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中的空语类现象及相关句式研究

《四世同堂》中的空语类现象及相关句式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空语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四世同堂》这一特定语料的考察,研究了汉语中兼语句、存现句、“得”字句三类特殊句式空语类的存在分布、内部规律。题元理论是兼语句中存在空语类的理论依据,兼语句中的空语类属于隐含型空语类,它产生于D—结构,其控制语则存在于一个更大的V结构中,并与空代词成分同指。从语义特征入手分析V1、V2的特征,进一步明确空语类的语义指向。详见第四章讨论。研究存现结构中的核心动词后发现,由一价动词构成的存现句存在移位型空语类,并受先行语移位NP的约束;二价动词构成的存现句则存在省略型空语类,其语义不确指或泛指而从任意中找回。详见第五章讨论。“得”字句具有典型的结构特征,各段成分也具有明显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空语类的存在情况与其三维特征也是密切相关的,这类句式则移位、隐含、省略三种空语类皆具。详见第六章讨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二、空语类理论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四世同堂》语料价值及其相关研究
  • 一、《四世同堂》介绍
  • 二、对《四世同堂》本身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前提和方法
  • 第四节 本文语料来源和符号说明
  • 第二章 空语类概说
  • 第一节 空语类
  • 一、空语类理论的形成
  • 二、空语类的定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管辖理论
  • 二、约束理论
  • 三、控制理论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中的空语类
  • 第一节 汉语中存在空语类
  • 一、关于汉语中是否存在空语类之争
  • 二、存在基础
  • 三、汉语中空语类的判定原则
  • 第二节 汉语中的空语类类型
  • 一、移位型空语类
  • 二、隐含型空语类
  • 三、省略型空语类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四世同堂》中兼语句空语类探析
  • 第一节 兼语句框架结构
  • 一、兼语句的定义、性质、范围
  • 二、兼语句中存在空语类的依据
  • 第二节 兼语句中的空语类及控制语
  • 一、兼语句中的空语类
  • 二、兼语句与非兼语句特殊句式存在空语类的区别
  • 三、兼语句中的控制语
  • 第三节 兼语句的语义特征
  • 一、V1 的特征
  • 二、V2 的特征
  • 三、兼语句中空语类语义指向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四世同堂》中存现句空语类探析
  • 第一节 存现句的界定及典型结构
  • 一、定义
  • 二、性质
  • 三、范围
  • 四、典型结构
  • 第二节 存现句中的空语类
  • 一、存现句的典型变体结构
  • 二、存现句中存在空语类的依据
  • 三、存现句中的空语类
  • 第三节 存现句的动词与空语类
  • 一、存现句的一价动词
  • 二、存现句的二价动词
  • 三、存现句中空语类的语义指向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四世同堂》中“得”字句空语类探析
  • 第一节 “得”字句结构
  • 一、“得”字句定义
  • 二、“得”字句成分位置三维分析
  • 第二节 “得”字句空语类
  • 一、NP 移位造成的“得”字句空语类
  • 二、NP 隐含造成的“得”字句空语类
  • 三、NP 省略造成的“得”字句空语类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资料
  • 在文化深处取暖(后记)
  • 读研期间成果列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日本铁蹄下的老北京——评话剧《四世同堂》[J]. 影剧新作 2020(02)
    • [2].岁月回首再看《四世同堂》[J]. 道路交通管理 2020(10)
    • [3].街道的日常与政治:《四世同堂》中的节日与“反节日”书写[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场域视角下的《四世同堂》翻译研究[J]. 海外英语 2018(01)
    • [5].微记录[J]. 档案春秋 2016(12)
    • [6].《四世同堂》——老舍的“神曲”[J]. 博览群书 2017(02)
    • [7].《四世同堂》[J]. 戏剧文学 2017(04)
    • [8].试析《四世同堂》的幽默语言[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7(02)
    • [9].从“世俗风物”到“死亡意识”——重读老舍《四世同堂》的叙事时空及“现实主义”问题[J]. 中国图书评论 2017(11)
    • [10].老舍《四世同堂》的雅俗共赏[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11].老舍《四世同堂》的“杂语”特色[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2].以文化角度为切入点评析《四世同堂》[J]. 信息化建设 2015(08)
    • [13].《四世同堂》:活着的老舍无处不在[J]. 博览群书 2015(09)
    • [14].《四世同堂》的文化忧思探究[J]. 知识文库 2019(23)
    • [15].《四世同堂》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 中学语文 2020(19)
    • [16].聚焦人物选择 透视《四世同堂》——基于分析型阅读的策略研究[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16)
    • [17].小说《四世同堂》中“富善先生”人物分析[J]. 长江丛刊 2019(02)
    • [18].《四世同堂》中常二爷形象的审美分析[J]. 唐山文学 2019(04)
    • [19].《四世同堂》结尾的前世今生[J]. 江南 2019(03)
    • [20].《四世同堂》专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8(01)
    • [21].从《四世同堂》到《茶馆》──试论老舍小说与戏剧的沟通[J]. 北方文学 2016(20)
    • [22].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J]. 记者观察 2017(01)
    • [23].浓厚的爱国情与深刻的讽刺诗——试析《四世同堂》中的人物形象[J]. 知音励志 2016(24)
    • [24].赵武平:于“废矿”中发现“金矿”[J]. 上海采风 2017(03)
    • [25].我们的节日[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06)
    • [26].五十年后忆老舍[J]. 杂文选刊 2017(06)
    • [27].波折数十年,《四世同堂》终于大结局[J]. 东西南北 2017(03)
    • [28].战争,人性人心之映照——谈老舍《四世同堂》里的国民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7(24)
    • [29].老舍抗战文学中的汉奸形象及其历史与文化思考——以《四世同堂》为中心[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7(02)
    • [30].《四世同堂》的艺术特点分析[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6(09)

    标签:;  ;  ;  ;  

    《四世同堂》中的空语类现象及相关句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