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一、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谋[1](2019)在《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跨越“中等发展陷阱”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制度性大变革往往会带动一系列生产要素的高效流通和社会公平的大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关系向更高级的形态演化。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是我国疆域中远离国家核心区域且与邻国相接的特定地域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来,新疆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国家在这一地区通过不断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速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的转型升级进程。然而,由于新疆地缘政治、民族构成、经济发展条件以及人文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性,在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中,许多由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区域问题常常会与当地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外交争端、国际霸权等交织叠加,对新疆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构成了巨大的阻力。这种局面不仅严重阻滞了新疆经济社会体制现代化改革的步伐,而且也影响了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安定团结的大局,使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当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能更加明确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为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确立一个分析框架,研究选取我国西北边疆民族社会特征典型的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2006-2015年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领域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维度,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从机制构建视角对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问题展开研究,揭示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演化机制规律,从经济社会的价值理性角度,对新疆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主体关系的调节提供合理的秩序,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各种制度的综合机制作用,减少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创新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发展模式,提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绩效,有效改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互动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新性不足而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为新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构建和谐边疆提供参考和科学建议。研究的思路遵循问题提出-方法构建-实证分析-问题出路的技术路线,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耦合度、协同发展度展开计量研究分析。研究进一步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的哈肯模型,并对两者的演化机制展开定量分析,计算推导出不同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系统的序参量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主要参数随时间的推移产生的综合效应正在逐步呈现出来,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正在成为一个彼此关联的复合型系统,整个系统的发展愈加依赖两个子系统协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不是依赖单纯的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某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但在这两者协同关系演化过程中,还存在各自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和不平衡、两者的矛盾冲突有所加剧、边界不清相互侵犯干扰、协同内生动力作用不足、“路径依赖”现象严重等问题。通过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的多层次测评分析,以及对协同机制演化困境及产生原因的综合判断,提出了完善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的构想和具体内容。研究在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相关问题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整体处于中等协同水平;(2)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体系不完善;(3)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4)新疆经济发展制度与社会稳定制度供给不完善;(5)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协同机制体系不完善;(6)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内生动力不足;(7)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模式处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过渡阶段;(8)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关系处于“帕累托改进”状态。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倡导质量兴疆战略;(2)克服形式主义,构建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协同发展评价体系;(3)强化自身调节,调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4)加强政策设计,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制度的有效供给;(5)避免“路径依赖”,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协同绩效;(6)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7)强化协作关系,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创新能力;(8)加大跨领域信息沟通,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公共价值;(9)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打击“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在研究思想方面,弱化各种经济社会管理手段工具理性,强调经济社会价值理性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且将两者产生的正向作用力传导于双方系统。在此基础上,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由冲突转向统一,由外部相关转向内部相关,由静态关联转向动态关联,由政策性的稳定转向价值性的稳定。从而提升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内生性发展动力,最终使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走向长期自觉契合的状态。(2)在研究观点方面,采用结构性的观点,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置于两者结构特征与功能作用发挥的统一整体中,分别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中进行研究,揭示新疆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其次是研究观点从传统的族际主义治边观点向区域主义治边观点转变。把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统一于区域和谐发展的视角,研究两者双向互动均衡发展的途径,这与对这类问题常见的“历史/政治”或“民族/政治”的研究范式有所不同。(3)在研究方法方面,突出了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定量研究手段,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动态演变规律能够得到科学的反映。

