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芙蓉”现象的文化研究

对“芙蓉”现象的文化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是对作为大众文化现象之一的“芙蓉”现象的系统化研究,以个案分析的方法将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理论运用于特定的中国网络语境,对中国网络红人现象背后的商业运作机制和权力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芙蓉”现象是捆绑了“芙蓉姐姐”的一系列做秀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反应的大众文化现象。它产生于网络并在社会引起了惊人的巨大反应,是近年来网络红人现象的典型。文化研究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对文化现象进行解释并帮助人们把握它们的本质。“芙蓉”现象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大众文化研究理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包括后现代主义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伯明翰学派对大众能动性的肯定,以及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本文从诱因和文化意义两个方面对“芙蓉”现象进行分析。诱因包括“芙蓉姐姐”的生活经历和自恋型人格,网络作为“芙蓉姐姐”进行表演和人们自由参与的开放舞台,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成因。而文化意义将从大众文化的寄生性和颠覆性两方面进行阐述。“芙蓉姐姐”导演的这场秀带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对娱乐快感的追求,对传统和精英文化的解构,这些后现代主义的诱因激发了人们参与这场在线狂欢的巨大热情。当然这些参与者当中有人对“芙蓉姐姐”持肯定态度,也有人持否定态度。大众文化具有先天的寄生性和颠覆性。在“芙蓉”现象中其寄生性表现为对大众传媒和商业运作机制的依附。网络和其他大众传媒在这场造星运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利用“芙蓉姐姐”去吸引人们的眼球以达到提高点击率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而同时“芙蓉姐姐”也聪明地利用媒体制造的机会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芙蓉姐姐”用她毫无美感的照片和自恋性的文字颠覆了女性在媒体中传统的完美形象,并利用权力者的资源—网络及其开放性表现了社会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总之,“芙蓉”现象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大众文化景观,对其进行再审视和批判性解读对把握其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he "Furong" Phenomena
  • 1.1 Background
  • 1.2 Definition of"Furong" Phenomena
  • 1.3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Furong" Phenomena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fluences of Postmodemism
  • 2.2 Cultural Studies
  • 2.3 Popular Cultural Studies
  • 2.3.1 Frankfurt School
  • 2.3.2 Birmingham School
  • 2.3.3 Bakhtine's Carnival Theory
  • 2.4 Popular Cultural Studies in China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Mechanisms of Popular Culture
  • 3.2 Relevant Aspects of Mass Media
  • Chapter Four Motivations of "Furong" Phenomena
  • 4.1 Life Experience and Personality
  • 4.2 The Intemet as a Medium
  • 4.3 Postmodern Socio-cultural Factors
  • 4.3.1 Pursuit of Enjoyment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 4.3.2 D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 and Elite Culture
  • Chapter Five Cultural Implications
  • 5.1 Clinginess to Mass Media and Commercial Mechanism
  • 5.2 Subversion
  • 5.2.1 Subversion to Traditional Feminine Images in Media
  • 5.2.2 The Discursive Power of the Subaltern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 6.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
  • Appendix A Selected Photos of"Furong Jiejie"
  • Appendix B Selected Remarks of"Furong Jiejie"
  • 相关论文文献

    • [1].芙蓉鸭子图[J].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0(Z1)
    • [2].芙蓉鸭子图[J].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0(Z1)
    • [3].芙蓉鸭子图[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0(05)
    • [4].爱如芙蓉年年开[J]. 歌曲 2019(03)
    • [5].《晓看芙蓉》[J]. 文化月刊 2019(07)
    • [6].芙蓉凝情[J]. 开心老年 2019(05)
    • [7].芙蓉双鸭图[J]. 四川文学 2019(11)
    • [8].芙蓉冠,头上戴[J]. 读写算(小学低年级) 2017(10)
    • [9].芙蓉镇(组诗)[J]. 湖南文学 2016(08)
    • [10].《芙蓉》[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6(Z5)
    • [11].《集芙蓉以为裳》(中国画)[J]. 今日辽宁 2013(06)
    • [12].咏芙蓉[J]. 当代学生 2013(24)
    • [13].芙蓉望峰(组诗)[J]. 参花 2014(01)
    • [14].芙蓉[J]. 长江文艺 2014(04)
    • [15].芙蓉辞(组诗)[J]. 绿风 2014(04)
    • [16].《芙蓉》[J]. 现代养生 2012(09)
    • [17].芙蓉老街[J]. 歌曲 2012(07)
    • [18].芙蓉[J]. 现代养生 2012(15)
    • [19].野芙蓉,来自民间的美容仙株[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3(05)
    • [20].咏芙蓉[J]. 晚霞 2009(09)
    • [21].芙蓉镇[J]. 广播歌选 2008(03)
    • [22].个性飞扬创新菜[J]. 四川烹饪 2008(09)
    • [23].芙蓉[J]. 文化交流 2020(10)
    • [24].《芙蓉向风立》[J]. 甘肃教育 2018(07)
    • [25].荷[J]. 黑龙江科学 2013(08)
    • [26].芙蓉恋歌[J]. 黄河之声 2009(20)
    • [27].孙芙蓉:如“慕”随行[J]. 温州人 2019(11)
    • [28].朱芙蓉:差异化打造高端银饰品牌[J]. 新营销 2014(12)
    • [29].芙蓉路[J]. 西部 2011(17)
    • [30].芙蓉老街[J]. 音乐生活 2012(11)

    标签:;  ;  ;  ;  ;  

    对“芙蓉”现象的文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