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脱落论文-李宏男,吴育炎

冰脱落论文-李宏男,吴育炎

导读:本文包含了冰脱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脱落,脱冰率,脱冰顺序

冰脱落论文文献综述

李宏男,吴育炎[1](2019)在《输电线路覆冰脱落动力效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线路的覆冰脱落容易引发导线间的碰撞闪络、线夹和连接金具的损坏,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研究覆冰导线脱冰后的动力响应特征,可以为防止电网冰灾的设计提供有效依据。该文在实验室设计并进行50m孤立档导线的脱冰跳跃试验,通过在导线上悬挂电磁铁吸附的铁块来模拟覆冰质量,利用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时间来控制覆冰脱落顺序与速度,测量覆冰导线在不同的覆冰厚度、脱冰率、脱冰位置、脱冰顺序及速度的工况下,导线端部张力和导线跨中跳跃高度,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覆冰脱落后导线端部的最大动张力与脱冰前的最大静张力相差不大;导线覆冰从中间往两边脱落引起的跨中导线跳跃高度最大;当覆冰从导线两边往中间高速脱落时,跨中导线的跳跃高度最小。(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娟娟[2](2019)在《风致转角塔线体系覆冰脱落的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线路大多数建立在野外,往往会经过山区和平原,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不可避免的遭受到自然环境的持续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变化的影响、强风作用、冻雨、导线覆冰和架空线自重等一种甚至多重环境荷载的作用。附着在塔线体系表面的冰层受到风荷载、自然融化或者人工除冰等外力作用时会造成覆冰均匀或者不均匀的脱落,造成安全事故。转角塔可以改变输电线路的走向,因其在线路中所处的位置比较独特,相对于常规输电塔,转角塔结构形式复杂,塔体受力不对称。本文建立了塔线体系模型,进行了塔线体系在覆冰条件下的静动力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随着导(地)线表面覆冰厚度的不断增加,导、地线中点的位移和最大应力明显增加。随着导线覆冰厚度和线路转角的增加,输电塔塔脚的一侧对输电塔基础的作用力由压力变为上拔力,另一侧对基础的压力越来越大。(2)进行了单塔、不同厚度的覆冰输电线、不同线路转角和不同厚度覆冰塔线体系的模态分析,比较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振型和频率变化。通过比较发现,塔线体系的频率随着覆冰厚度和线路转角的增加而降低。(3)由于覆冰脱落的影响,导地线的最大应力随着覆冰厚度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导线覆冰由于风振的影响发生脱落后导地线的横向和竖向振幅较大,没有覆冰时导地线振幅相比较小;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导地线最大振幅随之增加;塔顶位移随着风速和覆冰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风速为27m/s时,覆冰厚度为10mm、20mm、30mm情况下塔顶最大位移均已超过了塔顶位移允许值。在这几种工况下结构是不安全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3-01)

