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从教材出发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浅谈如何从教材出发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干茂(四川省简阳中学641400)

[摘要]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既要顺应高考的压力,又要提高学生能力,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构建以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呢?

[关键词]兴趣生物科学史创新

中学生所学学科多,学习压力大,没有太多的时间广泛阅读或参与社会实践。每天接触的只有教材、教辅资料和题海。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品质,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却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就应当从教材出发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这方面,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颇有一些感悟。

一、积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我想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引导思维,重视设问,调动兴趣。

爱动脑筋,好刨根问底是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之一。实践表明,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克服困难越多,兴趣也就越高。人教版新教材中,在传统教材“实验”栏目的基础上增添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如“实验”、“探究”、“调查”、“模型制作”、“课外实践”、“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等,增加了学生的趣味。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设问,从一个疑点的解决到另一个疑点的出现,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如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五章中酶的作用和本质一节中,学生第一次遇到实验,如何让学生深刻把握实验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不畏惧实验,这就需要老师层层剥茧,层层深入,启迪学生的思维,降低知识难度。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先以生活中常见现象入题,提出实验的产生过程,再引出斯帕兰札尼实验;然后从教材出发分析斯帕兰札尼实验,引出酶这一名词。让学生动手完成比较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这一实验,从中探索出酶的作用。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实验现象出发,先分析出实验的因变量,再依次分析出自变量,无关变量,实验组,对照组。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设置,让学生深刻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此外,我们还需要点拨前沿知识,科技前沿知识由于具有“新”和“奇”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兴趣,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发出许多有趣的提问。

2、重视各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

3、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社会资源

二、重视生物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新课程增加了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将科学史教育列入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培养目标当中。如“细胞学说的建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酶本质的探索”、“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等等。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奥秘的艰辛,让学生明白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生记住这段历史和结论,而是要将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方法整合其中,充分应用二手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重走科学家之路,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探索的精神。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又可以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并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能力。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例:

本堂课内容利用科学史的“故事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科学家2000多年的研究历程,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难,重温先人勇于探索的过程,懂得实验是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在本节中有一系列实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实验。由于实验较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思路和结论,因此,每个实验将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学生共同探究,有详有略。

以一段科普动画让学生回忆起初中时候学习的光合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再亚里士多德的推测和海尔蒙特实验入题,然后引出普利斯特利实验。本实验探索过程中主要从课本图片出发,请学生观察图片,自己先在头脑中勾画出实验的蓝图,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挖掘实验现象,找出实验变量,得出实验结论。

由于很多科学家重复普利斯特利实验失败了,于是引出英格豪斯实验。关于本实验的探索,由老师提供实验材料,提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植物更新空气的关键因素,让学生模拟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维,使课本实验活化,使探究过程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萨克斯实验,在学生初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自学课本内容,再师生共同探讨,找出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

鲁宾和卡门实验,由老师制作成动画,请学生观察,找出实验设计方法,得出结论。

最后,引出卡尔文实验,此实验课本介绍比较简单。因此,结合收集的视频资料,整理成了一个自主命题的探究性实验:探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作为对本堂课的一个终极升华过程,同时作为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检测,一切问题均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重视教材。让学生明白在科学发现每前进一步,都要冲破固有的思想、观念、理论的束缚,每一步的前进都是发散思维的胜利,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科学贵在创新。21世纪是生物世纪,我们应倡导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我们应当积极收集前沿知识,加强实验教学,贴近生活,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标签:;  ;  ;  

浅谈如何从教材出发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