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湿地生态环境及水循环评价研究

沼泽湿地生态环境及水循环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众多效益、具有重要保护和利用价值的生态系统。湿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今面临的严重问题。管理好有限的水资源、处理好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基础。因此,本文以扎龙湿地为研究背景,围绕湿地生态环境与水之间的关系问题,开展了以下相关研究:(1)通过相关数据和实地调查,分析了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功能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变化,应用遥感手段分析了1986~2002年扎龙湿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景观破碎化趋势。提出了恢复湿地的措施。(2)分析了扎龙湿地区域气象因子与水循环要素的年内及年际变化特征。构建了水面蒸发经验模型,该模型耦合了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湿度、风速4因子,并用该模型解释了平均气温升高而蒸发减少的原因。关于湿地退化成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人类活动影响和气候变化。本研究通过分析气象因子与水循环要素变化趋势,解释了湿地退化的原因。经检验,平均气温升温时期,蒸发有减少的趋势,湿度有增加的趋势,降雨、径流并未减少,这些都有利于湿地的生存,可见气候变化没有给湿地带来负面影响。扎龙湿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变化应该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一是人类对湿地水资源的占用,二是人类各种活动对湿地结构的破坏。(3)提出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并据此概念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存量(生态蓄水量)与通量(生态耗水量)两个部分。提出了基于生态水面法的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扎龙湿地长序列水面面积数据进行了频率分析,再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照分析,确定生态水面系数,得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安全阈值分为:最小、中等、理想三个级别,分别计算全年月均最小存量、中等存量和理想存量;全年最小通量、中等通量和理想通量,并分别给出了逐月需水过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变化过程符合当地自然水文变化规律。提出了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最小、中等生态耗水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结果。(4)湿地水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本文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旨在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水质分级标准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依据,污染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描述水质分级界限,利用倒数法确定聚类权,构建了综合评判灰色数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证实,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系列上,水环境污染都比较严重。扎龙湿地严重的水污染,主要是由缺水型污染、超标型污染和内源型污染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缺水是主导因素。(5)首次界定了湿地健康水循环的概念,据此概念建立了湿地健康水循环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并运用此模型构建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探索了压力与湿地健康水循环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有利于湿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模型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提出了5级评价标准,对扎龙湿地水循环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各年的健康状况及限制因子。评价结果与实际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评价结果是正确的。最后,以各水循环要素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前面的研究内容为依据,提出了扎龙湿地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1 湿地存在价值及保护
  • 1.2.2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进展和现状
  • 1.3.1 湿地评价研究概述
  • 1.3.2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概述
  • 1.3.3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概述
  • 1.3.4 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研究概述
  • 1.4 本文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目的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功能及负面变化
  • 2.1 区域概况及保护区内部功能分区
  • 2.1.1 区域概况
  • 2.1.2 保护区内部功能分区
  • 2.2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功能
  • 2.2.1 扎龙湿地对西部地区风沙化进程有抑制作用
  • 2.2.2 调蓄洪水的功能
  • 2.2.3 净化水体的功能
  • 2.2.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 2.2.5 调节局地气候的功能
  • 2.3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负面变化
  • 2.3.1 生物多样性降低及生产能力的不可持续性
  • 2.3.2 调蓄洪水功能降低
  • 2.3.3 水土流失
  • 2.3.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2.3.5 湿地景观破碎化明显
  • 2.4 扎龙湿地恢复对策
  • 2.4.1 基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补水措施
  • 2.4.2 恢复自然水文情势,利用洪水恢复湿地
  • 2.4.3 发挥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
  • 2.4.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 2.5 本章小结
  • 3 扎龙湿地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及湿地退化原因
  • 3.1 资料和分析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分析方法
  • 3.2 湿地区域气象因子与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2.1 气温变化
  • 3.2.2 风速变化
  • 3.2.3 蒸发变化
  • 3.2.4 湿度变化
  • 3.2.5 降水变化
  • 3.2.6 径流变化
  • 3.3 蒸发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分析
  • 3.3.1 影响因子的选择