陈功,杨坤,王利平,孔维梁,王福新[3](2018)在《基于冷库环境下的涡扇发动机叶片冰脱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动机结冰脱落现象因其随机性和复杂性很难通过计算仿真获得可靠的结果,而冰风洞试验又因其高昂的使用成本限制了该方法的普及。为此建立了一个兼顾可行性及经济性,同时具有一定可靠性的试验方法,即借助冷库环境并利用斜流风机、喷雾耙、温度调节系统等模拟飞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结冰环境;以某型号民用飞机涡扇发动机缩比带动力模型为对象,研究不同工况下叶片结冰及冰脱落的特性和规律。在正式试验之前,通过热线风速仪、喷雾激光粒度仪、标准冰刀和金属格栅分别对来流速度、流场中液态水含量、水滴的平均粒径进行了标定。为克服云雾循环/聚集的问题,开发了云雾吸附系统,便于在封闭的冷库环境中维持流场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2 400 r/min不变时,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冰脱落所需的时间及剩余冰的特征长度均先减小后增大,其拐点出现在-3.5~-5℃的区间内;当环境温度为-7℃不变时,叶片绕转轴的转速越大,冰脱落所需的时间及剩余冰的特征长度均单调减小。(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吴育炎[4](2018)在《输电线路覆冰脱落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线路上的覆冰脱落容易引发导线之间的碰撞闪络、线夹和连接金具的损坏,不均匀脱冰所产生的不平衡张力也容易导致倒塔断线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目前人们对输电线路的脱冰灾害机理的认识存在不足,由于脱冰所引发的输电线路灾害事故仍时有发生。为了有效的防治输电线路的脱冰灾害,研究导线脱冰后的动态响应很有必要。本文首先根据实验室大小设计了跨度为50m的单档、两档和叁档输电线路模型,使用电磁铁悬挂质量块模拟导线上的覆冰,利用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实现不同的脱冰顺序和速度,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导线上的覆冰脱落后导线跨中处的跳跃位移和端部的动态张力,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单档导线的脱冰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单档导线覆冰脱落时,跨中导线的最大跳跃高度会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脱冰过程中端部的最大张力与导线覆冰稳定时的张力相差无几,脱冰对端部张力没有放大作用。(2)整体而言,跨中导线的最大跳跃高度会随着脱冰率的增加而增大。同样脱冰率下,脱冰的位置越靠近导线的中间部分,跨中导线的最大跳跃高度越大;只有在较低的脱冰率情况下,脱冰过程中导线两端的最大动张力会出现略大于覆冰满载时的最大静态张力的情况,实验测得数据最大的仅大于1.27%,不同脱冰率和脱冰位置对导线端部的张力影响不足以对输电线路产生力学损坏。(3)整体上来说,单档导线上的覆冰从导线中间往两边脱落引起的跨中导线最大跳跃高度最大,从两边到中间则最小。当覆冰从导线两端向中间高速脱落时,跨中导线的最大跳跃高度最小。(4)对于多档导线,导线上的所有覆冰在同一时刻全部脱落所引起的导线的振动响应最小,也是最安全的脱冰方式;多档导线上的某一档导线上的覆冰同时全部脱落而剩余档的覆冰未脱落,脱冰档导线的跳跃高度最大,也是最容易产生导线之间碰撞闪络的情况。(5)两档和叁档导线在不同的脱冰顺序下的动态响应差异较大,从中间往两边和从两边往中间脱冰对两档导线而言属于较为安全的脱冰方式,而对于叁档导线则是较为危险的脱冰方式。(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朱清海,刘应明,魏延勋,刘沁莹,邓凤淋[5](2016)在《重冰区导线覆冰脱落对转角塔的动力冲击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冰区线路覆冰脱落(脱冰)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在线路设计中充分考虑脱冰对线路的影响,制定安全合理的设计方案非常重要。针对此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7塔8线的两个耐张段塔线体系动力学模型,研究在风载作用下,不同脱冰方式及转角时塔线体系脱冰对转角塔的冲击作用,分析了导线纵向位移、转角塔水平荷载及杆件内力的变化,发现不同时脱冰对铁塔危害更大,并且随着线路转角增大,线路脱冰对铁塔的冲击作用在减小,为重冰区转角塔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6年03期)

王璋奇,齐立忠,王剑[6](2016)在《架空导线模拟覆冰脱落高精度时序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套用于架空导线覆冰脱落振荡实验的高精度脱冰时序控制系统,采用光耦驱动电路将控制电路与电磁铁电路隔离,减小了电磁铁通断所产生的感应电压的干扰,采用总线方式连接各脱冰控制装置,方便进行统一时序控制。脱冰时间延迟包含动作指令时延差和脱冰时延差两部分,分别设计时延测定实验方案,并采用示波器对各时延差进行测定。实际测量表明:指令时延差很小,脱冰时延差均不超过3.2 ms,满足毫秒级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李嘉祥,李宏男,付兴[7](2016)在《输电线路覆冰脱落参数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覆冰脱落会造成导线断股、金具破坏和闪络等事故,是输电线路的常见灾害之一。为了研究覆冰脱落的振动机理,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输电线路模型,考虑覆冰刚度影响,使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了2种典型的覆冰脱落形式,即单导线受冲击荷载脱冰和分裂导线单子导线脱冰。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线路参数和外部荷载对导线脱冰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导线受冲击荷载脱冰在跨度较大时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2)脱冰率和跳跃高度随冲击荷载的增大而增大;(3)分裂导线单子导线脱冰能够加速分裂导线的脱冰过程,并且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4)子导线的数目与分布对脱冰率有影响;(5)在跨中附近布置间隔棒有利于减小最大跳跃高度;(6)不考虑覆冰刚度的模拟结果偏于不安全。研究成果可以为输电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力建设》期刊2016年04期)

杜运兴,卢心龙[8](2015)在《输电塔线体系风致覆冰脱落动力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两塔叁线模型,采用数值实验研究了输电线路的动力特性和中跨覆冰导线发生舞动时覆冰脱落、覆冰不脱落这两种工况的输电塔线系统的动力响应特性,探讨了不同风速下二者响应的差异.计算模型考虑了输电线的初始变形和初始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塔端不平衡张力和邻跨导线横向振幅都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舞动导致的覆冰脱落使邻跨导线横向振动频率大幅增加,竖向回弹高度相对减小,而中跨的竖向回弹高度和横向振幅分别增加了73.9%和57.7%左右.舞动导致的覆冰脱落对线路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实际线路的设计中应加以特别的考虑.(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11期)

