

阴光华[2](2019)在《体育场大跨度连廊的舒适度分析及振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郑州奥体体育场南北两侧采用了大跨度钢结构连廊将东西侧看台及屋盖连成整体,该类大跨度连廊的舒适度分析与控制通常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基于MIDAS GEN建立大跨度连廊及两侧钢框筒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特征值分析及不同频率人行激励下的连廊加速度响应分析。分析表明,该连廊在慢跑和快跑工况下的加速度响应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在该连廊中部区域添加调频质量阻尼器减振,并对其减振效果进行模拟分析。(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韩金平[3](2019)在《交通荷载及人行荷载作用下人行天桥振动舒适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材料学的进步,在工程中由于各类需求的出现,高强轻质材料成为了人们的首选,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体的工程效率,对于建筑美学以及人们实际需求的满足而言也是重要的保障。尽管此类结构的静力性能相对比较好,可以满足安全性的要求,但是在动力性能上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由于桥上大量行人行走会带来振动,进而导致整体的结构产生一定的不适。在不明的情况下由于振动甚至会带来群体性的恐慌心理,因此如何做好相关的问题,值得实际的研究者认真思考。笔者试图结合交通荷载、以及人形荷载作用下人行天桥振动舒适度做相关的研究,进而为实际业务的推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9年07期)

郭丽娜,马翰章,贾献卓,朱斌,丁勇[4](2019)在《基于智能手机的结构振动测试与舒适度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振动微小幅度的振动,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针对结构振动所致的舒适度测试问题,基于智能手机平台自主研发了APP软件,研究常规工程结构的结构振动特性,通过APP软件拾取结构振动加速度并对其进行频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舒适度评估结论。该评估方法简单、易操作,对舒适度评估工作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19)

汪子豪,周丹,欧阳院平[5](2019)在《大跨度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的振动舒适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中桥建合一高架车站这一经济节能的结构形式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建设规模也逐渐增大,这将引起车站结构一系列安全性评价参数的变化。列车通过车站时会引起显着的动力响应,对站内人员的舒适性产生影响。振动舒适度作为评价大跨度轻柔结构的基本参数,将在本文中作为研究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的控制参数。本文将结合武汉轨道交通中施岗站的案例进行舒适度研究。(本文来源于《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上)》期刊2019-06-13)

朱前坤,蒲兴龙,惠晓丽,张琼,杜永峰[6](2019)在《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装配式轻质楼盖振动舒适度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精确评估了装配式轻质楼盖的振动舒适度,评估结果以概率的形式给出,并通过半刚性约束提高了楼盖振动舒适度。建立了行人-楼盖相互作用的耦合振动控制方程,控制方程是与时间相关含Dirac函数的偏微分方程,用微分求积-积分求积(DQ-IQ)混合法进行处理,得到楼盖的加速度响应。以轻质、模态较为密集的冷弯薄壁(CFS)组合楼盖为例,分别用振型分解法和DQ-IQ混合法计算当行人以中速步频通过楼盖时楼盖的加速度响应,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DQ-IQ混合法的准确性。行人以中速步频通过楼盖时,得到相应步频下楼盖特定的峰值加速度对应的概率值以及不大于某个特定峰值加速度累积概率值,并统计了在半刚性约束下取不同刚度系数楼盖满足舒适度限值时的累积概率。结果表明,采用半刚性边界条件时,通过增大刚度系数可降低楼盖的加速度响应,增大楼盖舒适度累积概率,使得楼盖满足舒适度要求,当刚度系数为10. 5时,楼盖舒适度概率达到100%。在考虑装配式楼盖振动舒适度要求时,刚度系数可为设计时边界条件转动刚度的选取提供参考,可为设计时半刚性约束系数的选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门雨,肖亚明,王静峰,庞帅[7](2019)在《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振动性能试验及舒适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的振动性能,对3榀足尺比例的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开展了静载与动载试验。试验考察不同边界条件、楼盖梁形式、有无抗剪件对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边界条件可以提高组合楼盖的刚度及自振频率,在实际工程的设计及应用时应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在相同截面高度下,不同截面形式的楼盖梁对组合楼盖的振动性能有一定影响;组合楼盖内部是否设置抗剪件对楼盖的刚度、自振频率与峰值加速度无影响。建议组合楼盖在1kN集中力的作用下最大挠度不大于2mm;在空载状态下,楼盖自振频率不宜小于15Hz;在正常使用阶段,楼盖自振频率不宜小于10Hz,振动强度不宜大于0.015m·s~(-2)。(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钟艺伟[8](2019)在《基于烦恼率模型的水工建筑物振动舒适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高速发展,我国高水头水工建筑的数量和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水流带来的高能量冲击和脉动会使水工结构产生强烈的振动,这不仅可能对结构的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破坏结构本身,还可能对在水工结构上工作人员的舒适性和操作带来影响,这也间接影响了水工结构的运行安全。在对结构的安全和人体舒适度的评价方面,往往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由于水工结构在原型观测时的局限性,无法或很难对水下或者廊道内进行测量和监测,而这些位置有可能是评价的关键点。另一方面,某些水工建筑物在泄洪水流的激励下以水平振动为主,现有评价方法和标准一般都是针对垂直振动而非水平振动进行的,缺少一种对于水工建筑物舒适度评价方面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且现有建筑物评价只能定性却无法定量分析了解人体对振动的主观感受,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因此,如何利用有限测点响应数据得到整个结构的任意部位的响应情况以及如何定量评估水工建筑物中人的主观感受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泄流结构反分析理论结合烦恼率模型对人体振动舒适度进行了评价,为此进行了如下工作:(1)列举并总结现有的国内外建筑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和方法,针对振动的测量、频率计权、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与限值做出规定,另外补充了吸收功率法和小波包变换法的原理,最后对上述列举标准的评价指标和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分析其中的异同。(2)进行二滩拱坝和蜀河泄洪闸2#闸孔左右闸墩的动位移反分析。以结构叁种工况下的动位移时程数据作为已知条件,通过时频分析获取了结构的频率组成,然后建立两种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提取结构特性信息,基于正反分析算法并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得到结构的位移场,并与已知测点数据对比,证明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结构任意节点反分析得到的动位移数据将为后文利用烦恼率模型对两种结构舒适度评价奠定基础。(3)利用烦恼率模型对二滩拱坝和蜀河泄洪闸2#闸孔左右闸墩进行舒适度评价。以位移响应的反分析数据为基础,将其变换成计权加速度数据,利用不同界限要求下的烦恼率曲线,结合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计算两种结构整体烦恼率值,绘制了结构整体烦恼率值的云图,以判断其振动舒适度是否能够满足人体的舒适度要求。(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3)