  • 3.3.2 蒸发经验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 3.3.3 蒸发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 3.4 扎龙湿地退化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的研究
  • 4.1 湿地定义
  • 4.2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及组成
  • 4.3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计算模型
  • 4.3.1 水文参数的选择及模型的基本思想
  • 4.3.2 确定理想、中等和最小生态水面面积
  • 4.3.3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4.4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的确定
  • 4.4.1 水面面积的频率分析
  • 4.4.2 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分析
  • 4.4.3 确定生态水面系数
  • 4.4.4 生态蓄水量和水面耗水量计算
  • 4.4.5 芦苇需水量计算
  • 4.4.6 生态环境需水过程年内变化规律分析
  • 4.5 不同降雨频率下的生态耗水量
  • 4.6 长效生态补水
  • 4.7 本章小结
  • 5 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5.1 建立评价数学模型
  • 5.1.1 灰色聚类法的基本原理
  • 5.1.2 灰类白化权函数的确定
  • 5.1.3 确定聚类权
  • 5.1.4 确定聚类系数
  • 5.1.5 构造聚类向量及评判
  • 5.1.6 灰色聚类法的算法
  • 5.2 确定评价指标和水质分级标准
  • 5.3 模型应用
  • 5.3.1 资料处理与参评指标的选取
  • 5.3.2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5.3.3 确定各评价指标对各灰类的聚类权
  • 5.3.4 确定各评价对象对各灰类的聚类系数
  • 5.3.5 结果分析与评价
  • 5.3.6 与悲观评价原则比较
  • 5.4 水质恶化的原因分析
  • 5.4.1 缺水型污染
  • 5.4.2 超标型污染
  • 5.4.3 内源型污染
  • 5.4.4 治污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湿地健康水循环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研究
  • 6.1 湿地健康水循环的内涵
  • 6.2 基于PSR模型的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湿地健康水循环 PSR概念模型
  • 6.2.2 广义的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指标体系
  • 6.3 建立湿地健康水循环模糊层次评价模型
  • 6.3.1 数据规格化处理
  • 6.3.2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 6.3.3 层次分析法赋权
  • 6.4 扎龙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
  • 6.4.1 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标准
  • 6.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5 基于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的水资源管理
  • 6.5.1 水资源的年际配置
  • 6.5.2 水资源的年内配置
  • 6.5.3 利用湿地实现洪水资源化
  • 6.5.4 实现湿地健康水循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循环”教学设计(第二节)[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1)
    • [2].黑水循环泵运行总结[J]. 氮肥技术 2020(03)
    • [3].“水循环”教学设计[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8)
    • [4].全球水危机与水循环[J]. 北京规划建设 2020(05)
    • [5].“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02)
    • [6].水循环[J]. 儿童故事画报 2019(44)
    • [7].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J]. 高考 2020(18)
    • [8].对“水循环”教学的反思与探讨[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0(11)
    • [9].《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J]. 文理导航(上旬) 2020(10)
    • [10].“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0(14)
    • [11].基于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复习课教学设计——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重新审视水循环[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0(14)
    • [12].水循环现象典例精析[J].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0(29)
    • [13].诗画物理的教学初探——以《地球上的水循环》为例[J]. 湖南中学物理 2016(12)
    • [14].“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18)
    • [15].基于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J]. 地理教学 2017(12)
    • [16].“水循环”专题[J]. 地理教育 2016(11)
    • [17].“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图像分析(人教版)[J]. 地理教育 2014(10)
    • [18].水循环[J]. 试题与研究 2017(27)
    • [19].辨云识雨[J]. 儿童故事画报 2018(02)
    • [20].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探索——以“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课教学为例[J]. 初中生世界 2016(48)
    • [21].太阳如何影响水循环?[J].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6(17)
    • [22].神奇的水循环[J]. 儿童故事画报 2017(16)
    • [23].千奇百怪的云[J]. 十万个为什么 2017(01)
    • [24].小水滴旅行记——“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J]. 新课程(中学) 2017(03)
    • [25].“水循环”与“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J].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7(09)
    • [26].“水循环”知识重难点解析[J].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4(01)
    • [27].水循环视角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键问题[J]. 水利学报 2020(09)
    • [28].“水循环”教学设计[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20)
    • [29].全国水循环通量解析及其演进研究[J]. 中国水利 2020(19)
    • [30].“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02)

    标签:;  ;  ;  ;  ;  ;  

    沼泽湿地生态环境及水循环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