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的地位获得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下岗职工的地位获得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论文摘要

职工“下岗”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下岗”是影响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下岗职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重新就业时面临着诸多困难。同时,长期在计划体制下生活所形成的观念和行为上的“惯习”也使他们在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时举步维艰。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情况及使用社会资本的效果与其它群体是不同的。 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出发点,立足实证资料,运用职业流动和职业地位获得的视角,考察了下岗职工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于其再就业过程的影响情况以及下岗职工在求职过程中择业观念对其地位获得的影响与效果。本研究借助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两个关键变量,检验了以下几个研究假设:下岗职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富,就越容易获得职业地位,且获得职业地位后的收入越高;职工下岗时间越长,导致人力资本折旧和社会资本萎缩,将越来越难以获得职业地位;获得职业地位需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社会资本对获得职业地位有影响,人力资本对地位获得后的收入影响显著。而择业观念是一个主观变量,它对新职业地位的获得的影响主要通过择业地点、单位性质、工资水平、择业主动性、离家远近、发挥专长等因素表现出来。下岗职工的择业观念,直接影响了其新职业地位的获得。 研究结果表明,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建设、非政府组织建设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同时大力加强下岗职工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大力加强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转变下岗职工的择业观念,从而有效地促进下岗职工地位获得。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1.分析视角——地位获得理论
  • 1.1 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
  • 1.2 扩大的地位获得模型
  • 1.3 地位获得研究的新取向
  • 2.研究设计
  • 2.1 研究变量
  • 2.2 研究假设
  • 2.3 资料来源
  • 3.结果分析
  • 3.1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下岗职工地位获得
  • 3.2 择业观念与下岗职工地位获得
  • 4.讨论与建议
  • 4.1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 4.2 择业观念
  • 4.3 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家庭背景与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职业地位获得[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2)
    • [2].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及职业地位需多措并举[J]. 青海教育 2017(06)
    • [3].教育成就变动、关系使用与职业地位获得[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4].中国城乡居民的中学教育分流与职业地位获得[J]. 社会学研究 2012(04)
    • [5].职业地位获得研究评述——社会网络视角[J]. 职教论坛 2012(30)
    • [6].第一代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研究——基于L大学(1978-2008年)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 2016(02)
    • [7].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地位获得中的组织制度因素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 2013(08)
    • [8].声望与文化资本的权衡: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地位两极化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7)
    • [9].人力资本在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基于对黑龙江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J]. 经济师 2012(08)
    • [10].“代际改善”还是“故事重复”?——青年流动人口职业地位纵向变动趋势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7)
    • [11].会计行业女性从业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03)
    • [12].在韩朝鲜族退休再就业者职业地位认知的重构[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3].发挥教师领导力作用 不断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地位[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11)
    • [14].趋于隐蔽的再生产——从职业地位获得看阶层结构的生成机制[J]. 开放时代 2009(07)
    • [15].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空间分异及变化:基于职业地位视角[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8(02)
    • [16].城市居民初职地位获得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人口与发展 2016(05)
    • [17].浅谈高校辅导员的生存现状——从职业定位上的双重性谈起[J]. 学理论 2014(29)
    • [18].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父母教育和职业对男女两性教育和职业获得的影响[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 [19].教师的职业地位与师德发展[J]. 学园 2013(32)
    • [20].改革开放30年教师职业地位的变迁[J]. 中国教师 2008(21)
    • [21].开启制版师的美好未来[J]. 纺织服装周刊 2014(19)
    • [22].影响中国篮球教练员职业地位获得因素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 2012(04)
    • [23].我国居民职业地位获得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8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35)
    • [24].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的实证研究[J]. 科技风 2016(04)
    • [25].转居农民的职业地位获得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位获得理论视角[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04)
    • [26].“穷二代”大学生职业地位的代际流动与道德风险——基于湖南省的实证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0(12)
    • [27].大学生初始职业地位获得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部分高校的研究[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7)
    • [28].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地位对儿童参与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J]. 体育风尚 2018(09)
    • [29].父辈地位决定子女人生 损害社会公平[J].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12(10)
    • [30].性别、阶层背景与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J]. 妇女研究论丛 2010(03)

    标签:;  ;  ;  ;  ;  

    下岗职工的地位获得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