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连贯作用

英汉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连贯作用

论文摘要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隐喻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并且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起初,人们普遍认为隐喻只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的观点,并对各个领域的隐喻做了初步的研究。人们开始把隐喻作为认知方式来认识。隐喻不再是简单的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与认知之间存在着重要的深层的关系。通过隐喻,人们以已知去认识和理解未知,以具体去认识和理解抽象。隐喻在我们研究语言及运用语言描述世界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概念隐喻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人们不仅系统地探索了概念隐喻的本质、类型、特点及经验基础,还进一步研究了其在各个语言层面的功用,特别是在语篇连贯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系统地研究英汉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连贯作用的仍然为数不多。因此本文致力于探讨概念隐喻在经济语篇中所发挥的连贯作用。此项研究通过对比英汉经济语篇中的隐喻异同,同时逐一系统地从不同角度分析概念隐喻在英汉经济语篇中所发挥的连贯作用。本文认为虽然隐喻本身可能因文化习俗的差异而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但却并不影响概念隐喻连贯作用在英汉经济语篇中的普遍性,本文采用真实的英汉经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逐一分析了英汉各50篇经济报道。在归纳出统领全文的概念隐喻后,根据源喻和隐喻所属种类将其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并结合对比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英汉经济隐喻异同的对比研究。同时,采用定性分析法分别从三大种类概念隐喻中选择英汉语篇1篇详细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了概念隐喻在英汉经济语篇连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文章结构。第二部分首先回顾隐喻的发展历程,然后从隐喻的本质、哲学基础、分类、特点等方面介绍了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第三部分着重介绍本文的语料选择及研究方法。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文章首先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以连贯全文的概念隐喻作为比较对象,描述了英汉经济隐喻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的异同。然后,从系统功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英汉各三篇语料,通过包含相同种类隐喻的英汉语篇的比较分析来说明概念隐喻连贯作用在英汉经济语篇中的普遍性。第五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归纳与总结。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English Abstract
  • Chinese Abstract
  • Contents
  • A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Definitions of Key Terms
  • 1.4.1 Discourse and Economic Discourse
  • 1.4.2 Coherence and Cohesion
  • 1.5 Organization of this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Classical Theories of Metaphor
  • 2.1.1 The Substitution Theory
  • 2.1.2 The Comparison Theory
  • 2.1.3 The Interaction Theory
  • 2.2 Conceptual Metaphor
  • 2.2.1 Natur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 2.2.2 Philosophical Ba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Experientialism
  • 2.2.3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 2.2.4 Metaphorical Coherence
  • 2.2.5 Conceptual Metaphor at the Discourse Level
  • 2.2.6 Research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Economic Discourse
  • 2.3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nceptual Metaphors
  •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
  • 3.1 Corpus Collection
  • 3.2 Research Procedures
  • 3.2.1 Identification of Metaphor
  • 3.2.2 Metaphor Categorization
  • 3.2.3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nceptual Metaphor
  • Chapter 4 Data Analysis
  • 4.1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onceptual Metaphors
  • 4.2 Coherent Function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conomic Discourse
  • 4.3 Coherent Function of Ontological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conomic Discourse
  • 4.4 Coherent Function of Structural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conomic Discourse
  • 4.5 Summary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 for Future Stud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生概念隐喻个体变异实证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2].中马语言中“风”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J]. 海外华文教育 2018(06)
    • [3].“人是树”本体概念隐喻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02)
    • [4].概念隐喻视角下的习语教学实证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4)
    • [5].英汉体育新闻中的概念隐喻[J]. 三明学院学报 2017(05)
    • [6].广告话语概念隐喻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20(02)
    • [7].“女人是花”概念隐喻研究[J]. 长江丛刊 2019(04)
    • [8].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 江苏教育 2016(51)
    • [9].英文商务语篇当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 校园英语 2017(47)
    • [10].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 新校园(阅读) 2016(10)
    • [11].分析汉语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主要类型及成因——以选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例[J]. 山西青年 2017(04)
    • [12].概念隐喻机制的建构与医学生英语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 新校园(上旬) 2016(09)
    • [13].视觉传达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 艺术品鉴 2017(03)
    • [14].概念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应用[J]. 山西青年 2017(07)
    • [15].概念隐喻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下) 2017(03)
    • [16].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生英语 2017(24)
    • [17].汉英拟人隐喻的认知探寻及文化诠索[J]. 校园英语 2017(09)
    • [18].汉语中的爱情隐喻表达[J]. 校园英语 2017(08)
    • [19].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校园英语 2017(12)
    • [20].《中国式离婚》和《消失的爱人》中婚姻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7(11)
    • [21].对“脸”的跨文化的概念隐喻探究[J]. 青春岁月 2017(07)
    • [22].从隐喻的角度分析颜色与性格的关系[J]. 青春岁月 2017(15)
    • [23].概念隐喻的研究综述[J]. 新校园(上旬) 2017(02)
    • [24].从概念隐喻和语篇连贯角度浅析[J]. 青年文学家 2017(09)
    • [25].概念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J]. 唐山文学 2017(08)
    • [26].《情调苏州》中的隐喻分析及英汉互译研究[J]. 校园英语 2017(20)
    • [27].论“心”在汉语中的概念隐喻[J]. 北方文学 2017(21)
    • [28].概念隐喻视角下《唐顿庄园》中隐喻的翻译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18)
    • [29].汉语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研究:以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为例[J]. 校园英语 2017(30)
    • [30].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 考试周刊 2017(83)

    标签:;  ;  ;  

    英汉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连贯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