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育红小学124000

随着课堂改革的提出和推行,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等成为教师教学改进的方向。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问题意识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问题的提出、探索和解决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创设文本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预期学习效果和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篇新课文的学习,如果光靠教师一味的讲解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体会,学生是不可能真正读懂课文、理解文章内涵的。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研究、创造,那么就需要教师创设生动的文本情境,设置问题“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动脑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产生探究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新的问号,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先对文本进行研究和思考,还原文本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主动将心中的疑问提出来,使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绝句》一诗中,我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还原了诗中的情景:在春天里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看着明媚的阳光和窗外的绿色,诗人突然起了踏青的兴致。他乘一叶小舟顺流漂到郊野,将小蓬船系在一棵苍劲的老树下,手拄着木拐慢悠悠地走过小桥。郊野的杏花树不少,枝头的杏花也迎着春风舒展着笑颜。花瓣打了个转儿随风飘落下来,纷纷落到诗人身上,却并没有打湿衣裳。他仰起头感受着拂过杨柳的春风,那样温和舒服,一点也不觉得寒冷……在这样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中,学生仿佛和诗人一起去到郊野,感受那和煦的阳光、温暖的春风、飘散的杏花了。我又给学生播放了一首悠扬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一想:你通过这美妙的音乐、想象脑海中春日的美景,都能联想到什么?看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展开翅膀尽情翱翔,纷纷动脑思考并且提出了许多有趣又有新意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文本情境中,既激发了问题意识,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的意蕴。

二、合理运用评价,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评价的作用,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其积极心理,挖掘其潜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因此,教学评价的技巧很重要,要善于恰当适时地评价学生的提问,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满足其自我成就感。

在《钱学森》这课中,书上有一幅插图:钱学森历尽艰难、排除阻碍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抬头眺望着远方。我让学生通读过课文后,提示学生观察这幅图片,然后发挥想象力进行思考。有的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插图中钱学森的神情与动作,你能想象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呢?”有的说:“钱学森此时此刻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那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听了孩子们的提问,我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点评,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片刻后,他们个个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说:“看到前方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钱学森激动万分。他想:五年啦,我已经等了五年的漫长岁月了,现在我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我多年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听过学生热烈的讨论交流后,我对学生们各具特色的问题进行了适时的表扬和赞赏,并且不断激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探究,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非常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问题的答案。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往往因为害怕提出的问题被笑话或是过于害羞而不能积极地将心中的疑惑提出来,也不知道如何提问。因此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力求提出的问题具有独特的个性,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提出一些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逐步提高提问的数量与质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在分析到课文第一段时,我通过先提出问题给学生做示范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针对第一小节的内容我提了三个问题:1.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这里赏春的人很多?3.赏春的人群,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提出这三个问题后,学生进入了自主探究阶段,不一会儿,很轻松地就把以上的问题解决了。此时,我提出这样的教学预设:“同学们,假如要你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提问,行吗?”接着,就让学生模仿我的问题,紧扣教材第二段,深入思考。学生们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问题:“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来知春亭春游的孩子也很多?”“从哪些词语可看出这些孩子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也能看出学生真的很有想象力和思考力,他们的潜能需要教师不断地挖掘。在学生反复的思考研究中,不经意中就将课文的知识点和重难点掌握了,也对文章的深刻内涵有了独到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很重要的,这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把握新课程理念,探寻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提高语文素养和水平。

标签:;  ;  ;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