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图形液晶显示驱动控制器的分析与比较

各种图形液晶显示驱动控制器的分析与比较

一、多种图形液晶显示驱动控制器的分析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余云森[1](2019)在《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OLED微显示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消费者为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效果,对微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和刷新率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无论是外部场景的数据获取,还是显示设备中的场景显示,均涉及海量影像数据的传输。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往往由于数据传输带宽的限制,会对图像进行数据压缩和渐进传输。而传统的数据压缩方法考虑了人眼视觉特性关于色彩方面的局限性,却很少将视觉区域空间变化率的特性应用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因此针对虚拟现实应用中的海量数据传输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多分辨率混合编码算法,将人眼视觉区域空间变化率的特性应用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去;设计了一款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OLED微显示器,以FPGA为核心驱动控制器,实现对于视频图像的实时编解码处理,并在硅基OLED微显示器上进行效果展示。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多分辨率混合编码算法,结合人眼视觉细胞分布的高度不均匀性,把视觉区域空间变化率的特性应用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去,采用多层纹理金字塔的方式来模拟人眼凝视效果,渲染质量良好,符合人眼视觉的直观感受;2、参与课题组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芯片面板的设计,完成对微显示器芯片驱动电路的基础设计仿真工作;同时设计了一种适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OLED微显示器的FPGA视频编解码驱动控制器,主要包含视频源的混合编码模块及微显示器的解码驱动控制器模块,可实现对于1600?1600@60Hz视频图像的实时编解码传输处理;3、搭建FPGA系统验证平台,驱动点亮硅基OLED微显示器,验证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OLED微显示器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多分辨率混合算法,具有良好的数据压缩比,可有效的降低视频数据的传输带宽。

张仲明,郭东伟,吕巍,张立明[2](2019)在《一种重量测量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量测量仪是将称量与传感器技术、转换技术和信息处理等技术结合成一体的现代新型计量手段,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重量传感器、STC12C5A60S2单片机和YM12864C图形液晶显示器的重量测量系统。该系统首先通过压敏电阻将质量信号转变为压力信号,再借助于线性放大器和A/D转换将其输出为适合于CPU处理的电压数字信号,最后转换为砝码重量显示在YM12864C图形液晶显示器中。实验结果显示,该文设计的系统与高精密天平的重量基准的差别均小于0.5g,偏差度也在0.5 g范围内,基本接近高精度天平所具有的性能。

马晨晨[3](2018)在《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器研究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声电机(USM)是一种基于逆压电效应的新型微特电机。与电磁电机相比,它具备结构紧凑、低速大扭矩、响应快、不产生磁场、不受电磁影响、断电自锁等优势。这些优良特性使超声电机在宇航器、机器人、数码家电、军事装备等科技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所以,超声电机技术已成为海内外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中,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不仅具备上述优良特性,还弥补了单定子型结构的缺陷,但由于它复杂的时变、非线性特性,且无法获得精确数学模型,导致其驱动控制技术优劣直接影响到该超声电机良好性能的发挥。因此,本文为实现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的驱动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C8051F120单片机的驱动控制器方案,完成了相关软硬件的研究开发,并实际验证了该驱动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超声电机的研究发展历史和类型,同时概括说明了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的工作特点和应用领域,并阐述了目前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背景与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其驱动控制技术难点,继而引出了课题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其次,针对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及分析,从而得到了该超声电机的驱动控制技术要求。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8051F120型单片机的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器开发方案。