胡渭雄[9](2019)在《某政务中心大跨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跨度结构的日益普及,楼盖振动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一旦既有楼盖发生舒适度问题,改造加固的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因此,大跨度楼盖的竖向振动舒适度问题日益受到设计人员的关注。介绍了有关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的基本概念以及分析方法,然后针对某政务中心的工程实例,利用MIDAS/Gen软件整体建模,对大跨度楼盖结构进行了竖向振动舒适度的分析研究,讨论了不同步行荷载的加载方式对大跨度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的影响,对规范简化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9-05-17)

朱前坤,蒲兴龙,惠晓丽,张琼,杜永峰[10](2019)在《激励-传播-感知全路径楼盖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响应的加速度峰值是评价振动舒适度的常用指标,事实上人作为评判是否舒适的唯一感知体,而以结构的响应来评判人的舒适性则不够全面.为了全面评估楼盖的振动舒适度,提出基于激励-传播-感知全路径的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估框架,建立激励-传播-感知耦合振动控制方程,控制方程是与时间相关含Dirac函数的偏微分方程,用微分求积-积分求积(DQ-IQ)混合法进行处理,进而用Newmark法即可得到楼盖和感知者的加速度响应,并以概率的方式对结构的振动舒适度进行评估.以CFS(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为例进行分析,分别用振型迭加法和DQ-IQ混合法计算当行人以不同步频通过楼盖时楼盖与感知者的加速度响应,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验证DQ-IQ法的准确性.当行人以慢速、中速和快速步频通过楼盖时,可得到相应步频下楼盖和感知者特定的加速度峰值对应的概率值以及小于或等于某个特定加速度峰值累计概率值.假定感知者和结构具有相同的舒适度限值,以加速度峰值在小于等于0.05 m/s2的累计概率值作为参考,将同等累计概率值所对应的感知者的加速度峰值与楼盖加速度峰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加楼盖阻尼比可提高舒适度概率;在同等条件下,感知者的加速度峰值大于楼板的加速度峰值,舒适度概率前者小于后者,故在评估振动舒适度时,很有必要将感知者的加速度峰值也作为舒适度评价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振动舒适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郑州奥体体育场南北两侧采用了大跨度钢结构连廊将东西侧看台及屋盖连成整体,该类大跨度连廊的舒适度分析与控制通常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基于MIDAS GEN建立大跨度连廊及两侧钢框筒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特征值分析及不同频率人行激励下的连廊加速度响应分析。分析表明,该连廊在慢跑和快跑工况下的加速度响应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在该连廊中部区域添加调频质量阻尼器减振,并对其减振效果进行模拟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舒适度论文参考文献

[1].陈云,胡大柱,吴应雄.某大跨度结构楼盖振动舒适度分析与控制[J].结构工程师.2019

[2].阴光华.体育场大跨度连廊的舒适度分析及振动控制[J].山西建筑.2019

[3].韩金平.交通荷载及人行荷载作用下人行天桥振动舒适度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

[4].郭丽娜,马翰章,贾献卓,朱斌,丁勇.基于智能手机的结构振动测试与舒适度评估方法[C].第十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汪子豪,周丹,欧阳院平.大跨度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的振动舒适度分析[C].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上).2019

[6].朱前坤,蒲兴龙,惠晓丽,张琼,杜永峰.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装配式轻质楼盖振动舒适度评估[J].建筑结构学报.2019

[7].门雨,肖亚明,王静峰,庞帅.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振动性能试验及舒适度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9

[8].钟艺伟.基于烦恼率模型的水工建筑物振动舒适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9

[9].胡渭雄.某政务中心大跨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分析[C].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上册).2019

[10].朱前坤,蒲兴龙,惠晓丽,张琼,杜永峰.激励-传播-感知全路径楼盖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估[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

标签:;  ;  ;  ;  

振动舒适度论文-陈云,胡大柱,吴应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