徐永杰[2](2018)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方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辽阔,边界线长,与周边国家接壤多,各种战略性资源丰富,但由于新疆是多民族聚集区、多宗教并存区、国家安全战略纵深区、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区,所以维护新疆稳定事关全国改革稳定的大局,事关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安全,事关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新疆的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新疆与内地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三股势力”威胁加强、西方“西化”、“分化”的活动升级。今天的新疆正处于暴恐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的“三期”叠加的特殊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稳定工作,并且根据历届党中央维护新疆稳定的探索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疆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性思想的提出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又发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同时为中国共产党在制定新世纪治理新疆的政策和策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新疆地区特殊的战略位置,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系统分析了新疆地区必须稳定的战略意义,新疆的稳定事关全国改革稳定的大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分析新疆地区特殊的战略位置是研究本课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新疆稳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三股势力”的威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错综复杂、文化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生态环境的恶化等来阐述新疆稳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主要政策,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民族团结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凸显了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维护新疆稳定所取得成果;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新疆稳定的战略布局。

刘旭敏[3](2018)在《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民族地区大多分布于我国的西部、北部、东北部,多位于边陲,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少数民族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更为迫切。通过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对接研究,以此达到发展当地产业、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富裕民族地区人民的目的。新疆和田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是“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通过对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等理论,还能为其他民族地区解决“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哺育产业,带动经济”等脱贫扶贫问题提供路径借鉴,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作为主要调研对象,作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梳理了已有研究的价值和研究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调查法,实地考察了新疆和田地区的维吾尔医院、维吾尔药业企业和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并对企业领导、学校教师、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从课程设置、任课教师、教学过程、实习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了解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的对接情况,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不足、产业持续发展动力缺乏和政府和市场扶持力度有待提升。基于现状和存在问题,采用了协同论来分析高校培养能力缺陷,产业组织理论用于阐明产业发展制约,制度理论用于厘清社会组织扶持桎梏,深入挖掘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根据协同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制度理论提出了加强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中维医、维药专业与维医药产业加强对接的路径,紧密对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多措并举提升维医药发展实力,哺育扶持社会组织助力对接。

任严岩[4](2014)在《产业援疆对新疆产业结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援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是在中国政治进程中孕育出来的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方式之一、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援疆对增强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稳定发展发展以及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自2010年产业援疆以来,无论是政治上、社会上还是经济上都产生了良好的效益。新疆丰富的资源已被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点,发展潜力巨大,在承接产业援助方面具有潜在的自身优势。援疆省市看重新疆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亚欧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纷纷向新疆提供产业援助,转移相关产业。同时,新疆也积极转化发展战略,以资源优势为核心,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援助,促进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本文在分析新一轮产业援疆的基础上,评价了新疆产业结构的现状,从三大产业及三产内部产业结构出发,分析新疆产业结构的状况。对19省市新一轮援疆从人才援疆、技术援疆、项目援疆、资金援疆的角度对新一轮援疆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归纳总结。产业援疆方面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援疆项目的数量以及项目资金的数量上。本文通过对援疆工作的搜集整理以及对昌吉州产业援疆的实地调查,对各省市产业援疆的项目进行了归纳总结,尤其对昌吉州自产业援疆以来三大产业及内部结构的变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产业援助昌吉州三年以来,昌吉州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测算了产业援助昌吉州对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贡献度。最后,以昌吉州为引导,分析了产业援助新疆存在的问题,并从援助方和受援方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19省市产业援疆的主要因素除了国家政策性的引导之外,还包括资源要素短缺及价格上升、生产条件变化下的企业成本上升、人力资源短缺、市场扩张与参与国际分工的需要。(2)在承接19省市产业援疆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上,应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承接能力。(3)新疆在承接产业援助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制造业和加快发展加工业、促进发展服务业的方向发展。

