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SAR卫星姿态和相对轨道确定及相关问题研究

分布式SAR卫星姿态和相对轨道确定及相关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分布式SAR卫星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与单基SAR相比,它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如生存能力大大提高,基线组合和工作模式灵活多样,对目标的分类和识别有显著改善等等。因此分布式SAR卫星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教研室也适时开展了“分布式卫星SAR系统总体技术研究”的863课题。为保证分布式SAR卫星的成像质量,系统对单星姿态和编队相对运动的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SAR卫星处于高动态环境中,对测量的精度和实时性要求较高。本文围绕如何提高测量精度和实时性展开了研究。GPS载波相位技术高动态应用的难点主要在整周模糊度和周跳的快速解算,这是影响实时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CDMA体制的导航系统中采用超长码已成为趋势,故伪码的快速捕获也成为影响实时性的重要因素。就SAR卫星本身而言,空间摄动是影响姿态和编队相对运动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GPS技术精密确定单星姿态和利用类GPS技术精密确定编队相对运动,以及整周模糊度和周跳的快速解算,GPS(类GPS)信号的快速捕获等关键技术问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主要摄动因素对卫星运动的影响,使研究更具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近年来GPS和类GPS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接着全面介绍了表达卫星姿态的几种方式和GPS载波相位技术测量卫星姿态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GPS观测量及误差源。第三至七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内容如下:1.第三章在考虑SAR卫星典型姿态控制方式和重力梯度力矩的影响下,构建了较准确的卫星受摄姿态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卡尔曼滤波算法解算卫星姿态,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2.第四章深入分析了地球扁率J2摄动项对卫星编队的影响,总结出了J2项对编队卫星相对距离的影响规律。并指出,对于分布式SAR卫星这样对相对定位精度要求很高的应用而言,必须进行控制,使编队稳定地保持在要求的精度范围内。在类GPS技术确定卫星相对运动的研究中,采用了改进的采样卡尔曼(UKF)算法并结合平方根滤波解算其相对运动。最后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与标准扩展卡尔曼(EKF)算法和基本UKF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3.快速解算整周模糊度是高动态下GPS测量的关键,第五章提出了三差法辅助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三差辅助加快模糊度浮点解的解算,并提高了浮点解的精度,同时提出了全新的降维去相关算法,克服了整数高斯变换中可能的去相关失败,最后采用了高效的模糊度搜索策略。与著名的LAMBDA算法相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时性。4.周跳的快速检测与修复是高动态下GPS测量的又一关键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普遍适合的算法。第六章提出了利用三差观测量和基线长度约束快速检测修复周跳的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适用于高动态环境,可检测到1~2周的小周跳。5.GPS信号(或类GPS信号)的捕获是一切基于GPS(或类GPS)测量的前提。在测量中出现周跳又没有及时修复,则必须重新捕获信号进行新的观测。随着CDMA体制导航系统的发展,为提高精度而使用超长码成为一个趋势。在SAR卫星处于高动态环境下,因而伪码的快捕也成为影响实时性的重要因素。第七章主要研究了如何快速捕获伪码。本章提出了基于快速Walsh变换的相关新算法。该算法从伪随机编码理论出发,提出了复合码的子码同步移相算法,从而解决了复合码无法直接利用快速Walsh变换提高相关运算速度的难题。性能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显著缩短相关运算时间。本章还提出了改进自动控制多级门限的新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判决捕获时,虚警概率很低而检测概率很大,这与用恒虚警算法相比是个显著的优势。该算法还允许预置较多门限,能精确调整门限,同时又不会明显增加捕获时间,因此也增强了伪码捕获的实时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GPS测量技术概述