该驱动控制器采用C8051F120型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输出四路可调频率的同频等幅方波信号,其需要经过滤波电路转换成四路光滑的正弦电压信号,并连接移相电路用于调整两路信号相位,再令上级输出的四路信号通过功率放大模块进行功率放大,最终获得的高频高压正弦信号可以驱动该超声电机正常运行。同时利用孤极电压反馈电路调节驱动信号频率,控制定子振动幅度,从而提高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运行时的稳定性。最后,在完成相关电路模块软硬件研究开发与仿真的基础上,搭建制作了实际驱动控制电路。而后,对其进行了试验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此驱动控制器的主要功能。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该驱动控制器能够满足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的运行要求,同时为实现该超声电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陈莉[4](2017)在《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调制与自适应稳光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大气激光通信是一个以激光作为载体实现信息传递的能量系统。当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会受到大气衰减和大气湍流的影响从而导致系统传输误码率增高。尤其当激光在大气湍流旋涡中传输时,会使激光光束出现强烈的光强闪烁等现象,从而导致系统在信标光路接收端接收到的激光能量不稳定,进而造成系统的通信质量下降、系统误码率增高,甚至出现通信中断。针对大气湍流引起的能量闪烁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调制与自适应稳光技术,设计了一个利用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对激光进行偏振调制从而实现激光能量衰减控制的光强控制系统,实现对入射激光光强的自适应控制,使系统接收到的激光能量保持稳定。本文利用液晶的电控双折射效应,通过给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取向,进而使其折射率也发生改变,使入射的激光出现一定的相位延迟,进而实现对入射激光的偏振调制。在此基础上,利用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与起偏片、检偏片构成了液晶光调制器,并利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液晶自适应驱动控制器改变液晶光调试器的驱动电压,使其透过率发生改变,进而实现对入射激光强度的闭环控制,最后达到自适应稳光的效果。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调制与自适应稳光技术应用在大气激光通信中,能够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了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

谢绍霞,郭三华,曹丽娟,杨睿[5](2016)在《基于单片机STC12C5A60S2与无线模块CC1101的电动温控阀控制器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当前家庭室内供暖、农业温室大棚供暖等方面温控不能实现自我调节的现状,采用单片机STC12C5A60S2与无线模块CC1101设计电动温控阀控制器,控制器包含温度调节控制器、电动驱动控制器,通过对相应的家庭室内供暖、农业温室大棚供暖的温度自动调节测试,整个控制器可有效的实现电动温控阀无线调节。

董仁杰[6](2016)在《一种车辆运输冲击记录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冲击记录仪(Impact Logger)主要用于监测和记录运输车辆中被监控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或受到的冲击力的大小即冲击加速度,以保证特殊物品运输过程的安全和规范。通过分析和研究冲击记录仪所保存下来的被监测物体的冲击加速度数据,能够帮助人们规避潜在运输风险、优化运输环境并预测未来被监测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轨迹降低生产运输成本。传统的冲击记录仪主要是机械式并且多数以纸质作为数据记录媒体,存在记录时间短、记录频率低、加速度测量范围有限、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当前,以嵌入式单片机为处理核心和以大容量存储器为存储介质的电子化、数字化的冲击记录仪能够提供更便捷准确数据采集记录方式、更长时间的数据记录时间和更有效的运输监管。本论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使用ARM Cortex-m3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冲击记录仪运算与处理核心、以数字式加速度传感器作为加速度值采集器件、以micro-SD卡作为存储器、以TFT-LCD和电阻式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设备的电子式冲击记录仪。论文采用Cortex-m3内核的单片机,能够在满足大容量数据记录要求的同时,又有充足CPU性能驱动彩色液晶屏以实现人机交互,同时还能通过低功耗设计来满足长时间待机及运行的要求。论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探讨论述了冲击记录仪的原理并对市面上现有产品进行比较,确立本文所设计冲击记录仪的技术指标;(2)对本文所设计的数字式冲击记录仪的硬件原理图和物理接口进行设计;(3)对数字式冲击记录仪的系统软件架构进行设计并对软件算法进行实现;(4)针对本文所设计的冲击记录仪采用振动台和离心机进行试验验证。

