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个体物量词偏误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个体物量词偏误研究

论文摘要

量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根据实际抽样调查的结果对偏误率较高的常用个体物量词进行了偏误分析。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界对物量词描写不足的现状,力图从教与学两方面较为全面地描写常用个体物量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不同教学阶段的常用个体物量词的教学对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个体物量词偏误研究概述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术语界定
  • 一、量词的界定
  • 二、量词的分类及物量词的界定
  • 三、个体物量词的定义及语法、语义、语用特征
  • 第四节 汉语物量词本体研究综述
  • 一、概述
  • 二、文献综述
  • 第五节 对外汉语物量词教学研究综述
  • 一、概述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关于留学生常用个体物量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方法及内容
  • 第二节 调查对象
  • 一、调查对象
  • 二、分级方法
  • 三、调查对象的国别情况统计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内容
  • 一、用恰当的量词填空
  • 二、选择合适的量词
  • 三、将下列词语或词组组成一句话
  • 第四节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一、偏误率调查统计表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常用个体物量词本体描写及偏误分析
  • 第一节 间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二节 位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三节 支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四节 件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五节 所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六节 座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七节 张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八节 根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九节 个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十节 条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十一节 把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十二节 片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十三节 块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十四节 只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十五节 颗
  • 一、教材解释
  • 二、本体描写
  • 三、偏误分析
  • 第四章 教学对策
  • 第一节 初级阶段教学对策
  • 一、建立汉语量词观念
  • 二、适当选词
  • 三、讲清搭配
  • 四、语源、语义特征讲解
  • 五、随时复习
  • 六、因人施教
  • 第二节 中级阶段教学对策
  • 一、建立名量搭配观念
  • 二、适当选词
  • 三、语义认知特征分析
  • 四、讲清搭配
  • 五、以语境为依托
  • 六、近义、同音异形量词比较
  • 七、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 八、注意国别差异
  • 第三节 高级阶段教学对策
  • 一、建立观念
  • 二、选词
  • 三、练习
  • 结语
  • 附录:量词偏误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物量词“本”看量词与名词的关系[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8)
    • [2].汉泰动物量词对比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10)
    • [3].物量词“个”的动量化[J]. 中学语文 2011(01)
    • [4].名词作临时物量词的隐喻识解[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5].名词作临时物量词的认知机制[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6].动物量词的语义类型学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7].对外汉语教学中物量词使用偏误分析及应对策略[J]. 教师 2010(16)
    • [8].汉语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实证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9].“人次”和“人(次)”哪个正确?[J]. 月读 2013(07)
    • [10].从宋代语料看物量词语法化中的几个问题[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1].宋元农业文献物量词及语法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20(02)
    • [12].产出导向法在词汇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汉法语物量词为例[J]. 黑河学院学报 2016(05)
    • [13].《夜雨秋灯录》物量词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6)
    • [14].英汉表量结构中物量词的隐喻构建机制[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1)
    • [15].论集合量词在量词系统中的地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6].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汉语物量词的英译[J]. 校园英语 2014(29)
    • [17].如何区分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J]. 文教资料 2010(10)
    • [18].彝族语言中的量词分析[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9].量词“颗、粒、枚”的认知语义特点[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 [20].日语中动物量词的用法[J]. 青年文学家 2016(15)
    • [21].论汉语诗歌语言中量词的超常搭配与审美[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2].现代文学作品中动物量词“匹”的泛化现象探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
    • [23].《诗经》量词运用现象考察[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02)
    • [24].汉英动物量词的认知聚焦方式[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11)
    • [25].汉藏等语言中的量词“头”[J]. 民族语文 2009(05)
    • [26].试析《儿女英雄传》物量词的类型和特点[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6)
    • [27].“V+他+数量+(……)”结构的历时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标签:;  ;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个体物量词偏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