木也赛尔·艾比布力[5](2014)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转移是企业区位迁移和产业空间格局调整的过程,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发现对于产业承接国或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产业转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更进一步的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相互互动同时还能够通过各区域间所产生的经济关联性与互动性将区域产业结构并入到一个更加广泛的产业体系中,从而参与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新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自治区,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避免产业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内发达地区产业加快新疆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断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支撑,改善营商环境,积极承接资源精深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现代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及高技术产业等有利于发挥和增强新疆地区比较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式转移,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后再创新,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和整体竞争力,促进新疆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新疆产业结构优化为研究出发点,运用关于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相关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新疆当前的产业结构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条件和现状,承接的产业对新疆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劣势,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优化产业结构与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及对策,从而使得新疆以承接适合自己的产业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结合当前新疆的产业结构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了本文所要表达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点。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文对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第三章是:,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结合新疆产业结构的现状从产业结构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新疆三大区域的产值以及产业结构动态分析,劳动力增速与三次产业的投资速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第四章是:新疆产业承接的SWOT分析。利用SWOT分析方法阐明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优势和不利因素,并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对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是:产业承接对新疆产业结构的优化影响分析第六章是:新疆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乌拉尔·沙尔赛开[6](2014)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在多极化、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如今,加快人力资本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本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民族地区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大力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快形成民族地区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本。而人力资本不会自动产生和积累,更不会自动高效运转,产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人力资本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人力资本运营过程,即人力资本投资、流动、配置和保护,每个环节都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它需要以人力资本运营观对整个过程进行把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充裕的物质资本,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远远滞后于物质资本的积累。支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人力资本严重不足,直接导致经济的活力和持续快速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够强劲,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日趋扩大。从人力资本运营的全过程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人力资本投资短缺,人力资本流失严重,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本保护措施不到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各个领域的人力资本,大量劳动力失业,弱势群体增多,给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加快少数民族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才是缩小一切差距的根本,也是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也只有促进人力资本运营,才能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二研究内容本文试图以人力资本运营的理论为指导,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性和历史演变进行梳理。进一步以新疆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新疆人力资本运营进行绩效评价,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想、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同时也就本文所要说明的研究内容进行阐述。通过梳理相关国内外文献,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运营理论的研究进展,并且对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运营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绩效评价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意在提出本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首先,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运营的内涵和外延、人力资本运营主体、人力资本运营客体、人力资本运营机制和绩效评价的理论进行介绍。第三章,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演变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政策。首先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性,分别分析人力资本运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作用和影响。其次,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特征试对少数民族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状况作一个历史回顾。分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空白期、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萌芽期、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初创期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发展期四个阶段。最后,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政策进行梳理。第四章,少数民族地区以新疆为例人力资本运营运行状况,首先对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概况进行介绍,分别从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转变、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对内、对外贸易合作水平、社会事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展开讨论。其次,从人力资本总量、人力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结构等方面介绍了新疆人力资本基本状况。再次对新疆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从投资总量、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率方面来分析。然后对新疆人力资本运营配置使用状况中通过调研数据来分析出新疆人力资本流失现状。最后对新疆人力资本配置手段及其效应和新疆人力资本运营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第五章,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意在充分结合宏微观数据,在已有研究的人力资本运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新疆人力资本运营进行绩效评价,分别从教育水平、研究与开发(R&D)水平、卫生支出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经济水平、社会稳定、民族文化七个方面,构成了新疆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论文的对策研究部分,意在基于新疆人力资本运营实证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沈双喜[7](2013)在《巴克图口岸对外贸易发展演变及边贸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口岸经济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巴克图口岸始建于1840年,至今已有约160年历史,它是新疆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苏联解体以来,中哈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且双方较为满意的成效。