陈永刚[7](2015)在《带ID号的数字化应变传感器模块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现在,常用的飞机结构强度测试方法是在机身表面粘贴应变片,由惠斯通电桥电路将强度转换成对应的电压信号,并利用导线将模拟信号传输到控制室的测量处理设备中进行ADC采样转换处理补偿,最终得到所需测量的飞机强度数据。这种方法在飞机强度测试(尤其是整机强度测试)过程中,存在布线规模大、应变节点多不易识别、测试准备时间长等现状。带ID号的数字化应变传感器模块正是为改进常用飞机结构强度测试方法而提出。带ID号的数字化应变传感器模块对应的ID号采用内置分配;在进行飞机结构强度测试过程中,模块按照总线扩展协议通过两线制总线与带ID号的数字化应变传感器子系统总线驱动/控制器进行通信并获取电源;模块通过4臂差动电桥电路将强度转换成电压,利用差分放大电路对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然后由微控制器内部16位ADC进行数据转换补偿存储处理;模块通过周期性地接收总线驱动/控制器广播发送的精确时间,与模块内部的时间进行比较决定是否更新内部时间,从而保证总线驱动/控制器下多模块测量数据的实时性;模块具备应用程序在线升级功能,增强了模块的应用适应性;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模块机械结构设计小型化,减少对模块自身对强度测试的干扰。在测试过程中,从验证模块方案的可行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10个模块进行循环测试来模拟完整测试系统。带ID号的数字化应变传感器模块将常用飞机结构强度测试中传输模拟信号转换成利用两线制总线传输数字信号;模块对应的两线制总线集成通信、供电于一体,避免为模块工作而另添加电源传输导线,与总线驱动器/控制器构建强度测试系统时,通过两根总线即可实现,减少了常用飞机结构强度测试中的布线规模;各模块对应唯一的ID号,避免在测试准备工作中为节点再进行标记;模块间测量数据具有时钟同步性,保证测量系统整体数据的一致性;模块应用程序在线升级功能;模块将常用飞机结构强度测试中测量处理设备中的ADC采样处理补偿等部分与应变片集成在一起,放置在测试对象上。

董羡[8](2014)在《一款专用集成电路LED显示驱动控制器的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LED显示系统,作为新兴的主流室外传媒方式,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应用要求逐渐提高。因此,传统的大屏LED显示系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如刷新率低、有残影、显示不均匀等。本论文设计了一款专用集成电路实现的LED显示驱动器,用来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在介绍LED显示屏的发展现状基础上,对LED显示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S-PWM(Scrambled Pulse Width Modulation)算法的专用集成电路LED显示驱动器。除了基本的恒流驱动,亮度调节等功能外,还实现了高刷新率、去除残影、乱序扫描等高级功能,工作性能超过一般的LED显示驱动控制器。本文的主要工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通过模拟电路设计,实现芯片的恒流供电,DAC调节等功能;(2)设计16bit视频数据的缓存和控制电路;(3)通过S-PWM算法设计及电路设计,实现了LED显示屏的超高刷新率;(4)实现了一种新的行扫描顺序代替逐行扫描,显示均匀度高于逐行扫描;(5)放电信号DCT的产生电路和LED寄生电容放电电路的设计,实现了换行期间二极管的寄生电容放电。

梁宇[9](2013)在《用于双足式压电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器》文中认为叠层压电陶瓷具有定位精度高、响应快、输出力大、换能效率高等优点,在多种驱动场合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叠层压电陶瓷为容性负载,且一般不能承受反向电压,其位移输出依赖于驱动信号的波形、电压、频率及相位,因此需要针对叠层压电陶瓷的特性设计与之匹配的驱动控制器。本文主要研究适用于基于叠层压电陶瓷设计的压电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实现了输出多通道复杂波形输出,且该波形频率、电压、相位均可控的研究目标。并在本所研制的新型压电直线电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内容概括如下:1)概述了压电直线电机及其应用,对本所的叠层压电陶瓷驱动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驱动控制器的设计要点。2)对合作单位提供的新型叠层压电陶瓷的影响驱动性能关键参数进行了实验测定,分析了压电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总结出该电机驱动控制器的设计要求。3)按照双足式压电直线驱动器设计要求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功率放大电路所需的推挽式直流升压电路。针对叠层压电陶瓷的高容抗特性,研究了一种能够满足叠层压电陶瓷驱动需求的线性功率放大电路,提出了一种开关式程控增益放大电路;同时为压电直线电机设计了电压保护及过行程保护电路。4)根据本所设计的压电直线电机的驱动要求,设计了基于PSOC3的单芯片控制器。介绍了基于DDS和PSOC3的信号发生装置,编写了调频、调压、调相子程序,并利用PSOC3的显示模块和LCD1602对驱动控制器运行状态进行动态显示。5)对本驱动电源进行了基本性能测试实验;利用本所研制的新型双足式压电直线电机对本驱动控制器进行了相关综合性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温智慧[10](2012)在《基于超声电机的测力装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声电机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概念的微特电机。它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使弹性体(定子)在超声频域内产生振动,进而通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摩擦获得运动和力矩。与传统电磁电机相比,超声电机具有低速大转矩、无需齿轮减速机构、响应快、断电自锁和位移分辨率高等优点,因而在航空航天、机器人和微型机械等高科技领域得到了应用。