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压滴灌技术理论与系统研究

微压滴灌技术理论与系统研究

论文摘要

滴灌是目前世界上最为节水的高效灌溉技术,但其昂贵的系统成本严重制约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分析影响滴灌技术系统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应用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的方法,探讨了微压滴灌技术的可行性,并从理论、技术、设计和产品等方面研究建立了微压滴灌技术理论,为微压滴灌系统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微压滴灌技术理论和系统构成方法研究分析了压力对滴灌系统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灌溉质量的影响,发现压力是决定滴灌系统成本最主要的因素,系统成本与管网入口端压力p的关系可以近似表示为一次线性关系式;可以通过同步降低系统工作压力、增大管径的技术途径实现降低系统成本和提高系统灌溉质量的双重目标,该研究为建立微压滴灌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上述理论和基础,本文提出了微压滴灌技术的概念和系统构成:灌水器的设计工作压力不高于5m,系统成本及运行费比传统滴灌系统降低25%以上。并提出了新型微压滴灌技术设备开发建议,主要包括薄壁滴灌带、管道、管件、压力调节器等。2、建立了以综合流量偏差率为依据的微压滴灌系统设计方法在研究地面偏差和制造偏差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定义了灌水器制造偏差率的概念,并提出了地面偏差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推导了制造流量偏差率、地面流量偏差率的计算方法;以树状管网布置模式为计算基础,通过水力计算和随机模拟的方法,分别建立了灌溉均匀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实测资料或者经验估计的最大地面高差、灌水器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为基本参数,采用水力计算与随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灌溉均匀度与水力偏差、制造偏差、地面偏差的综合影响模型;建立了以综合流量偏差率模型或灌溉均匀度综合模型为基础的滴灌工程设计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实例设计比较,认为微压滴灌技术经济高效,灌溉质量高,设计方法简单。3、研究了灌水器水力性能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成功试制出微压薄壁滴灌带通过试验研究,测试了微管结构与水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试验了三种灌水器样品的水力学特性,初步建立了灌水器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建立的灌溉均匀度与水力偏差率、制造偏差率、地面偏差率的关系为依据,建立了灌水器设计工作压力的确定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制开发了微压薄壁滴灌带及其生产线。研究表明灌水器的水力特性参数k、x均与流道长度、流道断面面积和流道形式有关,建立的灌水器水力特性关系模型可以作为滴灌灌水器设计的依据或基础。在确定薄壁滴灌带技术参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滴灌带灌水器粘接技术,提出了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发展趋势
  • 1.4 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微压滴灌技术与可行性分析
  • 3.1 压力与滴灌系统成本的关系
  • 3.2 降低系统工作压力的可行性
  • 3.3 微压滴灌技术
  • 3.4 小结
  • 第四章 灌水均匀度与综合流量偏差率
  • 4.1 滴灌灌水均匀度与影响因素
  • 4.2 综合流量偏差率
  • 4.3 以综合流量偏差率为依据的滴灌工程设计
  • 4.4 小结
  • 第五章 微压滴灌灌水器研究
  • 5.1 微小流道水力学特性
  • 5.2 灌水器结构特征
  • 5.3 微压滴灌系统灌水器设计工作压力
  • 5.4 微压薄壁滴灌带
  • 5.5 小结
  • 第六章 压力/流量调节装置研究
  • 6.1 毛管流量调节器
  • 6.2 支管压力调节装置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润灌水器土壤水分测试方法及测试试验结果探析[J]. 水利技术监督 2019(06)
    • [2].新型插入式灌水器水力特性研究[J]. 节水灌溉 2020(04)
    • [3].膜片对压力补偿灌水器水力性能影响及内部流固耦合模拟[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0(07)
    • [4].新型分段插杆式灌水器结构设计及水力特性研究[J]. 节水灌溉 2020(07)
    • [5].改进型双向流流道滴灌灌水器参数设计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7)
    • [6].硬水灌溉陶瓷灌水器堵塞特性研究[J]. 节水灌溉 2019(11)
    • [7].地下滴灌灌水器负压吸泥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17(01)
    • [8].单齿型矩形迷宫灌水器水力性能的数值分析[J]. 节水灌溉 2017(01)
    • [9].设计流量和土壤质地对微孔陶瓷灌水器入渗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7)
    • [10].无压条件下微孔陶瓷灌水器入渗特性模拟[J]. 水利学报 2017(06)
    • [11].泥沙粒径对大流道迷宫灌水器堵塞影响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3)
    • [12].关于微润灌水器流量分布影响及堵塞分析研究[J]. 水利技术监督 2016(05)
    • [13].温室水肥滴灌系统迷宫式灌水器堵塞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14(12)
    • [14].灌水器的选用[J]. 农村科学实验 2009(06)
    • [15].滴灌系统片式灌水器内部流体运动特性分析[J]. 人民黄河 2020(06)
    • [16].小麦滴灌灌水器设计参数的优化选择探讨[J]. 地下水 2019(01)
    • [17].红壤粒径肥料浓度和灌溉方式对不同灌水器堵塞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5)
    • [18].一种变曲率式流道灌水器的数值模拟分析[J]. 节水灌溉 2018(11)
    • [19].流量对矩形迷宫灌水器旋涡的影响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5(04)
    • [20].精量滴灌灌水器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J]. 中国水利 2015(19)
    • [21].变隙式压力补偿灌水器水力特性实验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15(11)
    • [22].我国压力补偿灌水器的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 2014(01)
    • [23].滴灌灌水器内部水动力学特性测试研究进展[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4(01)
    • [24].滴灌灌水器内颗粒物运动特性的数字粒子图像测速[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3)
    • [25].滴灌灌水器流道堵塞及防治研究进展[J]. 农机化研究 2012(04)
    • [26].对我国新型滴灌灌水器研发的思考[J]. 甘肃农业 2010(04)
    • [27].单翼迷宫灌水器进口流场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J]. 排灌机械 2009(01)
    • [28].土壤层状质地对小流量地下滴灌灌水器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4)
    • [29].迷宫型灌水器水沙两相流场分析及结构改进[J]. 机械工程学报 2009(08)
    • [30].微小精密滴灌灌水器快速成形误差对流态特征的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 2008(23)

    标签:;  ;  ;  ;  ;  

    微压滴灌技术理论与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