巴克图口岸随着中哈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凸显出重要的经济地位。本文重点以塔城地区巴克图口岸为例探讨影响新疆陆路口岸经济发展的口岸历史要素、经济要素、制度性因素、口岸经济发展模式和口岸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通过对口岸历史及现状的梳理,探求新疆口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全文由六章及一个附录组成。第一章,概述巴克图口岸的贸易史进程,重点论述沙俄、苏联、民国时期巴克图口岸贸易、管理等问题。第二章,分析新中国建立以来巴克图口岸贸易的曲折发展。论述中国与苏联关系友好时期、破裂时期、再次兴盛时期的历史变迁和主要原因。第三章,从中哈双边贸易合作的角度出发,以理论基础、投资领域、商品结构为切入点,分析合作发展的必然性。第四章,从近20年来中哈双边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分析,探讨中哈经贸合作的主要内容。第五章,根据中哈经贸合作的发展,探讨巴克图口岸在经贸合作中的前景。第六章,分析巴克图口岸经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李祥刘[8](2012)在《新时期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愈见突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起了政府和研究学者的关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实现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和研究学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文章对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索,研究了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通过对新疆区域发展现状考察及对区域协调发展度差距的具体表现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新疆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加以解决。由于使用指标及考察时间的不同,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测算也会有不同的结果,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新疆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各经济区域间发展比较快,但是经济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差距在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区域差距进行分析,分析了不同经济区域内各要素间的具体差距。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并对新疆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调查。第三部分结合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及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展开研究分析。第四部分根据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给出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并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进行了展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经历各经济区域内由低水平协调——不协调——协调的发展过程。经历长时期的发展,最终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度及对其的策略分析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策略和方案。本文认为加强兵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九省市援疆机遇及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实施多种支持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通过各项策略的实施,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袁丽君[9](2012)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以及中央出台一系列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给新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疆经济社会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的高速发展辅佐以适合的产业结构是未来新疆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其投资结构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又能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新疆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虽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但数额仍然较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还十分微弱,随着新疆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理论上讲,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是具有前瞻性的。文章通过分析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现状发现,有限的外资分布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1)产业分布不均衡。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外资规模很小。(2)地域分布不均衡。外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快,基础设施和投资软环境较好的地区。(3)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技术的非均衡性。新疆外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项目,中小型项目和一般加工项目。通过对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间效应的测算得出如下结论:新疆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产值影响大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这与现阶段新疆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呈正向相关关系,是符合实际的。但由于外资的进入同时会对产业结构造成一定的偏差,而这种偏差是由外资进入三大产业的典型行业与我区引资结构不匹配造成的,通过测算得出:对三次产业造成的偏差依次为-5.94%、5.16%、0.78%。从外商直接投资调整新疆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由于外资的产业投资结构与新疆现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吻合的,因此,应以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加之完备的基础设施来改善投资环境,让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上有所突破。从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内部的分布来看,由于外资对产业内部的典型行业的投入存在的非均衡性与现阶段的调整重点有偏差,要以技术创新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开展合理的招商引资工作;以多样化的内外资合作形式,在引资的同时避免外资进入带来的产业结构冲击,使得外资不仅能够补充资金在某些领域的空白还能带动本地产业的发展。