正是由于超声电机有快速响应、断电自锁等优势,本文采用所内自主研制的TRUM40型环形行波型超声电机作为动力装置开发了一套用来检测蛋壳强度的测力装置。此测力装置不同于传统的液压检测系统,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复杂的准备过程,它只需要将蛋壳磕开一条极为细小的裂纹,在蛋液不流出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测试,不污染仪器,测量数据精度和准确度达到较高水平。测力装置由测力传感器、机械传动结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限位光电开关、底座等组成文章给出了测力装置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超声电机驱动控制器的各硬件组成模块以及完成相关功能的软件设计方案,并辅以实验验证该方案的合理性。超声电机驱动控制器以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芯片为核心处理器,充分利用其可供用户配置的模拟模块阵列和数字模块阵列,结合外围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来驱动控制超声电机完成整个测试过程,且利用孤级电压反馈法实现了电机的稳速控制。

二、多种图形液晶显示驱动控制器的分析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种图形液晶显示驱动控制器的分析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OLED微显示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微显示器概述
        1.2.2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安排
第二章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研究
    2.1 人眼的生理结构
    2.2 人眼视觉特性
        2.2.1 亮度敏感特性
        2.2.2 中央凹及其周边视力
        2.2.3 对比敏感度特性
        2.2.4 多通道特性
        2.2.5 视觉遮掩效应
    2.3 人眼的信息处理机制和感知模型
    2.4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视觉模型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分辨率图像融合的人眼凝视效果模拟
    3.1 基于注视点的视觉模型
        3.1.1 Foveation视觉模型
        3.1.2 Foveation视觉模型的应用
    3.2 基于多分辨率融合的纹理金字塔的凝视模型
        3.2.1 计算空间变化的高斯核函数
        3.2.2 纹理金字塔生成模型
        3.2.3 纹理金字塔层级关联模型
        3.2.4 图像过渡带多分辨率融合
    3.3 人眼凝视效果展示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微显示器设计
    4.1 整体系统架构
    4.2 硅基OLED微显示器芯片面板设计
        4.2.1 像素驱动电路
        4.2.2 列控制驱动电路
        4.2.3 行控制驱动电路
        4.2.4 低压差分接口电路
        4.2.5 工艺制造流程
    4.3 视频源的混合编码模块设计
        4.3.1 视频输入解码模块
        4.3.2 行缓存模块
        4.3.3 降采样模块
        4.3.4 高斯滤波模块
        4.3.5 混合编码输出模块
    4.4 微显示器的解码驱动器控制模块设计
        4.4.1 图像缩放模块
        4.4.2 图像融合模块
        4.4.3 帧缓存控制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系统验证
    5.1 硬件单元整体架构
        5.1.1 视频输入模块
        5.1.2 硬件控制器模块
    5.2 FPGA平台系统验证
        5.2.1 硅基OLED微显示器裸片测试
        5.2.2 系统测试
    5.3 压缩参数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专利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2)一种重量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设计
    1.1 实验数据及评价指标
    1.2 YM12864C图形液晶显示模块
    1.3 重量传感器
        1.3.1 重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3.2 压敏电阻及其工作原理
2 实验设计与实现
    2.1 开发环境
    2.2 程序流程图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 结束语

(3)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器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声电机的研究发展历史
    1.2 超声电机的相关分类介绍
    1.3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特点及其应用概述
        1.3.1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特点
        1.3.2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应用
    1.4 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研究背景
    1.5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6 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难点
