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脊神经节与迷走神经下节形态学对比观察

兔脊神经节与迷走神经下节形态学对比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旨在对比观察脊神经节细胞形态之间的差异及脊神经节与迷走神经下神经节细胞之间的差异。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16只,共取颈神经节124对,胸神经节182对,腰神经节112对,迷走神经下神经节16对。经常规H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胞体大小与细胞类型的关系;通过特殊染色观察尼氏体形状。利用ITEM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神经元的大小。数据经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1.脊神经节大型、中型和小型神经元各占脊神经节神经元百分比是8.3%、31.6%、60.1%;迷走神经下节大型、中型和小型神经元各占迷走神经下节神经元百分比是39.1%、56.3%、4.7%。脊神经节小神经元尼氏体染色多呈细颗粒状、胞浆染色较深;大、中型神经元的尼氏体染色呈颗粒状和块状、胞浆染色有浅有深;迷走神经下节尼氏体呈分散颗粒状,亦有神经元呈细小均匀的斑块。2.脊神经节颈部、胸部和腰部的大、中、小型神经元之间存在差异(p=0.00)。脊神经节与迷走神经下节神经元平均直径经秩和检验Z=-3.505,有统计学差异。3.在脊神经节颈1~4神经节、颈6~8和胸1神经节、胸2~胸12神经节、腰1~3神经节、腰4~7神经节神经元比较中,除颈6~8和胸1神经节与腰4~7神经节神经元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两两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脊神经节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迷走神经下节以大、中型神经元为主。2.脊神经节各部细胞大小之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试剂与器械
  • 2.1 试剂
  • 2.2 主要器械
  • 3. 取材
  • 3.1 灌注
  • 3.2 取脊神经节
  • 3.3 取迷走神经下节
  • 4. 实验方法
  • 4.1 石蜡切片制备
  • 4.2 HE 染色
  • 4.3 特殊染色
  • 4.4 电镜
  • 5. 图像采集及分析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兔脊神经节与迷走神经下节形态学对比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