史春燕[10](2012)在《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在我党民族工作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研究、历史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为研究方法,按照历史发展脉络,理清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历史进程,总结新疆民族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思考,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丰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通过介绍新疆概况和近现代新疆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映出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强烈的同根意识。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作为理论基础。革命战争年代到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从最初的摸索、借鉴,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走向成熟。20世纪30年代在一批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新疆的经济、文化、政治有了大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保障国际交通要道的畅通,新疆各族人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援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与三区革命力量建立联系,领导和团结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推动了新疆的和平解放。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通过建立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平叛剿匪、减租反霸、农牧区社会改革、疏通民族关系、稳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引导新疆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后,受到整风、反右派、大跃进、共产风等运动的严重影响,新疆民族工作走了不少弯路,以“伊塔事件”为例,说明危害之严重。文革时期我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入新世纪,新疆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历史性机遇,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通过历史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和特殊经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努力探索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指出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是新疆民族工作必须考虑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新疆民族工作的难点。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东突”三股势力、跨国民族等问题对新疆的影响,给新疆民族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前面的历史回顾、经验总结、理论思考,得到了一些启示,新疆民族工作必须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新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新疆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观点和理论,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及提出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2.1.2 国内外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
        2.1.3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的研究
        2.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边疆研究理论
        2.2.2 经济发展理论
        2.2.3 社会稳定理论
        2.2.4 协同发展理论
第3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理及方式
    3.1 核心概念内涵
        3.1.1 经济发展
        3.1.2 社会稳定
        3.1.3 协同
        3.1.4 协同机制
    3.2 协同机理分析
        3.2.1 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形成演化的交换机制
        3.2.2 非平衡性动态势能是经济社会协同演化的重要动力
        3.2.3 涨落促进协同演化关系从无序到有序
        3.2.4 非线性作用的整体性发展
    3.3 协同方式
        3.3.1 矛盾个体之间的分化与统一
        3.3.2 共治共建的集体行动
        3.3.3 多元组织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共享配置
        3.3.4 博弈运动中实现新的均衡
        3.3.5 现实的整体性发展
第4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测评
    4.1 协同机制建设的现状
        4.1.1 思想政治建设现状
        4.1.2 组织基础建设现状
        4.1.3 制度建设现状
        4.1.4 发展格局现状
    4.2 协同水平测度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4.2.3 变量的选取及计算
    4.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分析评价
        4.3.1 关联度分析
        4.3.2 耦合度分析
        4.3.3 协同发展度分析
        4.3.4 总结评价
第5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及困境分析
    5.1 序参量演化模型的构建
    5.2 变量选取及计算
    5.3 协同机制演化分析
    5.4 协同机制演化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5.4.1 困境分析
        5.4.2 原因分析
第6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构思
    6.1 对现有协同机制进行优化
    6.2 构建新的协同机制
    6.3 协同机制构建的原则
        6.3.1 人本性原则
        6.3.2 价值理性原则
        6.3.3 正义性原则
        6.3.4 成本原则
        6.3.5 实效原则
    6.4 丰富协同机制的内涵体系
        6.4.1 理念的转化
        6.4.2 环境的优化创新
        6.4.3 组织体系的创新
        6.4.4 方法的革新
第7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完善
    7.1 经济发展机制完善
        7.1.1 构建科学的资源开发机制
        7.1.2 制定合理的产业协调机制
        7.1.3 建立长效反贫困机制
        7.1.4 加大科技创新机制
        7.1.5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机制
    7.2 社会稳定机制完善
        7.2.1 优化社会日常管理机制
        7.2.2 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7.2.3 推行风险社会监管机制
        7.2.4 完善民族社会公平机制
        7.2.5 加强民族团结机制
    7.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完善
        7.3.1 优化协同动力机制
        7.3.2 调整协同运行机制
        7.3.3 完善协同保障机制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未来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方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新疆地区特殊的战略位置
    一、新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
        (一)新疆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二)新疆所处的不同文化圈
        (三)新疆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四)新疆的稳定是历史以来的突出问题
    二、新疆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
        (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二)新疆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支撑点
        (三)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地带
        (四)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三、新疆地区的文化资源和产业文化优势
        (一)历史文化资源
        (二)民族文化资源
        (三)宗教文化资源
        (四)旅游文化资源
    四、新疆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新疆生态建设的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新疆人民的福祉
第二章 维护新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三股势力”的威胁日趋紧迫
        (一)“双泛”思潮的兴起
        (二)国际恐怖势力对“三股势力”的影响
        (三)“三股势力”的暴恐活动
        (四)“三股势力”猖獗的后果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新疆稳定的影响
        (一)新疆与内地的经济差距
        (二)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困境
        (三)新疆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高
        (四)新疆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
    三、民族与宗教问题错综复杂
        (一)民族间的矛盾与纠纷增多
        (二)宗教之间和教派之间的冲突
        (三)跨境民族问题