    1.7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2章 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结构与原理
    2.1 压电效应
    2.2 压电陶瓷极化分区
    2.3 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结构分析
    2.4 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运行机理分析
    2.5 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技术要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器研究
    3.1 驱动控制器的设计指标
    3.2 驱动控制器总体开发方案
    3.3 单片机选型及介绍
        3.3.1 单片机选型
        3.3.2 C8051F120芯片概述
        3.3.3 C8051F120主要配置介绍
    3.4 信号发生模块
    3.5 显示及按键模块
    3.6 滤波电路
        3.6.1 滤波电路理论分析
        3.6.2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3.6.3 滤波电路参数计算
        3.6.4 滤波电路仿真分析
    3.7 移相电路
        3.7.1 移相电路理论分析
        3.7.2 RC有源移相电路
        3.7.3 RC有源移相电路仿真分析
    3.8 功率放大电路
        3.8.1 电压放大级电路研究分析
        3.8.2 功率放大级电路研究分析
        3.8.3 变压器参数计算
    3.9 孤极电压反馈电路研究分析
        3.9.1 频率跟踪原理
        3.9.2 孤极电压反馈电路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的软件实现
    4.1 C8051F120软件开发工具介绍
    4.2 C8051F120工作模块软件分析
        4.2.1 信号发生
        4.2.2 信号采集
    4.3 驱动控制软件总体流程
    4.4 系统时钟初始化程序
    4.5 系统信号发生程序
    4.6 系统采集转换程序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器试验研究
    5.1 系统调试
    5.2 单片机PCA模块四通道信号输出测试分析
    5.3 滤波、移相及电压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综合试验
    5.4 功率放大电路输出试验
    5.5 孤极信号电压采集反馈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调制与自适应稳光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发展现状
        1.2.1 偏振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液晶技术发展现状
        1.2.3 自适应光学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气对激光通信系统的影响
    2.1 大气基本概述
    2.2 大气湍流效应对激光光束特性的影响
        2.2.1 大气湍流基本描述
        2.2.2 大气湍流效应对激光光束特性的影响
    2.3 大气湍流效应对激光通信系统的影响
第三章 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调制机理研究
    3.1 偏振光基本理论
        3.1.1 光的偏振基本概念
        3.1.2 偏振光的分类
        3.1.3 光的偏振度
    3.2 液晶分类及性质
        3.2.1 液晶分类
        3.2.2 液晶的物理光学性质
    3.3 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调制
        3.3.1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相位延迟可变原理
        3.3.2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对光偏振态调制原理
第四章 基于液晶的大气自适应稳光系统
    4.1 基于液晶的自适应稳光原理与系统设计
    4.2 激光器
    4.3 光学系统
        4.3.1 发射、接收光学系统
        4.3.2 缩束器
        4.3.3 分光棱镜
    4.4 偏振调制系统
    4.5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
    4.6 电控系统
        4.6.1 光电探测单元
        4.6.2 信号调理单元
        4.6.3 自适应控制单元
        4.6.4 液晶驱动控制器总体电路
        4.6.5 电控系统流程设计
    4.7 CCD探测系统
        4.7.1 高帧频CCD相机
        4.7.2 图像采集卡
        4.7.3 上位机软件处理平台
第五章 系统实验
    5.1 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调制实验
        5.1.1 实验数据
        5.1.2 实验结论
    5.2 基于液晶的激光光强透过特性实验
        5.2.1 实验数据
        5.2.2 实验结论
    5.3 基于液晶的大气自适应稳光实验
        5.3.1 实验数据
        5.3.2 实验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研究成果
致谢

(6)一种车辆运输冲击记录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1 论文的关键技术
        1.4.2 论文取得的成果
        1.4.3 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
