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缓释微丸的研制

氧氟沙星缓释微丸的研制

论文题目: 氧氟沙星缓释微丸的研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剂学

作者: 万慧杰

导师: 唐星

关键词: 氧氟沙星,肠吸收,离心造粒,粉末层积,流化床悬浮包衣,氧氟沙星缓释微丸,生物利用度

文献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氧氟沙星(ofloxacin)是第三代氟诺酮类合成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但随着应用的广泛,各种不良反应屡见报道,有些反应较严重,因此制备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制剂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据文献报道,氧氟沙星有效抑菌浓度低,对多数致病菌的MIC90在1μg·mL-1内,这一特点使缓释制剂的应用成为可能。因此制备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制剂十分必要。本文以减少副作用,针对治疗尿路感染为目的,研制了氧氟沙星缓释微丸 采用HPLC法进行微丸中药物的含量测定,UV法对释放度进行测定,HPLC法和UV法对大鼠肠吸收药物进行测定,建立了紫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 处方前研究表明:氧氟沙星在水及各种生理范围内的介质中溶解度低(除在人工胃液中约为40.7mg/ml外,其他pH>4.5介质均小于5mg/ml),油/水分配系数有显著的pH的依赖性。 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方案,通过不同肠段的结扎对氧氟沙星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在2.0~10.0μg·mL-1浓度范围内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浓度饱和现象,Ka值基本保持不变;在pH5.5至pH7.4范围内吸收受pH影响;各肠段的吸收速度常数有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544h-1,0.0368h-1,0.0032h-1,在结肠几乎末检测到吸收。氧氟沙星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在小肠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最佳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用离心造粒法制备氧氟沙星缓冲型和非缓冲型两种微丸,采用粉末层积法进行实验。以MCC与糖乳(1.5:1)为稀释剂,缓冲型和非缓冲型氧氟沙星微丸主药含量分别为70%、75%时易于操作。微丸目标粒径在18~24目之间。 采用流化床悬浮包衣法对氧氟沙星微丸进行缓释包衣。单因素考察最终确定pH依赖型氧氟沙星微丸的包衣液的处方组成和包衣工艺。包衣液采用Eudragit NE30 D与Eudragit L30D-55(1:8),包衣增重为4%,老化时间为24小时,增塑剂(PEG)、抗粘剂滑石粉及抗静电剂(SDS)分别占包衣聚合物量的20%、30%、0.15%。老化时间为24小时,释药机制研究表明:氧氟沙星pH依赖型缓释微丸释药符合一级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氧氟沙星缓释微丸处方前研究工作

§1 仪器和试药

§2 方法和结果

2.1 氧氟沙星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氧氟沙星的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氧氟沙星大鼠在体肠吸收的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肠循环液中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

2.2 肠循环液中酚红含量的测定

2.3 大鼠在体小肠吸收试验法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浓度下的药物小肠吸收

3.2 不同PH条件下药物的小肠吸收

3.3 氧氟沙星的最佳吸收部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氧氟沙星微丸的制备

§1 仪器和试药

§2 方法和结果

2.1 空白丸核的制备

2.2 粉末粉体学性质

2.3 微丸粉体学性质的质量评价

2.4 缓冲型微丸的制备

2.5 工艺因素对微丸制备的影响

2.6 缓冲型微丸制备工艺的确定

2.7 非缓冲型微丸的制备

2.8 两种微丸溶出度的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氧氟沙星微丸流化床悬浮缓释包衣的研究

§1 仪器和试药

§2 方法和结果

2.1 包衣工艺参数的选择

2.2 pH依赖性氧氟沙星缓释微丸(OFLX1)的制备

2.3 非pH依赖性氧氟沙星缓释微丸(OFLX2)的制备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氧氟沙星缓释胶囊的家犬药代动力学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

2.2 血浆样品的处理

2.3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2.4 药物动力学计算方法及统计学分析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氧氟沙星缓释胶囊人体生物利用度尿药法的测定

§1 药品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尿液中氧氟沙星浓度的测定浓度的测定

§3 结果

3.1 方法的专属性

3.2 标准曲线

3.3.方法回收率及日内、日间变异系数

3.4 药动学研究试验结果

3.5 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1-27

参考文献

  • [1].丹参饮缓释微丸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张月红.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 [2].双氯芬酸钠多单元缓释微丸片的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的研究[D]. 贾冰冰.郑州大学2017
  • [3].洛伐他汀缓释微丸型片剂的研制[D]. 陈淑圻.广州医学院2011
  • [4].枸橼酸钾缓释微丸的制备研究[D]. 周蕊.广东药科大学2016
  • [5].烟酸缓释微丸的研究[D]. 张志文.沈阳药科大学2005
  • [6].盐酸坦索罗辛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D]. 柴佩华.第二军医大学2017
  • [7].法莫替丁胃漂浮缓释微丸的研究[D]. 于鹏宇.沈阳药科大学2009
  • [8].乌拉地尔缓释微丸的研究[D]. 陈剑.沈阳药科大学2002
  • [9].四物缓释微丸的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D]. 伍勇.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
  • [10].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的研制[D]. 张翮.沈阳药科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尼莫地平缓释微丸的研究[D]. 王智军.沈阳药科大学2006
  • [2].硝苯地平缓释微丸的研究[D]. 任君刚.沈阳药科大学2006
  • [3].盐酸阿比朵尔缓释微丸的研究[D]. 代奕.沈阳药科大学2006
  • [4].克拉霉素缓释微丸的研制[D]. 刘洋.沈阳药科大学2005
  • [5].布洛芬缓释微丸的研究[D]. 崔久锋.沈阳药科大学2005
  • [6].盐酸氯丙嗪缓释微丸的研制[D]. 李国华.沈阳药科大学2005
  • [7].尼群地平速释、缓释微丸的研制[D]. 游本刚.沈阳药科大学2004
  • [8].利巴韦林缓释微丸的研究[D]. 陶秀梅.沈阳药科大学2004
  • [9].苦参素缓释微丸的研究[D]. 孙英华.沈阳药科大学2004
  • [10].罗红霉素缓释微丸的研究[D]. 于叶玲.沈阳药科大学2003

标签:;  ;  ;  ;  ;  ;  ;  

氧氟沙星缓释微丸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