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浅析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周毅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51143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桥梁施工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桥梁施工中的隧道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隧道施工中的各种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桥梁建设整体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灌浆法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在开展这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有效配合,才能真正发挥该技术在施工项目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灌浆技术桥梁隧道施工质量

在桥梁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墩台的裂缝一直是令施工人员头疼的问题,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施工问题。因此,必须在施工中做好对桥梁墩台裂缝问题的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导致墩台出现裂缝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不均匀沉降或是材料的质量问题等,对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灌浆法的应用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修补,本文结合具体的施工实例对灌浆法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了论述,表现了灌浆法在桥梁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一、工程概况

本文以广东云罗高速公路国道G324跨线桥为例,对灌浆法在桥梁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该国道桥墩柱均采用的4米乘1.5米薄壁墩,其中,有一个高为21.6米的桥墩,是全部桥墩中最高的。该桥总体上都应用了C40预应力钢筋砼盖梁。桥梁的盖梁高度为2.6米,宽为2.2米,长为15.6米,盖梁的两端悬臂长均为5.8米。在为了确保总体桥梁的稳定,桥梁盖梁处均设置了应力筋,应力筋的类型分别为:N1、N2、N3、N4,对于这些应力筋的应用也有一定要求,在桥梁的盖梁砼强度达到桥梁设计强度的百分之九十以后,就可以应用N2、N4钢束,但在T梁架设后湿接缝施工前则应用N1、N3钢束。下面结合上述工程实例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述。

二、施工前的准备和规划方案

(一)施工方案

整个桥梁所有桥墩柱额高度都控制在14.7米至21.6米范围内,高空作业较多,因此,安全措施做的非常多,工程广泛采用插销法对盖梁实施处理,采用贝类片拼装盖梁受力支架,贝类片顶部采用20A工字钢做主横梁。

均采用专门定制的钢模板制作盖梁底模和侧模,盖梁砼需要在搅拌站集中拌和后符合标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用砼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输送方式采用的垂直运输方形式。

(二)施工流程

该国道桥梁的施工流程为:在工程现场实施测量并放样→在工程现场安装支架→安装底模→制安施工钢筋→安装桥梁的侧模→浇筑钢筋砼→桥梁防护保养

测量放样就是指对墩柱顶标高实施测量;该桥梁支架盖梁支架采用贝类片拼装而成,依靠吊车实施吊装,支架安装稳固性非常强;在完成了支架的安装后就可以对底模进行拼装,拼装完成后用螺杆固定住;在对钢筋直径确定后才能进行钢筋的下料,安装钢筋的主筋为双面焊制成,钢筋底笼与侧面全部采用的高强度水泥,以提高稳定性。砼罐车将盖梁砼运至施工现场后,要控制好砼塌落,拌和时要有专人复杂监督;完成盖梁砼浇筑后,就要及时进行洒水养生处理。

二、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一)裂缝问题

在该桥梁施工中,裂缝是困扰施工方的一个普遍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裂缝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裂缝会对桥梁的整体质量以及桥梁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这种裂缝现象主要出现在桥梁的桥墩和桥台处,裂缝的产生在不同的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而有的变化并不明显,不易被人发现,因此,这就为桥梁安全埋下了隐患,并会为后期的桥梁施工带来阻碍。在裂缝的宽度达到2毫米时,就能被施工人员发现,在这时如果还是不对裂缝的扩张加以控制和修补,就会使裂缝的长度继续增加,会影响桥梁的自身重力以及平衡。

(二)泥浆的脱落问题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墙面砌浆工序对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砌浆不仅可以对建筑墙面的粗糙面得以有效的覆盖和遮挡,还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建筑整体的美观度,还有一方面,建筑的墙面对建筑的加固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墙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问题,建筑墙面就少了一层有效的保护面,从而使建筑的危险性得以增加。

施工中要对这些问题有效避免,以防止这些问题为施工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这些方法进行防范和处理,其中,灌浆法是阻止裂缝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的对裂缝的进行防范。

(三)松动问题

在桥梁隧道施工中,会出现很多桥梁桥台和桥梁砌石松动问题,一旦出现这些松动问题就极易引起桥梁外墙的墙皮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会对桥梁的整体承重能力带来影响。