2.冲击记录仪原理分析与研究
    2.1 冲击记录仪原理分析
    2.2 机械式冲击记录仪原理分析与研究
        2.2.1 机械式冲击记录仪原理分析
        2.2.2 机械式冲击记录仪特点分析
    2.3 数字式冲击记录仪原理分析与研究
        2.3.1 数字式冲击记录仪原理分析
        2.3.2 数字式冲击记录仪特点分析
    2.4 本文所设计的冲击记录仪技术指标的确立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冲击记录仪硬件系统设计
    3.1 硬件技术指标分析
        3.1.1 冲击记录仪技术指标需求
        3.1.2 冲击记录仪硬件选型指标量化分析
    3.2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3.3 电路原理图设计及分析
        3.3.1 电源电路原理设计
        3.3.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3.3.3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3.3.4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3.3.5 数据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4.冲击记录仪软件架构设计与分析
    4.1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4.1.1 数据采集部分软件架构设计分析
        4.1.2 数据处理部分软件架构设计分析
        4.1.3 数据保存部分软件架构设计分析
        4.1.4 数据通讯部分软件架构设计分析
        4.1.5 人机交互部分软件架构设计分析
        4.1.6 软件设计架构总结
    4.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4.2.1 μC/OS操作系统简介
        4.2.2 μC/OS操作系统移植
    4.3 软件中相关任务及算法设计与实现
        4.3.1 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任务设计
        4.3.2 加速度传感器数据处理任务设计
        4.3.3 加速度传感器数据存储任务设计
        4.3.4 液晶显示任务设计
    4.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4.1 嵌入式人机交互界面μC/GUI简介
        4.4.2 μC/GUI的移植
        4.4.3 人机交互界面架构设计
    4.5 软件中的低功耗设计
    4.6 本章小结
5.系统测试与验证
    5.1 实时响应能力测试
    5.2 数据准确性验证
        5.2.1 瞬间冲击加速度记录数据的准确性测试
        5.2.2 持续离心加速度记录数据的准确性测试
    5.3 系统功耗测试
    5.4 测试结论
6.结论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7)带ID号的数字化应变传感器模块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常用的飞机结构强度测试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用的飞机结构强度测试方法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模块整体功能设计方案
    2.1 基于两线制XY-CN总线的飞机结构强度测试系统
    2.2 带ID号的数字化应变传感器模块整体设计方案
    2.3 模块机械结构设计方案
    2.4 模块间时钟同步设计方案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微控制器选型及最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1 微控制器选型
        3.1.2 微控制器MSP430F427A的最小系统设计
    3.2 两线制总线从站接口芯片选型及其硬件电路设计
        3.2.1 两线制总线从站接口芯片选型
        3.2.2 两线制总线从站接口电路设计
    3.3 应变片选型及应变测量电路设计
        3.3.1 应变片选型
        3.3.2 应变测量电路设计
    3.4 仪表放大器选型及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3.4.1 仪表放大器选型
        3.4.2 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3.5 微控制器MSP430F427A采样电路设计
        3.5.1 微控制器MSP430F427A内部16位ADC结构
        3.5.2 ADC采样输入接口电路
    3.6 实时时钟芯片选型及硬件电路设计
        3.6.1 实时时钟芯片选型
        3.6.2 实时时钟硬件电路设计
    3.7 电源芯片选型及硬件电路设计
        3.7.1 直流电压 5V转 3.3V芯片选型
        3.7.2 直流电压 5V转 3.3V电压转换电路
        3.7.3 直流电压 5V转-5V芯片选型
        3.7.4 直流电压 5V转-5V电压转换电路
    3.8 液晶屏选型及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3.8.1 液晶屏选型
        3.8.2 液晶屏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第四章 模块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开发环境和调试工具
    4.2 两线制XY-CN总线扩展协议
        4.2.1 总线驱动/控制器与模块间通信
        4.2.2 两线制XY-CN总线扩展协议中信息帧
        4.2.3 信息帧定义
    4.3 两线制XY-CN总线通信
        4.3.1 微控制器MSP430F427A内部USART
        4.3.2 两线制XY-CN总线通信驱动层函数
