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多普勒观察远隔部位缺血预处理对正常人体冠脉血流和心肌运动的影响

经胸多普勒观察远隔部位缺血预处理对正常人体冠脉血流和心肌运动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首次应用经胸冠脉显像技术(transthoracic Dopplerechocardiography,TTDE)及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imaging,VVI),可靠的、无创的、连续的观察远隔部位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过程中,冠脉左前降支血流(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和左室心肌运动的实时变化。研究方法:整个研究过程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18名年轻健康男性志愿者参与实验,RIPC通过对血压袖带对左上臂连续反复三次加压(200mmHg,10分钟)—放气(0mmHg,10分钟)实现远端肢体的缺血/再灌循环。RIPC过程中,经胸心脏彩超实时观察LAD远端的血流速度在再灌注时期的变化。通过记录LAD血流速度在基础状态,每次再灌注1、3、6、9分钟内的平均值变化研究R/PC对LAD血流速度的影响。第二部分:随机挑选上述志愿者中的8名参加实验。RIPC过程同第一部分实验过程。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左室16段分析法以及本研究所采用的Axius左室射血分数自动分析软件(西门子,美国)的要求,我们选取了四腔心切面中左室的室间隔,侧壁,各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共6个节段。其中,室间隔中间段,心尖段和侧壁心尖段属于LAD供血区域。记录左室射血分数值(ejectionfraction,EF),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e volume,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e volume,ESV);以及各个节段再灌注过程中第1,3分钟内的速度(velocity,V)(cm/s)、应变(strain,ε)(%)、应变率(strain rate,SR)(s-1)及相应收缩期达峰时间(time to peak)(ms)。结果:第一部分:15名(83%)志愿者的LAD显像结果用于最后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冠脉血流平均速度,舒张期最大速度和舒张期平均速度在RIPC的三次再灌注过程前3分钟内显著增加(P<0.05)。然而,收缩期最大速度和收缩期平均速度,心率和血压在整个RIPC再灌注过程中,与基础状态相比,均没有显著改变。在增加的冠脉血流速度指标中,最大值均出现在第二次再灌注过程中的第1分钟内,如舒张期最大速度的最大值为34.8±2.0cm/s,较基础状态增加了21.7±4.2%(P<0.05);舒张期平均速度的最大值为25.4±1.4cm/s,增加了18.1±3.3%(P<0.05);最大平均速度为21.9±1.2cm/s,增加了12.3±4.6%(P<0.05);均在第二次再灌注的第1分钟内出现。而且,在再灌注过程的前3分钟内,冠脉血流速度值一直呈持续升高状态。第二部分:RIPC再灌注过程中,反映左室整体运动功能得左室EF值,EDV和ESV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室间隔及侧壁各节段心肌组织的收缩期、舒张期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影响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同一时间段内,各节段之间速度值有显著差异(P=0.000),速度值由基底段向心尖段递减。相对节段速度值(如:后间隔基底段与侧壁基底段)之间均没有差异显著性(P>0.1)。而应变值,应变率以及收缩期达峰时间均无差异显著性(P>0.1)。后间隔心尖段收缩期应变率达峰时间在RIPC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有显著差异,并以第二次再灌注的第三分钟内达峰时间增长最显著,较第一分钟增加了40ms左右。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RIPC可以导致冠状血流再灌注期的充血现象,且主要为舒张期血流增加所致。充血最高峰值出现在第二次再灌注早期。左室心肌在RIPC再灌注过程中,整体及局部运动功能皆没有显著改变。说明第一部分实验中,RIPC再灌注过程冠脉血流增加的机制可能是RIPC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血管活性介质直接作用于冠脉循环所致。证明了远隔部位缺血预处理再灌注期可以增加正常人体冠脉血流量,并有可能参与对心肌及冠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说明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第一部分 经胸多普勒评价RIPC对冠脉血流的影响
  • 1.1 研究对象
  • 1.2 经胸多普勒彩超冠脉显像技术
  • 1.3 RIPC的实施
  • 1.4 测量指标
  • 1.5 实验设计
  • 1.6 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RIPC对心肌运动的影响
  • 2.1 研究对象
  • 2.2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 2.3 实验设计
  • 2.4 测量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结果
  • 第一部分
  • 1 RIPC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 2 RIPC对冠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 2.1 舒张期最大速度
  • 2.2 舒张期平均速度
  • 2.3 平均速度
  • 2.4 收缩期最大速度和收缩期平均速度
  • 第二部分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课题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时相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20)
    • [2].远端缺血预处理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7)
    • [3].远端缺血预处理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6(08)
    • [4].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10)
    • [5].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10)
    • [6].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血浆S-100β、NSE及Ngb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04)
    • [7].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的保护[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6(05)
    • [8].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脊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21)
    • [9].MicroRNA-1和microRNA-21在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及远端预处理中的表达变化[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04)
    • [10].远端缺血预处理在成人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05)
    • [11].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26)

    标签:;  ;  ;  ;  ;  

    经胸多普勒观察远隔部位缺血预处理对正常人体冠脉血流和心肌运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