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与《桃花扇》主人公性格特征比较研究

《西厢记》与《桃花扇》主人公性格特征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西厢记》与《桃花扇》两剧中的崔莺莺、张君瑞和李香君、侯方域,都以其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在中国戏剧文学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西厢记》与《桃花扇》人物形象的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两剧在主人公性格特征的表现方面,显示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崔莺莺与李香君两人同是豆蔻年华的美丽少女,看待爱情的态度却不同;两人同是身处爱情中的天真少女,对待事业的看法却不同;两人同是面临困境的聪慧少女,处理问题的方法却不同。崔莺莺与李香君两人诸多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都是缘于她们思想性格的核心的不同:同是佳人崔莺莺的性格特点在于“以情反礼”,而李香君的性格特点则在于“以正反邪”。张君瑞与侯方域两人同是饱读诗书的文人才子,追求的理想却不同;两人同是巧遇佳缘的多情才子,对待爱情的态度却不同;两人同是被迫流寓的失意才子,对待挫折的行为却不同。张君瑞与侯方域两人诸多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也都是缘于他们思想性格的核心的不同:同是才子张君瑞的性格核心是对于爱情的志诚,而侯方域的精神实质是“志向高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主人公形象与社会历史文化境遇
  • (一) 《西厢记》主人公形象与元代社会文化
  • (二) 《桃花扇》主人公形象与清初社会文化
  • 二、崔莺莺与李香君比较研究
  • (一) 同是豆蔻年华的美丽少女,看待爱情的态度却不同
  • (二) 同是身处爱情中的天真少女,对待事业的看法却不同
  • (三) 同是面临困境的聪慧少女,处理问题的方法却不同
  • (四) 崔莺莺与李香君性格特征异同原因分析
  • 三、张君瑞与侯方域比较研究
  • (一) 同是饱读诗书的文人才子,追求的理想却不同
  • (二) 同是巧遇佳缘的多情才子,对待爱情的态度却不同
  • (三) 同是被迫流寓的失意才子,对待挫折的行为却不同
  • (四) 张君瑞与侯方域性格特征异同原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谈《西厢记》语言的雅俗相间之美[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2].一起《西厢记》邮票投资案例的鉴定始末[J]. 东方收藏 2020(07)
    • [3].象牙《西厢记》酒筹连刻花牙筒[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0(04)
    • [4].观看之道——对闵氏《西厢记》观者“目光”的考察[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01)
    • [5].论《西厢记》及其英译本研究中的版本问题[J]. 湘南学院学报 2018(06)
    • [6].《西厢记》英译钩沉[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7].文化钳制视角下《西厢记》的禁止与传承[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4)
    • [8].《西厢记》非英语译本在海外的译介和传播[J]. 四川戏剧 2019(02)
    • [9].英译本《西厢记》插图研究——以熊式一、奚如谷译本为例[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10].京剧《西厢记》的改编与继承[J]. 中国京剧 2018(09)
    • [11].正确分析和评价经典作品《西厢记》——对《富贵的弱者,有限的反抗》的批评[J]. 上海艺术评论 2016(06)
    • [12].经典连环画原稿原寸系列之《西厢记》[J]. 中国艺术 2017(07)
    • [13].古瓷上的《西厢记》[J]. 收藏 2017(02)
    • [14].王实甫的《西厢记》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J]. 国际汉学 2015(02)
    • [15].《西厢记》第五本——时代的选择[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16].《西厢记》轶事研究三则[J]. 中国戏剧 2014(06)
    • [17].翻译美学视角下《西厢记》英译本的审美再现[J]. 语文建设 2016(15)
    • [18].朝鲜时代的《西厢记》接受与批评[J]. 戏剧艺术 2016(03)
    • [19].论《西厢记》在明清时期的闺阁传播[J]. 文艺评论 2016(06)
    • [20].浅探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对《西厢记》的分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 [21].富贵的弱者,有限的反抗——《西厢记》中的女性图景及其社会想象[J]. 上海艺术评论 2016(05)
    • [22].《西厢记》第一主角之考辨论释[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02)
    • [23].《西厢记》评点“斩足”的观照意义及戏剧理论价值[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4].《西厢记》与明清俗曲[J]. 中国音乐学 2015(03)
    • [25].试析《西厢记》中老夫人的形象[J]. 黑河教育 2008(05)
    • [26].化俗为雅、化雅为俗——许渊冲英译《西厢记》赏析[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03)
    • [27].穿越时空的遥契——对《西厢记》中红娘与《伪君子》中桃丽娜的比较研究[J]. 文教资料 2016(36)
    • [28].《西厢记》主题的反抗精神之再探究[J]. 文教资料 2018(36)
    • [29].《西厢记》中的闲笔妙用[J]. 文教资料 2018(36)
    • [30].略论《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J]. 课外语文 2016(21)

    标签:;  ;  ;  ;  ;  

    《西厢记》与《桃花扇》主人公性格特征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