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工作压力、自我效能和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中学教师工作压力、自我效能和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昆山市的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自我效能和职业倦怠、工作满意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为中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问卷、职业倦怠问卷。本研究采用研究者亲历现场测试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0份,有效问卷229份,有效回收率为88%。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学教师对工作压力、自我效能、职业倦怠总的感受情况,以及人口学变量的影响;探讨工作压力、自我效能、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中学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呈正相关。教师工作压力中的考试压力、家庭人际和职业期望对职业倦怠的回归显著。2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起调解作用。3职业倦怠在学科性质上无显著差异。4职业倦怠在性别、年龄和学校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男性比女性更易倦怠,重点学校比普通学校的教师更易倦怠。30岁以上的教师比30岁以下的教师的倦怠更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教师的工作压力
  • 1.1.1 工作压力的定义
  • 1.1.2 教师的工作压力
  • 1.1.3 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
  • 1.1.4 教师对工作压力的反应
  • 1.2 教师职业倦怠
  • 1.2.1 职业倦怠的定义
  • 1.2.2 教师职业倦怠
  • 1.2.3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状况
  • 1.3 自我效能感
  • 1.3.1 基本概念
  • 1.3.2 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 1.3.3 相关研究
  • 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2.1 研究中学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必要性
  • 2.1.1 中学教师面临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
  • 2.1.2 中学教师面临一定的家庭、经济及社会压力
  • 2.1.3 中学教师如果导致倦怠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 2.2 研究目的
  • 3 研究程序
  • 3.1 研究被试与取样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4 数据处理
  • 4 研究内容、过程与结果
  • 4.1 样本分析
  • 4.2 量表的信度分析
  • 4.2.1 教师工作压力问卷
  • 4.2.2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 4.2.3 自我效能感问卷
  • 4.3 各研究变量的关系分析
  • 4.3.1 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
  • 4.3.2 教师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4.3.3 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 4.3.4 教师工作压力、自我效能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 4.4 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
  • 4.4.1 性别
  • 4.4.2 年龄
  • 4.4.3 学校性质
  • 4.4.4 学科性质
  • 5 讨论
  • 5.1 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
  • 5.2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 5.3 职业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
  • 5.4 职业倦怠在年龄上的显著差异
  • 5.5 职业倦怠在学校性质上的差异
  • 5.6 职业倦怠在学科性质上无显著差异
  • 6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未来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成果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学教师工作压力、自我效能和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