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驱动头论文-杜香芝

螺杆泵驱动头论文-杜香芝

导读:本文包含了螺杆泵驱动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永磁同步电动机,螺杆泵,控制柜

螺杆泵驱动头论文文献综述

杜香芝[1](2017)在《TYPL系列螺杆泵驱动系统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TYPL系列螺杆泵驱动系统采用低速大转矩永磁变频同步电动机直接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将抽油杆、油负荷的承重及其密封与电动机结构一体化设计,简化了原螺杆泵抽油系统的机械结构,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式螺杆泵地面驱动部分。由永磁变频控制系统进行转速控制,可根据现场状况调节转速,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对TYPL系列螺杆泵驱动系统室内测试效果和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TYPL系列螺杆泵驱动系统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同时节电效果明显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石油石化节能》期刊2017年07期)

刘宏泉[2](2017)在《直驱式螺杆泵驱动技术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杆泵地面直接驱动技术改变了常规螺杆泵驱动头使用减速器和皮带的传动方式,新设计为永磁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电机驱动控制装置通过指令输入进行设置,实现了电机速度预设置、适时速度调节、驱动转矩调节、软启动、软停机等功能,从而实现对螺杆泵负载的直接驱动。该技术与普通螺杆泵相比,具有节能效果显着、设备运转平稳性增强、操作简单等技术优势。(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7年03期)

戴建辉[3](2016)在《蜗轮蜗杆副在螺杆泵驱动装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蜗轮蜗杆的大传动比、利用其自锁性进行设计的蜗轮蜗杆刹车装置与超越离合器的结合使用,成功用于螺杆泵驱动装置刹车系统中,可解决驱动装置棘轮棘爪刹车装置经常失效的问题,提高螺杆泵驱动装置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纪国栋,周莉莉,纪发进,王海文[4](2015)在《螺杆泵驱动杆柱扶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螺杆泵采油过程中,偏磨失效是抽油杆的主要失效类型。为防止偏磨,需在油管柱和抽油杆上安装扶正器。常用的扶正器大都随抽油杆一起旋转,旋转过程对油流通道阻碍作用很大,而且杆管磨损问题依然严重。研制了一种支撑式螺杆泵驱动杆柱扶正器,该扶正器在胜利油田进行了试验,不仅能够解决杆管偏磨问题,而且提高了采油速度,延长了螺杆泵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石油矿场机械》期刊2015年12期)

古丹[5](2015)在《平行轴式螺杆泵驱动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杆泵是常见机械采油装置之一,常规式螺杆泵和直驱式螺杆泵是油田现阶段主要应用的螺杆泵采油系统。提高驱动效率以及停机时杆柱反转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是一直有待解决的问题。常规式螺杆泵一般采用皮带锥齿轮传动机构,因为皮带传动易打滑,造成传动丢转,能量损耗大效率低。另外通常采用棘轮棘爪这种机械式防反转装置,无法自动释放反转能量,需人工手动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直驱式螺杆泵通过电机连接光杆直接驱动,提高了传动效率,但由于缺少减速机构,同样功率的电机无法提供满足工作要求扭矩,而且当抽油杆柱反转时也无法减小电机端的反转扭矩。虽然应用能耗制动这种软刹车装置能够将反转自动释放,但该装置多是电子元件,使用寿命较短,更换频繁。因此研究带有高效传动机构的新型螺杆泵,以及防反转装置,对油田高效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平行式螺杆泵驱动系统采用高效平面二级减速器,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此新型驱动系统基础之上的电磁制动装置。经过计算,设计完成该电磁制动防反转装置,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电磁制动装置制动力矩达到438.16N·m,若按照减速机降速比10~15计算,到减速机输出轴即驱动杆的最大扭矩可达到4381~6572N·m,完全可以满足普通螺杆泵井由停机带来杆柱反转的制动需要。应力分析结果也表明该装置满足强度要求。通过对PLC的设计,完成电磁制动专用智能控制系统,在该系统控制下,电磁制动装置能有效的制止杆柱反转,并能自动释放反转扭矩,有效的减少由反转造成的抽油杆断脱等事故的发生,也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周期,提高安全性能。研究分析了螺杆泵井扭矩释放机理,详细阐明了杆柱反转的两部分原因所形成的两个作用阶段,一个是杆柱自身所储存的弹性势能反转阶段,另一个是由油套压差引起的类似于液压马达效应作用阶段。分别推导得出两个阶段杆柱无约束反转过程中角速度、角加速度与反转时间之间的计算关系式。对研究杆柱反转具有理论实际意义,也对本文研究的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释放间隔时间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5-11-20)