严晓雪,朱春玲,王正之[9](2015)在《风力机冰脱落轨迹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力机叶片上所结的冰会随着桨叶的转动而发生脱落。冰脱落过程受到风力机复杂流场的影响,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冰的转动也会对其位移无法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风轮所在的平面简化为致动盘得到风力机流场;将冰粒视为片状刚体,在分析其受力的基础上基于牛顿运动学第二定律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风力机冰粒脱落的四自由度轨迹模型,并嵌入了气动阻尼的影响。将本文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进行对比以验证所用方法的正确性。最后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尺寸、不同初始姿态角和气动阻尼对风力机结冰脱落轨迹和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冰粒尺寸越大、气动阻尼系数越大,运动范围越小;而初始姿态角对冰粒运动的影响较为复杂。改进方法对未来的风力机布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5年10期)

冯丽娟,谭广琨,张强,易贤[10](2015)在《民用飞机机头冰脱落特性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带动力条件下飞机表面冰块脱落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全机带动力的空气流场计算方法、冰块运动中气动力和力矩的确定方法以及冰块运动的六自由度方程数值求解方法。采用以上方法对某民用支线飞机巡航和进场状态下的机头冰脱落特性进行了模拟,对比了迎角对冰脱落的影响,分析了冰脱落的速度和轨迹关系,得到了冰块被吸入发动机的概率,为发动机吞冰设计、飞机冰脱落的适航符合性验证以及自然结冰试飞提供了较好的支持。(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冰脱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输电线路大多数建立在野外,往往会经过山区和平原,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不可避免的遭受到自然环境的持续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变化的影响、强风作用、冻雨、导线覆冰和架空线自重等一种甚至多重环境荷载的作用。附着在塔线体系表面的冰层受到风荷载、自然融化或者人工除冰等外力作用时会造成覆冰均匀或者不均匀的脱落,造成安全事故。转角塔可以改变输电线路的走向,因其在线路中所处的位置比较独特,相对于常规输电塔,转角塔结构形式复杂,塔体受力不对称。本文建立了塔线体系模型,进行了塔线体系在覆冰条件下的静动力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随着导(地)线表面覆冰厚度的不断增加,导、地线中点的位移和最大应力明显增加。随着导线覆冰厚度和线路转角的增加,输电塔塔脚的一侧对输电塔基础的作用力由压力变为上拔力,另一侧对基础的压力越来越大。(2)进行了单塔、不同厚度的覆冰输电线、不同线路转角和不同厚度覆冰塔线体系的模态分析,比较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振型和频率变化。通过比较发现,塔线体系的频率随着覆冰厚度和线路转角的增加而降低。(3)由于覆冰脱落的影响,导地线的最大应力随着覆冰厚度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导线覆冰由于风振的影响发生脱落后导地线的横向和竖向振幅较大,没有覆冰时导地线振幅相比较小;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导地线最大振幅随之增加;塔顶位移随着风速和覆冰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风速为27m/s时,覆冰厚度为10mm、20mm、30mm情况下塔顶最大位移均已超过了塔顶位移允许值。在这几种工况下结构是不安全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冰脱落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宏男,吴育炎.输电线路覆冰脱落动力效应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2].王娟娟.风致转角塔线体系覆冰脱落的动力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9

[3].陈功,杨坤,王利平,孔维梁,王福新.基于冷库环境下的涡扇发动机叶片冰脱落试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

[4].吴育炎.输电线路覆冰脱落模拟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5].朱清海,刘应明,魏延勋,刘沁莹,邓凤淋.重冰区导线覆冰脱落对转角塔的动力冲击仿真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6

[6].王璋奇,齐立忠,王剑.架空导线模拟覆冰脱落高精度时序控制系统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李嘉祥,李宏男,付兴.输电线路覆冰脱落参数影响研究[J].电力建设.2016

[8].杜运兴,卢心龙.输电塔线体系风致覆冰脱落动力响应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严晓雪,朱春玲,王正之.风力机冰脱落轨迹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5

[10].冯丽娟,谭广琨,张强,易贤.民用飞机机头冰脱落特性数值模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5

标签:;  ;  ;  ;  

冰脱落论文-李宏男,吴育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