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酰化论文-王金凯

异丁酰化论文-王金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丁酰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丁苯,对异丁基苯乙酮,对异丁基苯乙醇,布洛芬

异丁酰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凯[1](2019)在《异丁苯酰化-加氢-羰基化新工艺合成布洛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与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安乃近一起被称为解热镇痛“四大金刚”,其解热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为了响应国家对“清洁生产”的呼声,我国迫切需要一种合成布洛芬的新工艺。以异丁苯为起始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加氢还原和羰基化叁步合成布洛芬,相较于国内已工业化的Boots工艺的五步反应,BHC工艺是一种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因此展开BHC工艺合成布洛芬的研究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很有必要。本论文开展了异丁苯经傅克酰基化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酮、对异丁基苯乙酮催化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和对异丁基苯乙醇羰基化生成布洛芬的全新清洁合成工艺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异丁苯经傅克酰基化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酮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的考察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的反应物摩尔配比为叁氯化铝:乙酰氯:异丁苯=M_1:M_2:1;最佳反应温度为0-10℃;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为叁氯化铝(二氯甲烷)→乙酰氯→异丁苯;在后续的水解反应中水解温度为15-20℃;为确保目的产物对异丁基苯乙酮的质量要尽可能加快滴加速度,由上述条件下完成反应对异丁基苯乙酮的收率能达到97%以上。(2)对Pd/C催化对异丁基苯乙酮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的考察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为:30 g对异丁基苯乙酮,m(对异丁基苯乙酮):m(甲醇)=1:3;T=30℃;P=0.8 MPa;m(5%Pd/C)=2.4 g;m(30%NaOH)=X_1 g,由上述条件下完成反应对异丁基苯乙醇的收率可以达到96%以上。在一定的实验条件范围内,经正交实验确定了加氢反应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催化剂用量>NaOH用量>氢气的压力。并对Pd/C催化剂反应前后进行N_2-吸附脱附、TEM、XRD表征分析,确定了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活性降低的原因。(3)对对异丁基苯乙醇羰基化生成布洛芬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的考察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反应体系为:PdCl_2(PPh_3)_2-TsOH-NCl-CuCl_2&PdCl_2-H_2O-1,4-二氧六环;较佳的反应条件为:m(对异丁基苯乙醇)=22.25 g,m(对甲苯磺酸)=4.27 g,m(NCl)=0.98 g,V(1,4-二氧六环)=78 ml,V(H_2O)=6 ml,T=110℃,P(CO)=5.5 MPa,由上述条件下完成反应布洛芬的收率能达到82%。在一定的条件范围,经正交实验确定了羰基化合成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温度>压力>催化剂的类型>溶剂的类型。(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5)

董瀚阳,郭振昌,田姗姗,翟贵金,张锴[2](2017)在《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组在原核生物中的质谱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赖氨酸修饰分布广泛,参与基因调控、转录、代谢等重要的生物过程[1]。2-羟基异丁酰化是最近在组蛋白赖氨酸上发现的一种新的修饰形式,对基因调控有重要影响[2]。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2-羟基异丁酰化在原核生物奇异变形杆菌中的分布特征。我们采用多维液相色谱分离、亲和抗体富集、HPLC-MS/MS鉴定,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多种技术,在1226个蛋白中鉴定到5679个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位点。这一结果表明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也暗示了2-羟基异丁酰化原核生物中的广泛分布。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考察了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蛋白的分布规律和功能特征,表明这一修饰蛋白主要存在于核糖体和胞浆等细胞器中,广泛参分布在柠檬酸循环、糖酵解、丙酮酸代谢等重要代谢酶中,暗示了该修饰可能在原核生物中起到重要的生物调节功能。通过实验,我们还研究了多种碳源对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的调节作用,证明了这种修饰与代谢的密切联系。(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2: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期刊2017-12-09)

董瀚阳,郭振昌,田姗姗,翟贵金,张锴[3](2017)在《奇异变形杆菌中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的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赖氨酸修饰分布广泛,参与基因调控、转录、代谢等重要的生物过程[1]。2-羟基异丁酰化是最近在组蛋白赖氨酸上发现的一种新的修饰形式,对基因调控有重要影响[2]。这种修饰是否有更为广泛的分布和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2-羟基异丁酰化在原核生物奇异变形杆菌中的分布特征。我们采用多维液相色谱分离、亲和抗体富集、HPLC-MS/MS鉴定,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多种技术,在1226个蛋白中鉴定到5679个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位(本文来源于《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5-19)

董瀚阳,郭振昌,田姗姗,翟贵金,张锴[4](2016)在《奇异变形杆菌中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的赖氨酸修饰广泛参与基因调控、转录、代谢等重要的生物过程。在真核细胞组蛋白上发现了一种新的赖氨酸修饰——2-羟基异丁酰化,这种修饰对于生殖细胞分化具有调控功能。该研究旨在探索这种修饰在原核生物非组蛋白中的特征。通过亲和富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奇异变形杆菌中鉴定到大量未见报道的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及其位点,进而考察了原核生物中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蛋白的分布特征、分子网络和通路特点。研究表明,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在原核生物中具有广泛的分布,其生物学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6年12期)