    4.4 数据采集处理程序设计与实现
    4.5 模块间时间同步程序设计与实现
    4.6 微控制器内部FLASH介绍及操作
        4.6.1 微控制器MSP430F427A内部FLASH结构
        4.6.2 微控制器MSP430F427A内部FLASH驱动层函数
    4.7 数字化应变传感器模块对应的ID号存储
    4.8 模块程序在线升级设计与实现
        4.8.1 程序升级的工作过程
        4.8.2 程序升级报文加密校验
        4.8.3 程序升级协议
        4.8.4 程序升级相关的标志定义
        4.8.5 程序升级的存储分区
        4.8.6 程序升级相关函数
第五章 模块功能测试与分析
    5.1 硬件系统测试分析
        5.1.2 模块电源测试分析
        5.1.3 模块功耗测试分析
        5.1.4 两线制XY-CN总线通信测试分析
        5.1.5 大规模强度测试分析
    5.2 软件系统测试分析
        5.2.1 通信协议测试
        5.2.2 模块应用程序升级测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一款专用集成电路LED显示驱动控制器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专用集成电路 LED 显示驱动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关键技术及实现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全彩 LED 的显示原理
    2.1 全彩 LED 显示的视觉原理
        2.1.1 视觉的暂留效应
        2.1.2 三基色全彩呈色原理
    2.2 全彩 LED 的显示原理
        2.2.1 LED 的发光原理
        2.2.2 LED 显示的基本组成
    2.3 LED 显示系统的驱动方式
    2.4 大屏 LED 显示系统的组成
    2.5 驱动控制器的分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屏幕全彩LED显示驱动的系统设计
    3.1 LED 显示系统的应用方案
    3.2 高刷新率的提出与 S-PWM 算法介绍
        3.2.1 PWM 方法与灰度
        3.2.2 刷新率
        3.2.3 S-PWM 算法介绍
    3.3 驱动控制器的内部系统结构
    3.4 驱动控制器的配置与工作过程
    3.5 视频数据流通道介绍
    3.6 S-PWM 算法的计算与实现
    3.7 模拟部分的主要功能介绍
    3.8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系统中各子模块的设计及仿真
    4.1 存储部分的模块设计
        4.1.1 基本的存储单元的设计
        4.1.2 移位寄存器的设计
        4.1.3 扫描寄存器的设计
    4.2 算法部分的模块设计
        4.2.1 算法部分子模块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4.2.2 PWM_counter10 模块的功能与仿真验证
        4.2.3 PWM_MUX 模块的功能与仿真验证
        4.2.4 PWM_STOP 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4.3 控制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4.3.1 配置信息锁存模块 CD_latch 的设计与仿真
        4.3.2 启动电路模块设计与仿真
        4.3.3 时钟检测模块 CLK_detector 的设计与仿真
        4.3.4 更新检测模块
        4.3.5 SCKO&SDO 模块设计与仿真
    4.4 模拟部分的设计与仿真
        4.4.1 基准电流产生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4.4.2 DAC 电路设计与仿真
        4.4.3 放电电路的设计
        4.4.4 驱动模块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整体仿真验证
    5.1 输出信号的功能验证
    5.2 输出恒流的特性仿真
第六章 版图与实现
    6.1 版图的硅加工工艺
    6.2 版图设计的规则
    6.3 版图的检查与验证
    6.4 本论文设计的驱动控制器的版图
第七章 总结
    7.1 芯片的设计流程
    7.2 本文设计的芯片的性能总结
    7.3 问题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用于双足式压电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压电直线电机及其应用
        1.2.1 压电直线电机
        1.2.2 压电直线电机的应用
    1.3 叠层压电陶瓷驱动技术
        1.3.1 驱动技术分类
        1.3.2 驱动技术发展历程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叠层压电陶瓷与 PSOC3 芯片
    2.1 叠层压电陶瓷的结构与主要参数
        2.1.1 叠层压电陶瓷的结构
        2.1.2 叠层压电陶瓷的主要参数
    2.2 叠层压电陶瓷的实验研究
    2.3 双足式压电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2.4 电机对驱动控制器的要求
    2.5 可编程片上系统 PSOC 介绍
        2.5.1 Psoc 芯片的介绍及选型
        2.5.2 Psoc 软件开发工具介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驱动器电路的设计
    3.1 驱动器整体设计方案
    3.2 直流升压电路设计
        3.2.1 推挽升压电路工作原理
        3.2.2 高频变压器设计
        3.2.3 开关管选择及其驱动
    3.3 功率放大电路
        3.3.1 电路的设计及分析
        3.3.2 电路的制备
    3.4 程控增益放大电路设计