        (四)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不到位
    四、文化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趋于激烈
        (二)宗教极端思想的对青少年的危害
    五、新疆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生态环境的现状
        (二)生态建设面临的困难
        (三)环境恶化对新疆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基本政策
    一、坚持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更多的自治权
        (二)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三)理顺中央与民族区域的关系
    二、继续推动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以改革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加大中央对新疆的支持力度
        (三)落实好对口援疆工作
        (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五)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程
        (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加快新疆地区的社会建设步伐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二)大力发展全区教育事业
        (三)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四)落实好重点惠民工程
        (五)健全社会防控体系
    四、加强新疆地区各民族的团结
        (一)坚持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开展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三)重视少数民族民众在内地社会的融入
        (四)防止反恐扩大化的错误做法
        (五)积极贯彻执行党对宗教的政策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战略布局
    一、维护新疆稳定的总体设计
        (一)新疆稳定的总体目标
        (二)新疆稳定的战略思想
        (三)新疆稳定的基本原则
    二、继续发挥兵团在维护稳定中的重大作用
        (一)维稳戍边
        (二)兵地融合促进民族团结
    三、坚持机关干部的“访惠聚”活动
        (一)开展“访惠聚”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二)开展“访惠聚”活动的重大意义
    四、加强党在维护新疆稳定的核心作用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强化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建设
        (三)改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严厉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
    五、新时代下反暴恐斗争常抓不懈
        (一)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
        (二)严厉打击各类暴恐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3)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的对接
    (二)任课教师的对接
    (三)教学过程的对接
    (四)实习实训的对接
    (五)就业创业的对接
二、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接——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二)产业对接——产业持续发展动力缺乏
    (三)社会组织——政府和市场扶持力度有待提升
三、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协同论分析高校培养能力缺陷
    (二)产业组织理论阐明产业发展制约
    (三)制度理论厘清社会组织扶持桎梏
四、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的路径选择
    (一)紧密对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
    (二)多措并举提升维医药发展实力
    (三)哺育扶持社会组织助力对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4)产业援疆对新疆产业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重点、难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的内涵
        2.1.1 产业结构的定义
        2.1.2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2.2 产业援疆的内涵
    2.3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2.3.1 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理论
        2.3.2 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2.4 产业援疆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新疆产业结构及产业援疆的现状
    3.1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及现状
        3.1.1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
        3.1.2 新疆产业结构的现状
        3.1.3 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3.2 19省市对口援疆及产业援疆的现状及特点
        3.2.1 19省市对口援疆的现状
        3.2.2 对口援疆的项目进展情况
        3.2.3 19省市产业援疆的现状
    3.3 产业援疆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产业援疆对新疆产业结构影响----以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例的调查分析
    4.1 昌吉州概况
        4.1.1 昌吉州基本情况
        4.1.2 昌吉州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4.2 产业援助前后昌吉州三大产业及内部的结构对比
        4.2.1 产业援助前后三大产业结构对比
        4.2.2 产业援助前后昌吉州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对比
    4.3 产业援助对昌吉州产业结构的影响
        4.3.1 产业援助对昌吉州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4.3.2 产业援助对昌吉州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影响
        4.3.3 产业援疆对昌吉州第二产业的贡献度
    4.4 当前昌吉州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4.1 农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4.4.2 工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4.4.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4.5 产业援助昌吉州三次产业结构的建议
        4.5.1 全力打造第一产业品牌、提质增效
        4.5.2 继续加强第二产业投资
        4.5.3 扩大消费、提升三产援助份额
第五章 推进产业援疆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5.1 针对19省市产业援疆的建议
        5.1.1 有针对性的加快建设工业园区
        5.1.2 集中19省市的产业优势快速突破受援地重点产业
    5.2 受援地承接产业援疆的建议
        5.2.1 要依托各地资源特色吸纳具有高就业能力的产业
        5.2.2 产业援疆要注重三大产业的平衡
        5.2.3 产业援疆要注重区域间的产业协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评阅表

(5)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2.1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1.2.2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1.2.3 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点
2 产业结构与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2.1.1 产业结构及优化理论
    2.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2.2.1 产业转移的内涵及特点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3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3 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联系分析
        2.3.1 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动力机制
        2.3.2 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2.3.3 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整体影响机制
3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1 新疆产业结构总体运行分析