宋颖[5](2013)在《温控相分离纳米铑催化苯乙烯及对异丁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具有临界溶解温度(CST)特性的离子液体IL ([(CH30CH2CH20CH2CH2)(n-C8H17OCH2CH20CH2CH2)N+(CH3)2][CH3SO3])为稳定剂,通过氢气还原RhCl3.3H20制备了铑纳米催化剂,TEM分析测得铑纳米的平均粒径为1.6nm,标准偏差为0.2nm。将上述具有温控相分离功能的铑纳米催化剂应用于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中,催化剂显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及循环使用效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即苯乙烯/铑=5000:1(摩尔比),P=6MPa(CO:H2=1:1),t=3h,T=120℃,苯乙烯的转化率大于99%,产物醛的收率为97%。催化剂循环使用20次,苯乙烯的转化率和醛的收率基本保持不变。TON=101850,通过ICP-AES检测上层有机相中铑的平均流失为2.6wt%。此外,通过汞中毒实验和红外光谱测试手段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将IL稳定的铑纳米催化剂应用于对异丁基苯乙烯(IBS)的氢甲酰化反应中,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催化剂与底物的摩尔比以及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T=120℃,P=6MPa(CO:H2=1:1),t=3h,S/C=5000:1(摩尔比),IL/Rh=400:1(摩尔比)。催化剂循环使用8次,活性基本保持不变。TON=43200,上层有机相中铑的平均流失为0.62wt%。(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6-04)

冯翠兰,王艳华,金子林[6](2005)在《PEG两相体系中Rh/TMPGP配合物催化的对异丁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由PEG、甲苯、正庚烷及含PEG链的膦配体组成的、具有“高温均相反应,低温两相分离”特性的PEG两相体系,该体系的特征是:基于“相似相溶”原理,将PEG与含 PEG链的膦配体相组合。基于上述PEG两相的构思,设计合成的一种含PEG链的亚磷酸酯型膦配体——叁甲氧基聚乙二醇亚磷酸酯(tri-(methoxyl polyethylene glycol)-phosphite,TMPGP),(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Koilpillai,L,廖福荣[7](1992)在《青霉素G酰化酶在异丁烯酸聚合物上的固定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霉素G(Pen G)酰化酶(EC 3.5.1.11)因具有水解Pen G分子上的侧链酰胺键而不影响β—内酰胺环上酰胺键之特性,故在生产6—氨基青霉烷酸(6—APA)上得到应用。固定化Pen G酰化酶制剂的发展对形成经济上富有活力的生产工艺作出重大贡献。PenG酰化酶可以固定在天然聚合物和各种不同的合成聚合物载体上,并由此提供了各种各(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期刊1992年04期)

李崔,刘钧臣,刘松青,王凤菊,穆拉提[8](1991)在《混合烷烃γ辐射磺氯酰化制备烷基石油磺酸钠——Ⅱ.偶氮二异丁腈对烷烃γ辐射磺氯酰化反应的敏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以多种结构类型的混合烷烃为原料的γ辐射磺氯酰化法合成烷基石油横酸钠的反应提高产率,所以对偶氮二异丁腈(AIBN)敏化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敏化机理进行了探讨。以AIBN作敏化剂进行磺氯酰化反应,可使烷基磺酰氯具有较大的产率。(本文来源于《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期刊1991年03期)

异丁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蛋白质赖氨酸修饰分布广泛,参与基因调控、转录、代谢等重要的生物过程[1]。2-羟基异丁酰化是最近在组蛋白赖氨酸上发现的一种新的修饰形式,对基因调控有重要影响[2]。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2-羟基异丁酰化在原核生物奇异变形杆菌中的分布特征。我们采用多维液相色谱分离、亲和抗体富集、HPLC-MS/MS鉴定,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多种技术,在1226个蛋白中鉴定到5679个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位点。这一结果表明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也暗示了2-羟基异丁酰化原核生物中的广泛分布。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考察了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蛋白的分布规律和功能特征,表明这一修饰蛋白主要存在于核糖体和胞浆等细胞器中,广泛参分布在柠檬酸循环、糖酵解、丙酮酸代谢等重要代谢酶中,暗示了该修饰可能在原核生物中起到重要的生物调节功能。通过实验,我们还研究了多种碳源对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的调节作用,证明了这种修饰与代谢的密切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丁酰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金凯.异丁苯酰化-加氢-羰基化新工艺合成布洛芬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2].董瀚阳,郭振昌,田姗姗,翟贵金,张锴.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组在原核生物中的质谱鉴定[C].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2: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2017

[3].董瀚阳,郭振昌,田姗姗,翟贵金,张锴.奇异变形杆菌中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的系统分析[C].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2017

[4].董瀚阳,郭振昌,田姗姗,翟贵金,张锴.奇异变形杆菌中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蛋白的分析[J].色谱.2016

[5].宋颖.温控相分离纳米铑催化苯乙烯及对异丁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3

[6].冯翠兰,王艳华,金子林.PEG两相体系中Rh/TMPGP配合物催化的对异丁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

[7].Koilpillai,L,廖福荣.青霉素G酰化酶在异丁烯酸聚合物上的固定化[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2

[8].李崔,刘钧臣,刘松青,王凤菊,穆拉提.混合烷烃γ辐射磺氯酰化制备烷基石油磺酸钠——Ⅱ.偶氮二异丁腈对烷烃γ辐射磺氯酰化反应的敏化作用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91

标签:;  ;  ;  ;  

异丁酰化论文-王金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