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痰饮论文-张赛男

健脾化痰饮论文-张赛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健脾化痰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健脾化痰饮,心绞痛,临床研究

健脾化痰饮论文文献综述

张赛男[1](2007)在《健脾化痰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化痰饮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健脾化痰饮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硝酸甘油减停率变化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中医症候总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血清TC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TG、LDL-C、HDL-C的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化痰饮对由脾胃虚弱的冠心病心绞痛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调节血脂、改善血流变方面有显着疗效。(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4-20)

伏予君,刘红先,李道五[2](2005)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法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具有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等症。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单纯舒张压增高,中医辨证属运化无力、痰浊上蒙型眩晕,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05年10期)

健脾化痰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具有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等症。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单纯舒张压增高,中医辨证属运化无力、痰浊上蒙型眩晕,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健脾化痰饮论文参考文献

[1].张赛男.健脾化痰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2].伏予君,刘红先,李道五.温化痰饮健脾利湿法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

标签:;  ;  ;  

健脾化痰饮论文-张赛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