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观察

地塞米松+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观察

程燕红郭玉宏

(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经地塞米松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腹痛以及便血消失时间,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和便血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治疗后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地塞米松;云南白药;灌肠;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186-0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多发生于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与遗传、感染、环境、饮食等方面有密切关系,但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便血、体重减轻等,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地塞米松和云南白药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本文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塞米松+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均符合临床上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标准[1],排除对此研究不配合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病变部位分为直肠20例,直肠乙状结肠18例,部分区域5例,右半结肠4例,全结肠3例;病情较轻的有22例,病情严重的有28例,第一次患病的有18例,出现反复的有32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45.5±10.5)岁,病程在6个月~2年之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5mg加云南白药1g,生理盐水100ml。排便后保留灌肠,每晚休息前进行一次,时间保留在1~2h,4周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4~6g/d。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好的心情。

1.3疗效诊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及其他辅助检查黏膜均正常,随访半年后没有复发情况;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肠镜及其他辅助检查黏膜有轻度炎症、水肿等;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肠镜及其他辅助检查黏膜无明显的改善或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材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一疗程后观察效果,并于半年后进行随访。观察组25例,腹痛消失时间为(2.65±0.54)d,便血消失时间为(3.27±0.85)d;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为(4.54±0.58)d,便血消失时间为(5.92±1.10)d,观察组的腹痛以及便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10例(40%),有效13例(52%),无效2例(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6例(24%),有效12例(48%),无效7例(28%),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好发于直肠与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患者出现此疾病的原因多为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过度食用辛辣食物以及长期酗酒等;在中医治疗史上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湿热、气滞、血瘀等,主要病因是患者受到湿气导致脾胃受到损伤引发的。随着病程时间的不断延长,导致患者出现癌变几率也会随之增高,据临床数据统计,其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其在临床上的治疗结果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UC的患病时间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在临床上很难治愈,目前主要的治疗目的是减少患者发作的次数以及发作时的疼痛程度,治疗此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西药多以柳氮磺吡啶为主,但长期服用此药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肝功能异常的状况。云南白药主要是用于跌伤损伤、外伤出血后的治疗,此药物能加快新肉芽的快速生长,促进创伤面的愈合,因此我们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保留灌肠能使患者完全吸收药液,而且不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本文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和便血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治疗后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地塞米松+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综上所述,地塞米松+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缩短患者腹痛以及便血消失时间,弥补了使用药物治疗出现副作用的缺点,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山,陈香,王玮,李峥,丁祥武.云南白药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07):723-724.

[2]陶娜,杨幼林.云南白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06):544-545.

标签:;  ;  ;  

地塞米松+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