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童观

我的儿童观

论文摘要

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中有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儿童研究先于儿童文学研究。对于儿童的认知决定了对于儿童文学的认知。可以说儿童观是儿童文学的基础,要从事儿童文学的工作,首先就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儿童观。儿童文学是西方社会的产物,并在那里结出丰硕的成果。我们可以引进文学作品,可以引进文学理论,但我们却很难引进儿童观,因为前者是单纯的文学问题,后者则涉及到社会意识形态。根基不牢的树很难参天,那么作为儿童文学从业者我要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西方社会的“儿童”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被英法启蒙运动催生的,中国社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依靠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来等待一个成熟的社会儿童观的建立,等待一个儿童文学发展的沃土,是否可以绕过社会意识形态的牵扯,建立自己的儿童观,作为自己儿童文学的从业基石,同时一个成熟的儿童观可以极大地拓展儿童文学的创作群和读者群,从而使该文学样式得以不断推广。本文尝试着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人,人心,人性,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形态。心理学家们发现人的心理里面有“内在小孩”(Inner Child),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们发现人的精神层面中的儿童存在,神学家们发现人性层面的儿童存在。本文定义这些成年人生命形态中的儿童生命形态为“象征儿童。”从而确立了我的儿童观:儿童=事实儿童+象征儿童。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的儿童观
  • 第一节 概述儿童被发现
  • 第二节 定义“象征儿童”
  • 一、成年人生命形态中的心理儿童的存在
  • (一) 何为“内在小孩”
  • (二) 内在小孩的成因
  • 1、不完美的父母无意中伤害了孩子
  • 2、自我中心的造成的伤害
  • 3、不完美的时代对儿童的儿童的伤害
  • (三) “内在小孩”在成年人生命中的表现及其医治方式
  • 二、成年人生命形态中精神儿童与人性儿童的存在
  • (一) 精神儿童与人性儿童的发现
  • (二) 精神儿童和人性儿童存在的必要性
  • 三、“象征儿童”
  • 第二章 两种儿童观对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横向儿童观同儿童文学的渊源
  • 第二节 横向儿童观的局限
  • 一、横向儿童观自身的局限
  • 二、横向儿童观对儿童文学寿命的影响
  • (一) 横向儿童观对于美国社会儿童文学的牵制——童年的消逝引发儿童文学消逝的危机
  • (二) 横向儿童观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牵制
  • 二、横向儿童观对儿童文学理论的制约
  • (一) 横向儿童观导致儿童文学的定义无法全面概括儿童文学的创作活动
  • (二) 两种儿童观对儿童文学读者论的影响
  • (三) 两种儿童观对于从文本到读者的渠道——儿童图书市场的影响
  • 1、特殊的儿童文学读者次序
  • 2、美国社会成年人儿童化的趋势
  • 第三节 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异同
  • 一、与纵向儿童观的前人研究成果的异同
  • 二、与儿童文学的成年人阅读的前人研究成果的异同
  • 三、“儿童文学”的更名提议
  • 后记
  • 参考书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J]. 教育探究 2010(01)
    • [2].一个游戏引发对“儿童观”的深度反思[J]. 上海教育科研 2018(04)
    • [3].还原性视域下现代儿童观的实践反思与重构[J]. 生活教育 2020(03)
    • [4].浅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J]. 试题与研究 2018(23)
    • [5].现代儿童观对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启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03)
    • [6].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需要坚持唯物辩证法[J]. 少年儿童研究 2010(22)
    • [7].虞永平: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J]. 幼儿100(教师版) 2016(12)
    • [8].生活化课程模式下教师儿童观的改变[J]. 时代教育 2016(24)
    • [9].爱的错位[J]. 今日中国 2017(02)
    • [10].儿童观热点走向——基于CNKI平台CSSCI来源文献的可视性分析[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7(05)
    • [11].自然、成长、民族——《开明国语课本》插图中的儿童观[J]. 山西青年 2017(06)
    • [12].他们比我想的棒[J]. 学前教育 2017(04)
    • [13].和孩子一起快乐玩泥巴[J]. 教育家 2017(30)
    • [14].儿童观的多维构建及其启示[J]. 家教世界 2015(22)
    • [15].发现儿童——更新儿童观的区域研修行动[J]. 幼儿教育 2016(25)
    • [16].从现代儿童观立场反思当前儿童教育[J]. 特立学刊 2014(05)
    • [17].中国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4(12)
    • [18].简述西方社会“儿童观”的流变历程[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02)
    • [19].儿童观的重建是教育改革的前提[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06)
    • [20].激发儿童生命发展 西方现代儿童观[J]. 文明 2020(10)
    • [21].拯救与回归的呼唤——纪录片《幼儿园》中的儿童观探析[J]. 教育探究 2009(01)
    • [22].中国文化发展下的儿童观[J]. 文学教育(下) 2019(06)
    • [23].从“性相近,习相远”看传统蒙学的儿童观[J]. 幼儿100(教师版) 2015(11)
    • [24].功利取向儿童观及其批判[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8(04)
    • [25].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 [26].主持人的话[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 [27].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04)
    • [28].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2)
    • [29].拯救与回归的呼唤——纪录片《幼儿园》中的儿童观探析[J].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30].我国国家层面儿童观的主要转变[J]. 中小学管理 2018(11)

    标签:;  ;  ;  ;  

    我的儿童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