孙双义[6](2015)在《螺杆泵驱动装置反转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在用螺杆泵使用情况进行了简介,分析了螺杆泵井反转机理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5年09期)

闫寒[7](2015)在《螺杆泵驱动装置反转制动器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螺杆泵井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有必要对螺杆泵杆柱反转控制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对策。目前采用的毂式螺杆泵反转控制装置能完成棘爪卡住、释放螺杆释放扭矩功能。但是,在释放失控时,缺乏相应的补救手段,容易造成飞车,存在安全隐患。研制的新型弹力控制系统通过常闭式弹簧提供的预紧力实现反转失控瞬间卡住棘轮功能,棘轮上的回位弹簧配合制动块在高转速反转时与制动毂摩擦,自动实现减速作用,起到了二次保护功能。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在瞬间制动,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5年08期)

顾宏,白文海[8](2015)在《偏置式螺杆泵驱动装置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螺杆泵常规驱动装置生产中存在的传动比受限,皮带传动存在丢转现象,系统效率低和棘轮刹车系统停机释放扭矩过程烦琐、维修制动系统时需要人工转杆卸载易出现杆反转伤人等问题,通过对直驱螺杆泵驱动装置的技术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成功研制了偏置式螺杆泵驱动装置,应用高效平面传动减速机,提高了转速和传动比,系统效率进一步提高;应用带有电力刹车的防爆电机,安全可靠;专用控制柜功能强大,确保电机安全、平稳运行。该装置既能满足节能要求,又能够保证螺杆泵采油安全生产,对于现场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5年07期)

林新立,高好勇[9](2015)在《螺杆泵驱动装置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抽油螺杆泵设备使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地面驱动装置中轴承频繁损坏,机油变质,运行温度高及振动量过大等故障,查找故障原因,改进传动、润滑机构,探索解决目前螺杆泵驱动装置润滑防尘及传动机构正常运行问题的新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陈家晓,向雪琳,钟晓瑜,陈智,黎萌[10](2014)在《螺杆泵高压驱动头工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四川气田气井具有气水关系复杂、密封介质油气水混合或者压井液、含微量杂质和天然气以及地层压力较高特点,随着四川气田螺杆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应用及发展,暴露出密封效果不好、密封压力等级低、填料更换频繁、传统填料密封驱动头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从而造成气井控制和环境保护的困难,增加生产管理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技术引进及攻关研究,完善工具配套,提高动密封压力等级,开展了螺杆泵高压驱动头的研制。经过室内及现场试验,该高压机械密封驱动头具有密封等级高、密封效果良好、性能可靠的特点。确保了螺杆泵排水采气井的安全生产,有效地解决了环境保护问题。有利于螺杆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钻采工艺》期刊2014年04期)

螺杆泵驱动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螺杆泵地面直接驱动技术改变了常规螺杆泵驱动头使用减速器和皮带的传动方式,新设计为永磁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电机驱动控制装置通过指令输入进行设置,实现了电机速度预设置、适时速度调节、驱动转矩调节、软启动、软停机等功能,从而实现对螺杆泵负载的直接驱动。该技术与普通螺杆泵相比,具有节能效果显着、设备运转平稳性增强、操作简单等技术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螺杆泵驱动头论文参考文献

[1].杜香芝.TYPL系列螺杆泵驱动系统应用效果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2017

[2].刘宏泉.直驱式螺杆泵驱动技术的初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

[3].戴建辉.蜗轮蜗杆副在螺杆泵驱动装置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6

[4].纪国栋,周莉莉,纪发进,王海文.螺杆泵驱动杆柱扶正技术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15

[5].古丹.平行轴式螺杆泵驱动装置设计[D].西安石油大学.2015

[6].孙双义.螺杆泵驱动装置反转机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5

[7].闫寒.螺杆泵驱动装置反转制动器的改进[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

[8].顾宏,白文海.偏置式螺杆泵驱动装置研究与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

[9].林新立,高好勇.螺杆泵驱动装置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河南科技.2015

[10].陈家晓,向雪琳,钟晓瑜,陈智,黎萌.螺杆泵高压驱动头工艺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14

标签:;  ;  ;  

螺杆泵驱动头论文-杜香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