        3.1.1 新疆产业结构静态分析
        3.1.2 新疆产业结构产值的动态比较分析
        3.1.3 新疆产业结构动态分析
    3.2 新疆产业区域分布结构分析
        3.2.1 新疆三大区域产业产值比较分析
        3.2.2 新疆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动态分析
    3.3 新疆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3.3.1 新疆产业投资速度分析
        3.3.2 新疆三次产业劳动力增速分析
4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 SWOT 分析
    4.1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4.1.1 资源优势
        4.1.2 区位优势
        4.1.3 政策优势
        4.1.4 劳动力优势
    4.2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
        4.2.1 产业配套能力较弱
        4.2.2 基础设施较弱
        4.2.3 社会不稳定因素
        4.2.4 缺乏人力资本
    4.3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
        4.3.1 十九个省市“对口援疆”带来机遇
        4.3.2 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移
        4.3.3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4.4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挑战
        4.4.1 来自生态环境的挑战压力
        4.4.2 来自其他地区的竞争压力
        4.4.3 缺乏产业选择能力的压力
5 产业转移对新疆产业结构的优化影响分析
    5.1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状况
        5.1.1 新疆产业转移吸纳概况
        5.1.2 产业转移的主要来源地以及受援项目的实施概况
        5.1.3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
    5.2 承接产业转移对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
        5.2.1 三次产业变动分析
        5.2.2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5.3 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6 新疆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6.3 加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4 加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6.5 加强监管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6.6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完善承接产业转移配套体系
    6.7 发展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聚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论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人力资本概念
        2.1.2 人力资本运营
        2.1.3 绩效评价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运营理论
        2.2.2 绩效评价理论
3.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演变和特殊意义
    3.1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意义
        3.1.1 人力资本运营对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的特殊作用
        3.1.2 人力资本运营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影响
        3.1.3 人力资本运营对少数民族地区国际交流的影响
    3.2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演变
        3.2.1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空白期(1949年前)
        3.2.2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萌芽期(1949-1978)
        3.2.3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初创期(1978-1990)
        3.2.4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发展期(1990至今)
    3.3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政策
    3.4 本章小结
4. 新疆人力资本运营状况分析
    4.1 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概况
    4.2 新疆人力资本的基本现状
        4.2.1 新疆人力资本总量
        4.2.2 新疆人力资本质量
        4.2.3 新疆人力资本结构
    4.3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4.3.1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总量
        4.3.2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4.3.3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4.4 新疆人力资本配置流动状况
        4.4.1 新疆人力资本流动概况
        4.4.2 新疆人力资本配置手段及其效应
    4.5 新疆人力资本运营保护现状
    4.6 本章小结
5. 新疆人力资本运营的绩效评价
    5.1 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5.2. 绩效评价的方法及指标设计
        5.2.1 人力资本运营的指标体系和指标说明
        5.2.2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5.3 产出部分的分析
    5.4 效率部分的分析
    5.5. 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6.1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
    6.2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战略构想
    6.3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博士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7)巴克图口岸对外贸易发展演变及边贸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2 巴克图口岸
    2.1 巴克图口岸简介
    2.2 巴克图口岸毗邻的哈方东哈萨克斯坦州简介
    2.3 巴克图口岸对外贸易历史回顾
3 巴克图口岸在中哈双边贸易合作中地位的分析
    3.1 巴克图口岸中哈双边贸易合作的基本方式
    3.2 巴克图口岸中哈双边贸易合作的环境分析
    3.3 巴克图口岸中哈双边贸易合作的商品结构的调整
    3.4 巴克图口岸中哈双边贸易合作的方式
4. 巴克图口岸在双边经贸合作之中的互补性分析
    4.1 经济优势及产业结构互补性分析
    4.2 地缘互补性分析
    4.3 政治环境互补性分析
5. 中哈在巴克图经贸合作的前景分析
    5.1 巴克图口岸的经济效应分析
    5.2 推动中哈在巴克图合作的积极因素
    5.3 制约中哈在巴克图合作的消极因素
    5.4 中哈在巴克图合作的前景展望
6 中哈在巴克图合作的几点思考
    6.1 中哈双方传统贸易观转变
    6.2 中哈政府落实政策对等
    6.3 加强边民贸易合作
    6.4 构建巴克图口岸特别经济区
    6.5 创造巴克图口岸“弹性环境”
参考文献
    (一) 文献类
    (二) 专着类
    (三) 国外学者专着
    (四) 专题论文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新时期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2.1 新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及发展机制
        2.1.1 协调发展的本质及界定
        2.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2.2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2.2.1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
        2.2.2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2.3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
    2.4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分析
        2.4.1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概述
        2.4.2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协调度调查分析
3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区域空间发展不协调 经济发展不平衡
        3.1.1 各经济区域间孤立发展
        3.1.2 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战略模糊
