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etus, DM)患者致死的首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与DM共存。DM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紧密相关,高血糖在DM血管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过量增生是AS的一个主要特征。已证实,细胞增生是内膜增厚的基本特征之一,但现在普遍认为细胞凋亡调节的紊乱也同样重要。AS中VSMCs的大量聚集是细胞高度增生和凋亡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研究证实,高浓度葡萄糖可促进AS的发展,增加体外VSMCs的生长率。高糖不仅能显著抑制无血清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VSMCs的凋亡,还能增强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的表达,此外明显降低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DNA断裂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γ, PPARγ)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个转录因子。PPARγ在VSMCs有表达,在机械损伤的动脉壁中表达显著上调。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SG)属于噻唑烷类二酮药物(thiazolidinediones, TZDs),为PPARγ人工合成配体,是临床上用于治疗DM的胰岛素增敏剂。许多资料显示,TZDs还可延缓AS进程。RSG可减少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而后者是冠状AS的预测指标。RSG还可减少DM小鼠的动脉粥样斑块总面积并抑制斑块中巨噬细胞的聚集。在离体实验中,RSG可抑制人VCSMs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但对于高糖诱导的VCSMs增殖、凋亡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影响鲜有报道。本实验通过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研究RSG对高浓度葡萄糖孵育下的VSMCs增殖、凋亡以及Bcl-2、Bcl-xl的影响,探讨RSG对AS的作用机制。方法:1运用改良组织贴块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VSMCs原代培养并传代,应用自然纯化方法纯化细胞,根据细胞形态学特点和α-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2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第56代细胞,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SG对高糖孵育下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3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第56代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RSG对高糖孵育下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cl-2、Bcl-xl蛋白表达的影响;4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第56代细胞,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SG对高糖孵育下细胞Bcl-2、Bcl-x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原代培养时,约80%的组织块接种成活,培养细胞呈典型的“谷峰状”生长,经平滑肌细胞特异的α-actin免疫化学染色后,培养细胞的胞浆着色呈阳性反应;2用MTT法检测VSMCs的增殖活性,发现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下,VSMCs显著增殖(P<0.05),而高渗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没有明显改变; RSG(30、100μmol/L)可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VSMCs的增殖(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用RSG拮抗剂GW9662(10μmol/L)预处理后,RSG的抑制作用部分被拮抗;3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各周期的时相分布,显示高浓度葡萄糖可诱导G0/G1期细胞可向S期转化,而高渗组对细胞各周期均没有影响;RSG可抑制高糖诱导的G0/G1→S,G0/G1期细胞数目明显增多,S期细胞数目减少(P<0.05);GW9662可部分逆转RSG的抑制作用;4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及Bcl-2、Bcl-xl蛋白表达量,发现高浓度葡萄糖能显著降低VSMCs的凋亡率,Bcl-2和Bcl-xl蛋白表达均增强(P<0.05),而高渗组对细胞凋亡率及Bcl-2、Bcl-xl蛋白表达量均无影响;RSG(30、100μmol/L)能够促进高糖组VSMCs的凋亡,Bcl-2、Bcl-xl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拮抗剂GW9662能部分拮抗RSG的促凋亡作用;5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SG对VSMCs Bcl-2、Bcl-xl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葡萄糖能使bcl-xl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且糖浓度越高蛋白表达越强,而高渗组对Bcl-xl蛋白表达没有影响;RSG(30、100μmol/L)能显著降低高糖组Bcl-xl蛋白的表达量,且呈浓度依赖性;用GW9662预处理后,Bcl-xl蛋白的表达量又显著上升。Bcl-2蛋白未测出。结论:1高浓度葡萄糖能促进VSMCs增殖,显著降低VSMCs的凋亡凋亡率,增强Bcl-xl、Bcl-2的蛋白表达量;而高渗组对细胞没有影响。提示高糖状态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之一。2 30~100μmol/L的RSG均能在体外有效抑制高糖孵育的VSMCs由G0/G1期向S期的转变,降低高糖组VSMCs内抗凋亡蛋白Bcl-xl、Bcl-2的表达,促进其凋亡,呈剂量依赖性。提示RSG可能通过对高糖诱导的VSMCs增殖和凋亡机制的干预,对T2DM血管病变起到了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引言
  • 第一部分 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PPARγ激动剂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浓度葡萄糖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23)
    • [2].静脉滴注高浓度葡萄糖致低血糖4例临床分析[J]. 北方药学 2012(03)
    • [3].间断高浓度葡萄糖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机制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1)
    • [4].高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面CD44表达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10)
    • [5].高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囊胚细胞线粒体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34)
    • [6].高浓度葡萄糖通过下调自噬增加体外培养雪旺细胞的凋亡[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3(08)
    • [7].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红细胞磷脂酰丝氨酸暴露的机制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05)
    • [8].胰岛素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凋亡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国际眼科杂志 2008(12)
    • [9].海藻糖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红细胞磷脂酰丝氨酸暴露、渗透脆性增高和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06)
    • [10].扇贝裙边糖胺聚糖拮抗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理的研究[J]. 山东医药 2008(11)
    • [11].辛伐他汀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心肌细胞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S1)
    • [12].姜黄素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RF/6A的保护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1)
    • [13].晶状体上皮源生长因子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凋亡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国际眼科杂志 2009(04)
    • [14].rhEPO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2(03)
    • [15].高浓度葡萄糖应用于高原列车进藏旅客急性轻型高原病460例临床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 2010(09)
    • [16].高浓度葡萄糖和亮氨酸联合作用对人脐带血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11)
    • [17].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0(32)
    • [18].高浓度葡萄糖损伤人腹膜间皮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J]. 交通医学 2008(01)
    • [19].姜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学 2011(01)
    • [20].厄贝沙坦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脂质氧化效应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 [21].高浓度葡萄糖在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2)
    • [22].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叶转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7)
    • [23].葡萄糖对人肝细胞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03)
    • [24].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方法的相关比较[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03)
    • [25].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高糖诱导NRK-52E细胞的转分化作用[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9(06)
    • [26].黄芪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1)
    • [27].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01)
    • [28].高浓度葡萄糖刺激脂肪细胞脂肪分解的效应及其机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3)
    • [29].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04)
    • [30].葡萄糖对L02细胞LXRα与ANGPTL3基因表达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07)

    标签:;  ;  ;  ;  ;  ;  

    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