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析技术应用于防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现代分析技术应用于防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论文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以防风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现代分析技术,从体外、体内多个层次,建立了一系列中药材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多成分含量测定能严格的控制中药中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而指纹图谱则用代表中药物质基础的化合物群来评价中药质量,采用HPLC-TOF/MS等现代分析联用技术对指纹图谱中的色谱峰进行鉴别,并对血浆、尿液中药材的相关成分进行鉴别,帮助我们进行药效物质的筛选和机理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得到主要成分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也为我们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视角,为阐明中药的组方原理、作用机制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本课题采用HPLC-TOF/MS技术对防风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利用飞行时间质谱的精确分子量测定,比对化合物数据库,共鉴别32个成分,包括8个色原酮类成分和14个香豆素类成分。将HPLC-TOF/MS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用于鉴别与区分不同产地来源的防风药材,并找到对不同类别的防风药材起主要分类作用的特征性成分,如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升麻苷、3’-O-当归亥茅酚、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和石防风素均为关防风(道地防风)的标志性成分。该法为阐明中药材质量差异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并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采用HPLC-TOF/MS技术进一步鉴别了防风血浆、尿液中相关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果表明,防风的主要入血成分为升麻素,而药材中含量最高的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入血量极微,说明单以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检测标准的体外药材质控方法不够合理完善,药材中升麻素的含量亦十分重要,为探索防风可能的药效成分及其体内代谢过程奠定基础。根据药材体外,体内成分鉴别结果,建立了防风中四种色原酮类成分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的HPLC-DAD含量测定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防风中4个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并应用于10批防风药材的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价格低廉、通用性强,可用于防风的常规质量控制,为进一步的药理研究及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防风主要成分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过程,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升麻苷、升麻素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HPLC-MS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3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99~230.5 ng·mL-1; 12.81~24350 ng·mL-1;13.42~124.25 ng·mL-1,其低、中、高浓度水平的绝对回收率均在94%~104%之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稳定性实验结果亦符合要求。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均不干扰样品峰的测定。该法简便可靠,适合于生物样品中三者的含量测定,并成功应用于SD大鼠口服给药防风水煎液和升麻苷单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比较大鼠灌胃给药防风水煎液,升麻苷单体水溶液后升麻苷和升麻素的药时曲线,可见大鼠灌胃给药防风水煎液的药动学参数(AUC0-t,AUC0-∞和MRT)与单独给药升麻苷单体水溶液后的参数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升麻苷大量转化为升麻素吸收入血。给药防风水煎液后3个成分的药时曲线均出现双峰现象,而给药升麻苷单体得到的药时曲线均为单峰,且代谢较快。这些结果提示了在成分吸收入血时发生了转化反应,且可能存在肝肠循环。中药质量控制同时对升麻苷、升麻素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进行测定是必要的,对临床合理用药以及防风的后续药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HPLC-TOF/MS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鉴别防风化学成分及产地分析
  • 第一节 HPLC-TOF/MS鉴别防风中化学成分
  • 1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供试品的制备
  • 2.2 液相色谱条件
  • 2.3 TOF/MS质谱条件
  • 2.4 防风中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防风提取方法的优化
  • 3.2 色谱与质谱条件的优化
  • 4 小结
  • 第二节 HPLC-TOF/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防风来源分析与质量控制
  • 1 仪器试剂和样品
  • 2 实验方法
  • 2.1 供试品的制备
  • 2.2 色谱及质谱条件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和讨论
  • 3.1 数据的采集
  • 3.2 仪器稳定性和方法重现性的考察
  • 3.3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4 主成分分析
  • 3.5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标志物的寻找
  • 4 小结
  • 第二章 HPLC-TOF/MS鉴别防风提取物大鼠给药后血浆,尿液中成分及代谢产物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防风中升麻苷,升麻素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灌胃药液的制备
  • 2.1 灌胃药材提取物的制备
  • 2.2 灌胃升麻苷单体水溶液的制备
  • 3 试验设计
  • 4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 5 HPLC-MS条件
  • 5.1 色谱条件
  • 5.2 质谱条件
  • 6 方法学验证
  • 6.1 方法特异性
  • 6.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6.3 检测限与定量限
  • 6.4 精密度和准确度
  • 6.5 回收率试验
  • 6.6 稳定性
  • 6.7 随行标准曲线和质量控制
  • 6.8 基质效应
  • 7 数据处理
  • 8 实验结果
  • 9 讨论
  • 9.1 分析方法的优化
  • 9.2 药动学结果讨论
  • 10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九味羌活丸中升麻素苷、升麻素、黄芩苷的含量[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34)
    • [2].升麻功效辨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8)
    • [3].自拟升麻芥穗汤治疗崩漏139例[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13)
    • [4].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升麻中皂苷含量[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6)
    • [5].液-质联用法测定补虚颗粒中升麻素苷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02)
    • [6].小议升麻功效之解毒[J]. 江西中医药 2018(06)
    • [7].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升麻炭最佳炮制工艺[J]. 中国现代中药 2015(08)
    • [8].植物精提复合酶转化防风中升麻素苷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3(07)
    • [9].绿升麻和绿色升麻品种考证[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06)
    •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炎片中升麻素苷含量[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9(03)
    • [11].升麻总皂苷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1(02)
    • [12].总状升麻种子萌发研究[J]. 种子 2011(03)
    • [13].从“非升”与“升”谈升麻的功效历史演变[J]. 中医文献杂志 2012(01)
    • [14].升麻解毒药对在方剂中的作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8)
    • [15].比色法测定升麻药材总皂苷[J]. 四川中医 2010(08)
    • [16].升麻饮片质量标准研究[J]. 科技导报 2009(17)
    • [17].升麻使用剂量的体会[J]. 中医杂志 2008(12)
    • [18].江西特色炮制工艺对升麻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21)
    • [19].升麻治疗泄泻[J]. 中医杂志 2008(12)
    • [20].长白山地区野生兴安升麻中升麻素的含量测定[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21].邓跃毅教授应用升麻治疗肾脏病经验拾萃[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10)
    • [22].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对升麻素苷及其苷元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23)
    • [23].升麻[J]. 中医药通报 2015(05)
    • [24].升麻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J]. 中医杂志 2009(01)
    • [25].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检测升麻中阿魏酸与异阿魏酸[J]. 分析试验室 2015(03)
    • [26].升麻多糖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9(01)
    • [27].发表透疹的升麻[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07)
    • [2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升麻提取液中异阿魏酸含量[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8(02)
    • [29].三维荧光结合交替三线性方法测定中药升麻和人体血浆中升麻素的含量[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5(04)
    • [30].秋季好蜜源——升麻[J]. 中国蜂业 2009(09)

    标签:;  ;  ;  ;  ;  ;  ;  ;  ;  

    现代分析技术应用于防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