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

杨霞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校623000

摘要: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要注意: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学习兴趣

应用题历来都是师生比较头疼的问题,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但自从我当了教师后,对这个观点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觉得应用题尽管难教,但也并非难教到束手无策的程度,应用题贯穿于整个小学乃至中学,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加深,其比例越来越重,因此应用题的教学成了所有小学数学老师都重视却又棘手的问题。下面就来谈谈我这些年来对应用题教学的一些看法:

第一,分析应用题时要抓重点。

俗话说得好:打蛇要打七寸,做事要拈重点。在分析应用题时更是如此,一道应用题,它的字再多,再怎么拐弯抹角,起关键作用的字却只有那么几个,提纲挈领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抓住了关键字,就犹如握住了应用题的命脉,应用题也就轻松解决了。如一年级的应用题,求“一共是多少”和“原来有多少”就用加法计算,而求相差(“什么比什么多多少”或者“什么比什么少多少”)就用减法计算。在符号题中,求“整体是多少”就用加法计算,而求“部分是多少”就用减法计算。

第二,分析应用题时要多读。

语文教学讲究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的“读”更是重要。好多学生做应用题时,将数字提出来凑在一起,然后用运算符号把这些数字连接起来,应用题就算解决了。他们连题中说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如果他们将题从头到尾地读,并且读了三遍,难道还会做不出来吗?所以读题是多么的重要啊!如二年级的应用题:“公鸡有12只,比母鸡多8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试想这道题学生不读能做出来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要注意: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第三,分析应用题时可以采用一题多解法。

我们知道教学是双边活动,孩子们在分析应用题时,由于他们家庭不一样,家长的知识层次不一样,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也就不一样,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也就有可能不一样。有的孩子喜欢用分析法解题,有的孩子则会选择用综合法来解题……因此我们在教学生分析应用题时,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二年级的应用题:“一瓶药有18片,一天吃3次,每次吃2片,可以吃多少天?”该题就比较灵活,方法不拘一格。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要注意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第四,分析应用题时还可以用归纳法。

教学讲究的是举一反三、以此类推。我们教学生主要是教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应用题更是如此。应用题虽然多但应用题的类型却不多,我们在教应用题时,只需要将应用题讲得清楚、明白,将同一类应用题进行归纳,以后遇到类似的题就迎刃而解了,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

第五,分析应用题时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现在不是提倡资源共享吗?当你会做一道应用题并且会把这道题的解法讲给别人听,你的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得到提高,这不是相得益彰吗?

另外,分析应用题时还得细心,不少学生分析应用题时脉络清晰、列算式步骤完整,却把题中的数字给看错了,或者忘带单位,或者忘做答……嗨,这类错误犯得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总而言之,应用题的教学只要重视它,从小抓起,点滴注意,形成规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就需要你、我和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标签:;  ;  ;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