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三中学校133200
摘要:教学中始终让我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错题问题,错题会让学生感到难堪,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因此越来越抗拒学习;另外,老师讲过的错题,再出现同种类型时还会再错。在教学过程中,若对学生的错误分类整理善加利用,正确巧妙地引导,会有效地利用错题提高教学效果,让“错误”因此而美丽起来,让“错误”成为师生学习化学的催化剂,让课堂因此更加精彩!
关键词:错误资源分类整理收集利用
一、错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1.教师收集错误资源。(1)收集学生易错字。平时注意将学生作业、练习中出错现的错字积累摘抄下来,分类整理,如:仪器名称坩埚钳——钳锅钳,物质名称天然气——天燃气,专用名词吸附——吸咐,等等,形成错字资源。(2)收集学生易错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点,但同时也是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将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错误摘抄下来,分析错因,加强学生的化学用语学习,如书写错误Cl、CI(CL、cl),易混淆的符号Hg、Ag等,形成易错化学用语资源。(3)收集学生易错题。在批改时将学生易错的习题收集起来,按错因分类整理。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减少错题的产生。
2.培养学生摘抄错题的习惯,形成错题摘抄本。(1)明确要求。要求全班每名学生都准备一本专门的错题摘抄本,将每次练习、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对自己有借鉴价值的错题进行摘抄,先将原题抄上,写上自己的错误答案,在旁边改正并简单解释说明。(2)注重监督。教师每周收一到两次检查批阅,将优秀同学的在所在的小组内加分表彰,做得不好的在小组内扣分,形成学生之间相互督促机制,每次检查教师对不合格的学生个别指导,逐渐使全班同学养成整理错题、运用错题的好习惯。(3)注重应用。要求每一单元结束后,要将本单元出现的错题重做一遍,督促学生常翻常看,确保不第二次出错,积少成多,以后的错题会越来越少。
二、错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1.双基薄弱,区分不清相近的知识点。在每年的中考试卷中学生因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造成的失分现象非常普遍。主要出现在中考试卷的第二道大题填空题中。如:元素符号的书写大小写不规范,分子原子符号混淆,离子与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区分不清,物质化学式书写错,错字、别字等。
调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插入小专项复习,将相近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了解其本质区别,再将常出现的错误呈现给学生,分析错因,加深对这些易错知识的巩固,防患于未然。
2.读题不认真,审题不清。学生在遇到新题时首先心里就发慌,根本不会静下心来去认真读题审题,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中考试卷的第18小题,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验探究题中。
调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重点词语的突出,抓住关键词语。如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加快等,以此来促进学生认真读题,学会找关键词,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3.知识面狭窄,运用不灵活。初中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知识学得比较死,有的就是靠背来学习的,这样的学生一但习题略有变化,就觉得老师没有讲过,根本不会灵活运用。
调整方法:教师要教得灵活,多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如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分析此实验的缺点是有污染和结果不准确,所以无论如何改进,改进实验的目的都是减少污染,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既要讲方法,更要分析所根据的原理,并根据此原理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
4.计算能力差。吉林省中考的计算题一直都比较简单,主要考查的是计算方法,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很低,几乎都是成倍数关系的,只要列出比例式,再通过化简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但考试中计算题能得满分的并不多,有一部分学生就是错在计算结果。这就反映出现在的初中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计算能力较差,即使是很简单的计算题都有可能算错。
调整方法:在学习化学计算时,不能只检查学生列没列对算式,更要注重每一步的书写,直至结果的计算是否正确。教师要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凡是遇到计算时,禁止使用计算工具;只要讲计算题,讲完方法不要直接给答案,必须与学生一起计算结果,还要比较如何算简单。
三、让错误变得美丽起来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示弱”,学生就会变得逐渐强大起来。在课堂上适当地装糊涂,将一些学生易出错的知识有意出错,如:书写课题质量守衡定律;氮气占空气质量的78%;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讲解习题时,有意讲错,让学生自己发现教师的错误并帮助老师改正,既能起到强化易错知识的目的,又能促进学生更认真地参与学习,及时帮助老师纠错,也能让他们觉得错误并不可怕,教师也会出错,当自己回答错误也就不会觉得难堪,从而敢于回答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