    3.5 保护电路设计
        3.5.1 电压保护
        3.5.2 电机过行程保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驱动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驱动器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4.2 信号发生器设计
        4.2.1 几种信号发生电路
        4.2.2 基于 DDS 技术和 PSOC3 的信号生成模块设计
        4.2.3 调频模块设计
        4.2.4 相位调节模块设计
    4.3 调压模块程序部分设计
    4.4 LCD 显示模块的设计
        4.4.1 LCD 液晶显示器介绍
        4.4.2 PSOC 中 LCD 模块及其编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驱动器的相关实验研究
    5.1 驱动波形生成实验
    5.2 调频模块实验
    5.4 电机实验
        5.4.1 单足驱动性能测试实验
        5.4.2 双足驱动性能测试实验
        5.4.3 空载频响特性实验
        5.4.4 空载频响特性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超声电机的测力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标清单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声电机概述
        1.1.1 超声电机的特点
        1.1.2 超声电机的应用及发展
    1.2 超声电机驱动器的研究概况
        1.2.1 超声电机驱动器的设计要求
        1.2.2 超声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测力装置结构设计
    2.1 测力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2.2 测力装置电气组成介绍
        2.2.1 光电传感器的信号检测
        2.2.2 RS-232 串口设计
        2.2.3 LCD 显示模块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驱动控制器硬件系统设计
    3.1 驱动器的总体设计
    3.2 PSoC 芯片的结构及特点
        3.2.1 模拟和数字结合的可配置 SoC
        3.2.2 PSoC 的总体结构
        3.2.3 PSoC 可编程数字系统和模拟系统
        3.2.4 PSoC 的系统资源
        3.2.5 PSoC 软件开发工具介绍
    3.3 逆变电路与升压变压器设计
        3.3.1 逆变电路的选择
        3.3.2 开关管的选用
        3.3.3 脉冲变压器的设计
    3.4 匹配电路设计
        3.4.1 超声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
        3.4.2 匹配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声电机测力装置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电机控制的软件设计
        4.1.1 电机的整体控制流程
        4.1.2 电机的启停、正反转控制
        4.1.3 超声电机的调速控制
    4.2 驱动信号的产生
    4.3 上位机串口通信软件设计
        4.3.1 虚拟仪器概述
        4.3.2 LabView 概述
        4.3.3 上位机软件整体设计
    4.4 测量数据采样
    4.5 速度稳定控制系统的实现
        4.5.1 需要稳速的原因
        4.5.2 频率跟踪的实现
        4.5.3 频率跟踪算法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多种图形液晶显示驱动控制器的分析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OLED微显示器设计研究[D]. 余云森. 上海大学, 2019(02)
  • [2]一种重量测量系统的设计[J]. 张仲明,郭东伟,吕巍,张立明.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9(03)
  • [3]双定子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驱动控制器研究开发[D]. 马晨晨. 集美大学, 2018(11)
  • [4]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调制与自适应稳光技术[D]. 陈莉.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3)
  • [5]基于单片机STC12C5A60S2与无线模块CC1101的电动温控阀控制器设计[J]. 谢绍霞,郭三华,曹丽娟,杨睿. 电子设计工程, 2016(13)
  • [6]一种车辆运输冲击记录仪的设计与实现[D]. 董仁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7]带ID号的数字化应变传感器模块的研究与实现[D]. 陈永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8]一款专用集成电路LED显示驱动控制器的设计及实现[D]. 董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9]用于双足式压电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器[D]. 梁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2)
  • [10]基于超声电机的测力装置研究[D]. 温智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各种图形液晶显示驱动控制器的分析与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