  • 1.2.2 卫星编队飞行及类GPS测量技术概述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卫星姿态描述和GPS姿态测量原理
  • 2.1 卫星姿态描述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
  • 2.2 卫星姿态的表达方式
  • 2.3 GPS姿态测量原理
  • 2.4 影响姿态测量精度的因素
  • 2.4.1 基线安装的几何因素
  • 2.4.2 视线向量之间的空间几何因素
  • 2.4.3 视线向量平行化因素
  • 2.5 GPS观测量、观测方程及误差源
  • 2.5.1 GPS观测量
  • 2.5.2 GPS观测方程
  • 2.5.3 GPS误差源
  • 2.6 小结
  • 第三章 SAR卫星姿态确定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研究
  • 3.1 单点姿态求解的最小二乘法
  • 3.2 SAR卫星姿态运动受摄模型
  • 3.2.1 卫星姿态的四元数运动学方程
  • 3.2.2 SAR卫星姿态的受摄动力学模型
  • 3.2.3 卫星姿态的卡尔曼滤波模型
  • 3.3 卫星姿态的极大似然估计卡尔曼滤波
  • 3.3.1 极大似然估计卡尔曼滤波
  • 3.3.2 噪声协方差的自适应调整
  • 3.3.3 新息序列的白化
  • 3.3.4 极大似然估计卡尔曼滤波算法流程
  • 3.3.5 极大似然估计卡尔曼滤波的稳定性分析
  • 3.4 仿真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SAR卫星编队飞行相对运动确定研究
  • 4.1 基于GPS的最小二乘相对定姿算法
  • 4.1.1 虚拟观测量的构建
  • 4.1.2 最小二乘法求解相对姿态
  • 4.1.3 与差分法的比较
  • 2摄动项对分布式SAR卫星编队的影响'>4.2 J2摄动项对分布式SAR卫星编队的影响
  • 4.2.1 卫星编队运动学分析
  • 4.2.2 卫星编队动力学分析
  • 4.2.2.1 卫星编队动力学分析常用坐标系
  • 4.2.2.2 卫星编队相对摄动分析
  • 4.3 编队卫星自主确定相对运动算法
  • 4.3.1 编队卫星相对运动系统模型
  • 4.3.2 基于类GPS的卫星编队相对运动测量模型
  • 4.3.3 改进UKF平方根滤波算法
  • 4.3.3.1 基本UKF滤波
  • 4.3.3.2 改进UKF的平方根滤波
  • 4.3.4 仿真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整周模糊度的解算
  • 5.1 整周模糊度解算的基本原理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整周模糊度求解的基本原理
  • 5.1.2.1 模糊度浮点解及其方差
  • 5.1.2.2 整周模糊度搜索空间及其去相关
  • 5.1.2.3 整周模糊度的检验确认
  • 5.2 几种常见的模糊度解算法
  • 5.2.1 模糊度函数法
  • 5.2.2 最小二乘搜索法
  • 5.2.3 模糊度方差法
  • 5.3 三差法辅助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
  • 5.3.1 三差辅助求解模糊度浮点解
  • 5.3.2 浮点解方差的确定
  • 5.3.3 一种新的搜索空间去相关变换
  • 5.3.4 模糊度搜索策略
  • 5.3.5 ratio检验
  • 5.3.6 仿真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周跳的检测与修复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周跳检测的常用方法
  • 6.2.1 高次差法
  • 6.2.2 多普勒参数法
  • 6.2.3 电离层残差法
  • 6.2.4 Blewitt算法
  • 6.3 改进的动态周跳检测与修复算法
  • 6.3.1 三差辅助快速检测周跳
  • 6.3.2 利用基线约束修复周跳
  • 6.3.3 仿真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GPS信号的快速捕获
  • 7.1 GPS信号捕获的一般方法
  • 7.2 基于快速Walsh变换的伪码相关算法
  • 7.2.1 子码同步算法
  • 7.2.2 子码同步电路模型
  • 7.2.3 复合码的快速Walsh变换相关算法
  • 7.2.4 算法性能分析
  • 7.3 改进的伪码自适应门限判决算法
  • 7.3.1 改进的自动控制多级门限捕获算法
  • 7.3.2 算法性能分析
  • 7.3.2.1 状态k向状态1方向的转移概率
  • 7.3.2.2 状态k向状态c方向的转移概率
  • 7.3.2.3 稳态概率的计算
  • 7.3.2.4 平均捕获时间的计算
  • 7.3.3 仿真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分布式SAR卫星姿态和相对轨道确定及相关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