三、灌浆法的施工原理

桥梁施工中灌浆法的加固原理是开展灌浆施工的重要理论基础,具体的内容是:如果桥梁隧道墙面或是墩台面出现裂缝或者空隙时,施工人员要向这些空隙中注入一定的泥浆,从而达到弥补缝隙、使缝隙填平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注浆并不是简单的向缝隙注入泥浆的过程,是有相对应的注浆标准和要求的。因此,如果注浆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填补,加固的效果也就无法实现。其次,在浆液已经灌注到了建筑裂缝的缝隙中,就要对建筑的裂缝部位施加适量的压力,施工人员一般都是应用的液压技术或是气压技术进行施压,这种物理和化学的原理对于桥梁的墙面和基面加固具有重要作用,会使桥梁自身承载力得以有效提高。

施工中应用这种灌浆法起到的作用体现在对桥梁缝隙进行弥补的过程和对桥梁的墩台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控制过程,能够起到增强和巩固桥梁承载力的作用。从灌浆的原理层面来讲,对灌浆施压以后,所灌的浆液就会随之注入到桥梁裂缝的空隙中,并逐渐形成缝隙浆脉。在桥梁的灌浆受到了施加作用以后,就可以应用一些化学方法对灌浆的效果进行完善和加强,在经过了一些物理的反映之后,缝内的浆体就形成了浆柱体。

四、应用灌浆法对桥梁施工方案的选择

(一)灌浆的控制标准

1、对灌浆强度的控制标准。在完成了灌浆以后,填土时的承载力必须要达到规定的130kPa,基面的淤泥承载力要控制在80kPa以上,对于符合形式的地基则承载力则在130kPa以上。

2、施工的质量控制。在施工中要按照桥梁隧道施工的标准对灌浆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控制,如果桥梁的隧道施工没有达到规范的标准,就要对桥梁的裂缝程度、裂缝的数量进行权衡。因此,确定施工质量标准必须要以桥梁墩台灌浆的实施效果为标准。

(二)施工段的选择问题

在桥梁的隧道施工中,一定要对桥梁的施工段进行合理的选择,施工段一定要以桥梁的不均匀沉降情况、裂缝的数量以及裂缝的程度为依据,尤其要做好对桥梁周围的灌浆加固工作。

(三)泥浆材料的配备

在很多的桥梁施工中,灌浆应用的材料会选择水泥粉煤灰,具体泥浆的配比方法要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确定,一般施工方都会选择普通的硅酸盐水泥作为施工的水泥。

(四)扩散的半径问题

在桥梁的隧道施工中,一般,桥梁的墩台地质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就会使桥梁的墩台出现缝隙的几率与墩台的渗透值不能统一,因此,扩散半径不能通过公式计算来获得,而是需要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经验获得扩算的半径。

五、灌浆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施桥梁隧道灌浆前,首先要对施工需要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充分的准备。要做好以下几点内容:对施工需要的设备进行检查,查看设备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对灌浆需要的浆材配备的是否齐全进行检查;进行灌浆的试验,试验包括灌浆的孔距是否适中、扩散的半径是否合理等。

(二)灌浆的流程

在桥梁的隧道施工中灌浆法的具体操作流程是:形成灌浆的孔口——安全灌浆管以及孔口的封堵——对浆液进行搅拌——灌浆—浆液的凝固——灌浆管的安装以及封堵——再次对浆液进行搅拌——实施灌浆——封堵孔口。

(三)灌浆法的具体施工工艺

在对桥梁隧道实施灌浆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一定的施工规范进行灌浆,灌浆的施工工艺具体包括:首先是成孔的过程,钻孔是有一定的规定标准的,要用直径为88毫米的钻头正对着孔进行钻进,如果在钻进的途中遇到了粉性的土质,就要应用打捞砂筒把钻孔机送至黏性的土质中;其次就进入了灌浆管的安放和孔道的封堵步骤,可以用软的橡皮对花管的外壁进行包裹,这样是为了防止一些杂质砂浆流入到花管中;泥浆的搅拌工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搅拌时可以在搅拌的桶中添加一些水,再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一定要均匀,在搅拌到一定程度时再向其中添加一些水,持续搅拌5分钟左右就可以停止搅拌;在实施灌浆的工序时,灌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规定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灌浆,灌至浆液饱合并达到了施工的要求就可以停止灌注。最后是孔口封堵,完成灌浆以后就要进行孔口的封堵,孔口的封堵要及时进行,在封堵完成14小时以后,还要对孔口进行细致的检查,如果灌注的浆液出现下降,就要及时进行补浆处理,要在浆液达到了顶面的高度才算合格。

结语:

本文主要对桥梁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论述,灌浆技术是在桥梁施工中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对于解决桥梁裂缝问题以及泥浆的脱落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对灌浆技术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此表现了灌浆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代明.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

[2]倪平华.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8).

[3]王凤春.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4]周贵茂,张明峰.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3(19).

[5]李先迎.浅谈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

标签:;  ;  ;  

浅析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