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操纵论的角度看林纾的翻译

从操纵论的角度看林纾的翻译

论文摘要

林纾是中国晚清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之一,是翻译西洋文学作品的第一人。他翻译的作品引入了西方文学的新思想和新的创作手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许多翻译家和学者都曾撰文评述林纾和他的翻译作品,但是大多数都是从传统的语言角度来分析。结果以往的文章都批评他的翻译不忠于原文,总爱随意改变原文。然而他的“不忠实”的翻译却很受当时读者的欢迎,而且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文化冲击。依照传统的翻译标准,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逐字逐句的比较去衡量译文,是无法正确评价林纾的翻译的,无法解释林纾这种独特的翻译现象的。为了能给这种翻译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试图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为指导,探讨意识形态、赞助者和诗学对林纾的翻译的影响。本文分为五部分:导言部分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林纾翻译的认识、研究及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指出本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第一章阐释本文的理论基础,即以安德烈·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的操纵理论。勒菲弗尔认为翻译作为主要的改写形式,是为权力服务的,它以特定的方式改写和操控着文学作品,使之符合特定社会中的各种意识形态和诗学。他认为控制文学系统的有内外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分别以赞助人和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为代表。其中赞助人感兴趣的通常是文学的意识形态,而“专业人士”关心的则是诗学。第二章考察林纾所处的时代背景,从中分析出林纾复杂的意识形态和赞助人。林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他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不赞成激进的文化改革。当时改革派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为了利用小说作为宣传工具,大力提高小说的地位和声望。康有为、梁启超是林纾的主要赞助者,因而林纾翻译的作品主要是小说,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章,论文首先分析了林纾翻译实践的特点,把林纾的翻译生涯分为两个时期。林纾前期的译本绝大多数有自序或旁人序,有跋,有《小引》,有《达旨》,有《例言》,有《译余剩语》,有《短评数则》,有自己和旁人所题的诗、词,在译文里还时常附加按语和评语。在后期译本里,这些点缀品或附属品大大削减。文章接下来分析林纾的翻译的目的,指出林纾是有着强烈爱国情感的传统知识分子,他认为小说能够“开民智”,是救国的一个好途径。因而他是带着这一崇高的目的来进行小说翻译的。最后,文章大量引用林纾翻译中的例子来论证他在翻译中运用了多种技巧,创造出大量的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译本。具体说来他的翻译技巧包括:删节原著,增添内容,改造原文体裁,重写译名,改变原作叙事视角等。正如许多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林纾的翻译并不完全忠于原文,这种译法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然而却为近代文学翻译开创了一种文风,获得了后人的赞赏。结语部分是对以上分析的简要总结。在以源语为导向的传统翻译评论中,林纾的翻译因其“不忠”而成为批评的目标。但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意识形态、赞助者、诗学的共同作用,成功地实现了对林纾翻译的操纵,从而产生了林纾这种独特的翻译现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he "Manipulation School" and Lefevere
  • 1.1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1.2 The Manipulation School
  • 1.3 Andre Lefever's Concepts of Manipulation and Rewriting
  • 1.3.1 Translation as a Form of "Rewriting"
  • 1.3.2 Manipulation Forces
  • 1.4 Summary
  • Chapter Two Lin Shu's Ideology, Patrons and Poetics
  • 2.1 The Cultural and Socio-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n Shu's Times
  • 2.2 Lin Shu's Ideology
  • 2.3 Lin Shu's Patrons
  • 2.4 Lin Shu's Poetics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 Manipulation in Lin Shu's Translating
  • 3.1 Lin Shu's Translation Practice
  • 3.2 Lin Shu's Purpose of Translation
  • 3.3 The Manipulation in Lin Shu's Translating
  • 3.3.1 Rewriting of the Titles of the Originals
  • 3.3.2 Addition, Deletion and Rewriting in the Text
  • 3.3.2.1 Addition
  • 3.3.2.2 Deletion
  • 3.3.2.3 Rewriting
  • 3.4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翻译美学视角下《论语》英译本中的欠额翻译现象及规避策略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6)
    • [2].浅析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的翻译现象[J]. 英语广场 2017(01)
    • [3].场域-惯习视角下《吾国与吾民》的翻译现象研究[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4].网络热词零翻译现象的阐释学视角[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5].中国“走出去”战略中的音译现象及其对策探析[J]. 校园英语 2017(11)
    • [6].《翻译现代性》出版[J]. 东方翻译 2013(02)
    • [7].关于译者风格的语料库研究示范——评《<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J]. 东方翻译 2013(02)
    • [8].《翻译研究:从文本、语境到文化建构》出版[J]. 东方翻译 2014(06)
    • [9].“中介语”的切分式翻译现象对汉语学习的影响——以Adhyayan School为例[J]. 汉字文化 2019(22)
    • [10].后霍姆斯时代翻译研究如何确立研究对象[J]. 译苑新谭 2020(01)
    • [11].旅游景点的零翻译现象——以新疆为例[J]. 校园英语 2016(30)
    • [12].从接受美学视角解释异常翻译现象[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3].描述翻译学对翻译现象的阐释力度[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8)
    • [14].林语堂英文创作中的翻译现象[J]. 外语教学 2014(06)
    • [15].简论近代英汉翻译中的欧化翻译现象[J]. 校园英语 2014(17)
    • [16].从对“何为译”之反思看“看中国”之开展[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8)
    • [17].权力差异下的清末民初小说翻译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5)
    • [18].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晚清域外小说拟译现象研究——以林纾的翻译为例[J]. 国际公关 2019(10)
    • [19].论文学翻译中的厚翻译现象—以英译《红楼梦》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0].语料库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J]. 北方文学 2020(11)
    • [21].民族精神视野中的“零翻译”研究[J]. 英语广场 2015(09)
    • [22].译作超过原作现象的主体性视角[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6)
    • [23].翻译技巧小议[J]. 科技信息 2011(12)
    • [24].1880—1930年康藏问政书目翻译补遗与诠释[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06)
    • [25].间接翻译及其类型刍议[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6].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iPhone的零翻译现象[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5(03)
    • [27].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翻译研究的效用[J]. 中国翻译 2019(05)
    • [28].英语阅读中的翻译现象研究[J]. 文教资料 2019(05)
    • [29].翻译研究话语表述中的“隐喻之真”[J]. 中国翻译 2019(06)
    • [30].翻译伦理视角下的翻译忠实观[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标签:;  ;  ;  ;  ;  

    从操纵论的角度看林纾的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