    3.2 兵团和地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1 兵团主导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2 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3 兵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协调关系
    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环境存在差异
        3.3.1 基于生产要素要素方面的分析
    3.4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问题矛盾突出
4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分析
    4.1 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与制度
    4.2 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构组织
        4.2.1 加强兵团与政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3 充分利用和实施各项政策措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3.1 完善和推进更深层次的西部大开发
        4.3.2 充分利用援疆发展机遇实现区域经济大发展
        4.3.3 外生力量与内生力量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3.4 巩固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特殊经济开发区发展
        4.3.5 发挥区位优势发展边贸经济
    4.4 培育微观经济活力
    4.5 实施多种支持政策
        4.5.1 财政政策
        4.5.2 产业政策
        4.5.3 投资政策
        4.5.4 加强政策间的协调,建立完善的投融资制度
        4.5.5 坚持生态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中存在难点问题及不足
第一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垄断优势理论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途径
        一、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资本供给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特征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现状与特征
        一、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间分布的非均衡性
        二、 外商直接投资地域选择的非均衡性
        三、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及技术结构的非均衡性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特征
        一、 外商直接投资一产内部结构
        二、 外商直接投资二产内部结构
        三、 外商直接投资三产内部结构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研究设计
        一、 模型的设定
        二、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三、 数据的相关处理及检验过程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测算
        一、 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一产业的调整效应
        二、 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的调整效应
        三、 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三产业的调整效应
    第三节 产业结构偏差的测度
        一、 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一产业的偏差测算
        二、 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的偏差测算
        三、 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三产业的偏差测算
    第四节 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产业结构偏差的原因
        一、 外商投资方向与我区引资方向错位
        二、 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引致的引资能力不同
        三、 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产业调整方向
第四章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第一节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
        一、 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
        二、 加强技术吸收创新
    第二节 改善投资环境
        一、 优化投资环境
        二、 加强内外资合作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详细摘要

(10)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客观前提和基础
    一、 新疆概况
    二、 历代治理新疆的政策
第二章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
第三章 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历史回顾
    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早期民族工作
    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三、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四、 新疆解放初期五年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五、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至文革前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六、 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遭到严重破坏
第四章 历史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恢复、发展
    二、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第五章 历史经验: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
    一、 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
    二、 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特殊经验
第六章 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历史性机遇
    二、 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挑战
    三、 “东突”三股势力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威胁
    四、 跨国民族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影响
第七章 历史启示:关于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 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稳定
    二、 新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发展新疆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动力
    三、 新疆地区生态安全是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论文及承担课题目录
后记

四、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D]. 张军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的方略研究[D]. 徐永杰.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维医药专业与产业对接研究[D]. 刘旭敏. 西南大学, 2018(01)
  • [4]产业援疆对新疆产业结构的影响[D]. 任严岩. 石河子大学, 2014(04)
  • [5]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木也赛尔·艾比布力. 新疆师范大学, 2014(03)
  • [6]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D]. 乌拉尔·沙尔赛开.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7]巴克图口岸对外贸易发展演变及边贸对策研究[D]. 沈双喜. 新疆师范大学, 2013(07)
  • [8]新时期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策略分析[D]. 李祥刘. 新疆师范大学, 2012(03)
  • [9]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D]. 袁丽君. 新疆财经大学, 2012(04)
  • [10]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D]. 史春燕. 苏州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