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印迹及酶的电驱动催化研究

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印迹及酶的电驱动催化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对酶蛋白质催化机制的研究。课题包括两部分内容:(1)对蛋白质和核酸进行生物印迹,通过构建新的活性部位来探索静态形状的契合对催化活性的贡献;(2)以交变电场刺激智能高分子材料所包埋的蛋白酶,研究电刺激频率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柔性,分别采用热变性法对蛋清蛋白质进行生物印迹和沉淀法对BSA进行生物印迹,并在BSA印迹的基础上又印迹了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实验结果表明,热变性法制备的印迹酶在水溶液中依然保持其活性,且反应物印迹的蛋白质催化性能较高;沉淀法生物印迹的生物大分子表现了一定的酶活性,BAEE印迹的BSA,随所用BAEE的量的增大,BSA印迹酶的催化性能越高;但Ac-Phe-OH印迹的BSA,在催化Ac-Phe-OH酯化时,催化活性与所用的Ac-Phe-OH量并无明显关系。所用的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在260 nm处的吸光度与280 nm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小于1.9,所以其纯度不够,含有蛋白质等杂质,被印迹的主体分子可能仅是其中的蛋白质,致使BAEE印迹的核酸这种印迹酶的催化活性明显不高。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在交变电场中活性的改变,采用了包埋法将其固定在聚合物内,通过反应体系电场频率的改变刺激电场敏感性聚合物的收缩,来控制胰蛋白酶的运动以改变其活性。本文分别以AMPS和MAA为单体,BIS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TEMED为加速剂及在最适用量比的情况下进行了聚合。实验分析表明PAMPS要比PMAA包埋酶性能好;在交变电场下胰蛋白酶催化BAPA时,各频率之间吸光度的变化基本上无规律;而PAMPS固定化酶在交变电场频率为100 Hz时有明显的改善,而在10 Hz和300 Hz时较小,还不如无电刺激时PAMPS固定化酶的催化效果,说明通过改变反应体系所在的交变电场的频率可以改变胰蛋白酶的活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酶简介
  • 1.1.1 酶的结构与功能
  • 1.1.2 酶的作用机制
  • 1.2 人工模拟酶
  • 1.2.1 模拟酶的理论基础
  • 1.2.2 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 1.3 生物印迹酶
  • 1.3.1 生物印迹技术概述
  • 1.3.2 生物印迹酶
  • 1.4 酶的固定化研究进展
  • 1.4.1 酶的固定化方法
  • 1.4.2 不同固定化方法的联用
  • 1.4.3 固定化酶方法及应用前景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设想
  • 第二章 蛋白质与核酸的生物印迹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生物印迹原理
  • 2.2.2 印迹酶催化原理
  • 2.2.3 活性测定原理
  • 2.2.4 热变性生物印迹酶的活性测定
  • 2.2.5 牛血清白蛋白生物印迹酶的活性测定
  • 2.2.6 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印迹酶的活性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胰蛋白酶的电驱动催化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智能水凝胶的制备原理
  • 3.2.2 催化活性测定原理
  • 3.2.3 电刺激原理
  • 3.2.4 BA的标准工作曲线
  • 3.2.5 胰蛋白酶催化BAEE水解
  • 3.2.6 固定化酶催化BAEE水解
  • 3.2.7 交变电场下胰蛋白酶及PAMPS固定化酶性能的改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频率不同时间下对硝基苯胺的吸光度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印迹及酶的电驱动催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