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之美” ——孔子的审美人格及其现代阐释

“仁人之美” ——孔子的审美人格及其现代阐释

论文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孔子教育思想中人格理论的探讨,挖掘其在美学意义和教育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审美教育理念,构建起“仁人之美”这样一个审美的人格。在课题的研究中,笔者将孔子审美教育思想中审美人格的建构看作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所谓的动态生成,即从审美教育的实质出发,将审美教育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看做是美学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因此,在研究的理论层次上,就将孔子的审美教育思想置身于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综合运用之中。这种思路体现在论文的结构安排,以及对“仁人之美”的解读方式上。始终把孔子的思想作为一个整体,“仁人”作为孔子的成人之道,是认识、道德伦理和审美的综合,在审美的角度上看,“仁人之美”成为“仁人”在美学层面上的表现。在对审美意义的探讨的同时,正确合理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审美的意义得到完满而不脱离整体的表达。在结构上就形成了“仁”——“仁”对诗和乐的规定——“仁人之美”这样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研究传统还需应对当下。现代文化语境阐释下的孔子审美人格,体现为在新的人本观下的自由性格、新的美善关系下的超越原则。这种特点在教育理念上体现出对个人价值的偏重;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人生艺术化的特征;在生存方式上体现出“经权之道”的方法论。它即可被视为对外在审美文化环境的修正,也是对个体内在心灵的疗养。它表现了对人类生命的真实关怀,它有助于重塑人类生命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孔子审美教育思想中的人格研究
  • 一 研究综述
  • (一) 研究态度的理性化
  • (二) 研究方法的心理学转向
  • (三) 研究内容上对人格问题的关注
  • 二 从人格角度展开对孔子审美教育思想研究的两个问题
  • (一) 关于人格与Personality 之间的文化等值性问题
  • (二) 人格问题实际上探讨的就是一个成人之道的问题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可能的创新点
  • 五 论文框架简介
  • 第一章 审美人格
  • 1.1 人格与审美
  • 1.1.1 人格
  • 1.1.2 审美人格
  • 1.2 审美教育与人格培养
  • 1.2.1 审美教育
  • 1.2.2 审美的人格教育
  • 1.3 孔子的审美人格教育
  • 第二章 孔子的审美人格
  • 2.1 “仁”是生成的起点
  • 2.1.1 孔子的人本观
  • ① 性相近
  • ② 人有差等
  • 2.1.2 人与仁之间的联系
  • ① 为何成仁?
  • ② 如何成仁?
  • 2.2 “仁”对诗、乐的规定是生成的“中间环节”
  • 2.2.1 美善统一
  • 2.2.2 思无邪与乐合同
  • ① 思无邪
  • ② 乐合同
  • 2.2.3 诗教和乐教
  • ① 兴于诗
  • ② 成于乐
  • 2.3 “仁人之美”是生成的结果
  • 2.3.1 “仁人之美”
  • 2.3.2 “仁人之美”的特点
  • 2.3.3 孔子其人与“仁人之美”
  • 第三章 孔子的审美人格的现代阐释
  • 3.1 自由性格
  • 3.1.1 对“性相近”的批判
  • 3.1.2 自由的表现
  • ① 人尽可为
  • ② 精进有为
  • ③ 知其不可而为
  • 3 2 超越原则
  • 3.2.1 美善关系新论
  • 3.2.2 超越的达成
  • ① 乐
  • ② 忘
  • ③ 和
  • 结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孔子审美人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注释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拉奥孔看孔子“仁”的内在结构[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浅谈孔子“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河北农机 2020(01)
    • [3].孔子与中国知识分子(上)[J]. 名作欣赏 2020(01)
    • [4].20世纪初英美文学中的孔子形象[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5].《孔子与青岛》专题展览举办[J]. 春秋 2019(06)
    • [6].“孔子”走进阿根廷[J]. 走向世界 2020(01)
    • [7].孔子怎样教人打发寂寞[J]. 思维与智慧 2020(02)
    • [8].孔子的理财治国思想[J].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20(Z1)
    • [9].论林语堂作品中的孔子形象[J]. 文化学刊 2020(03)
    • [10].“学”与孔子的话语体系建构[J]. 中原文化研究 2020(03)
    • [11].上博简《季庚子问于孔子》简4“恭则述”解[J]. 语言研究 2020(01)
    • [12].内外兼修 教育为本——孔子博物馆教育功能刍议[J]. 文物天地 2020(05)
    • [13].孔子文旅:步履不停迎“春天”[J]. 山东国资 2020(04)
    • [14].舞剧《孔子》[J]. 照相机 2020(06)
    • [15].唐代孔子民俗形象考[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6].激活传统文化资源,追寻生命的智慧——读彭玲的《孔子自由思想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04)
    • [17].服部宇之吉孔子教的意识形态向度[J]. 东疆学刊 2020(03)
    • [18].孔子鬼神思想探析[J]. 人文天下 2020(14)
    • [19].《孔子美-农家香米》[J]. 上海纺织科技 2020(09)
    • [20].《孔子讲学图》[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20(09)
    • [21].孔子“欲而不贪”思想对廉政建设的重要启示[J]. 人文天下 2020(17)
    • [22].法国《快报》周刊中的孔子形象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21)
    • [23].林语堂《子见南子》中的孔子形象[J]. 四川戏剧 2020(09)
    • [24].孔子法律思想(一)[J].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0(09)
    • [25].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沟通艺术[J]. 办公室业务 2020(20)
    • [26].善旦作品[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24)
    • [27].孔子课堂分布状况与管理体系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8].孔子,怎样的圣人[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9)
    • [29].孔子的处世之道[J]. 环境经济 2019(21)
    • [30].与孔子对话:体察孔子的生命之在[J]. 金融博览 2018(02)

    标签:;  ;  ;  ;  

    “仁人之美” ——孔子的审美人格及其现代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