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法治框架下的运用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法治框架下的运用

论文摘要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针对目前我国相对严峻的治安态势和整体犯罪趋势作出的一个及时、理性的回应,是一次在刑事法律功能认识上的重大转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其提出的社会背景,也有其生成的法理基础,更有其运用的规制原则,它既不是少数人司法肆意滥为的工具,也不是毫无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简单的立法、司法、执法行为的细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法治框架下运行的社会基础、法理基础、基本原则、具体运用的粗略解读,寻求其与现代法治、刑事法治等理念的内在一致性,进而就其在这种法治理念的支配下如何寻求更好的运作方式,发挥政策提出时预想的积极效用,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略显幼稚的想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法治框架下运行的社会基础
  • (一) 政策内涵所蕴含的对人性回归的尊重和保护
  • 1、在政策比较中看“宽严相济”的内涵
  • 2、对“济”字的准确理解看宽严相济的内涵
  • 3、从法理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涵
  • (二) 政策渊源承载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和谐本质
  • 1、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的历史渊源
  • 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的国际趋势
  • 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具有刑事传统的延续性
  • (三) 政策背景所折射的以人为本的现代法治理念
  • 1、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
  • 2、严打政策的负面影响
  • 3、社会治安形势的新变化
  •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法治框架下运行的法理基础
  • (一) 现代法治的精神实质
  • 1、法治的基本含义
  • 2、现代法治理念的全新诠释
  •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
  • (二) 罪刑法定原则的全面解析
  • 1、形式罪刑法定和实质罪刑法定的区别
  • 2、罪刑法定原则的法理基础
  • 3、罪刑法定原则在个案审理中的具体目标
  • (三) 三者之间法理基础、价值追求的一致性
  • 1、三者法理基础的一致性
  • 2、三者价值追求的一致性
  • 3、三者在个案处理中的一致性
  •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实践在法治框架下运行的基本原则
  • (一) 司法实践新机制指导思想的统一化
  • 1、以现行法律、解释、法律原则为创制基础
  • 2、以法治精神之公平正义为极致追求
  • 3、以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追求个案公正为目的
  • (二) 司法实践新机制创生运行的规范化
  • 1、机制渊源的合法性
  • 2、机制运用程序的模式化和稳定性
  • 3、机制实施机构的特定化和权威化
  • (三) 司法实践新机制运用的内外制约
  • 1、创新机制创立主体的唯一性
  • 2、内部集体讨论的程序控制
  • 3、司法人员政策运用能力的提高
  • (四) 司法实践新机制创造性发挥的界线
  • 1、以法理精神为最终底线
  • 2、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
  • 3、以社会和谐为最终目标
  •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个别司法实践在法治框架下的具体运用
  • (一) 刑事和解制度在法治框架下的运用
  • (二) 恢复性司法在法治框架下的运用
  • (三) 社区矫正制度在法治框架下的运用
  • (四) 暂缓(不)起诉制度在法治框架下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刑法的独立性与刑事政策刑法化的路径[J]. 三江高教 2012(02)
    • [2].从供需法则看“严打”毒品犯罪刑事政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反思与重构[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4)
    • [4].刑事政策对民意的必要考量与批判采纳[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1)
    • [5].现代化治理视域下的刑事政策导向——能动与有限的分野[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6].我国现阶段刑事政策研究述评[J]. 公安学研究 2018(04)
    • [7].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内容及选择根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9(01)
    • [8].罪刑法定与司法规则和刑事政策[J]. 中国检察官 2019(13)
    • [9].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之中外比较分析[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 [10].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及特征[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0)
    • [11].暴恐犯罪刑事政策纵向实现的路径重构[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2].环境刑事政策的概念和价值——以司法解释和刑事政策的关系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5(35)
    • [13].当代美国刑事政策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J]. 法商研究 2016(06)
    • [14].李斯特刑事政策观浅析[J]. 法制博览 2015(13)
    • [15].当代中国反恐刑事政策法治化问题研究[J]. 刑法论丛 2019(03)
    • [16].刑事政策社会化:社会治理的新方向[J]. 社会治理法治前沿年刊 2012(00)
    • [17].刑法论丛第46卷[J]. 刑法论丛 2016(02)
    • [18].“反腐”国家战略与刑事政策的法治转型[J]. 刑法论丛 2016(03)
    • [19].如何跨越“李斯特鸿沟”——《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论》书评[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16(00)
    • [20].我国反有组织犯罪刑事政策观念的检讨与重塑——基于对《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立法精神的解读[J]. 刑法论丛 2012(03)
    • [21].社区矫正刑事政策价值考察[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03)
    • [2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09)
    • [23].减刑假释规定修订对监狱工作影响的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2(10)
    • [24].论我国监狱的分类及其完善[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08)
    • [25].德国刑事政策的当前形势[J]. 刑事法评论 2018(01)
    • [26].刑事政策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J]. 法制与社会 2019(03)
    • [27].我国性侵幼女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J]. 淄博师专论丛 2019(01)
    • [28].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政策的里程碑[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 [29].反恐背景下我国民族刑事政策走向[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05)
    • [30].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转型背景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标签:;  ;  ;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法治框架下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