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返回舱冲击加速度测量装置的研制

航天器返回舱冲击加速度测量装置的研制

一、飞船返回舱冲击加速度测量设备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庞之浩[1](2021)在《东风着陆场将首次启用迎大考》文中认为我国“神舟十二号”飞船乘组的3名航天员已经在“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工作了近3个月,按计划,他们将于9月中下旬乘“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地面。飞船返回地面,要由飞船系统、航天员系统和着陆场系统等共同完成,技术较为复杂。此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是首次从

竺梅芳,武士轻,李博[2](2021)在《新飞船试验船气囊着陆缓冲系统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缓冲气囊是继着陆腿及反推发动机之外,另一种行之有效的着陆缓冲装置。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群伞加缓冲气囊的无损回收方案,实现了其重复使用的目的。文章对新飞船试验船缓冲气囊的选型及参数的确定原则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气囊着陆缓冲系统的设计状态、工作程序以及缓冲过程的排气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地面试验装置和测量系统,对缓冲气囊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具备主动排气控制的多气室组合式气囊着陆缓冲系统缓冲过载达到预期,无侧翻和明显反弹,着陆稳定性满足要求。试验船缓冲气囊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可以为其它大载荷航天器和大载荷空投着陆缓冲气囊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吴正阳[3](2021)在《基于翠鸟入水策略的跨介质飞行器构型仿生设计及入水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跨介质飞行器是一种可在水和空气两种介质间自由穿行的新概念两栖无人运动平台,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民事应用前景。跨介质飞行器的研制需要解决空中巡航、入水、水下潜行以及出水四种运动模式下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其中,跨介质飞行器入水过程经受的较大冲击载荷极易造成机体结构损坏、内部元器件失灵以及弹道失稳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跨介质飞行器应以何种流体动力构型及采取何种入水方式减小飞行器入水冲击载荷,对提高跨介质飞行器入水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跨介质飞行器概念提出近百年,但由于其设计制造难度大,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设计理论,模仿具有跨介质功能的水鸟或昆虫,突破其关键技术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技术途径。本文以翠鸟为仿生模本,采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方法,研究翠鸟典型姿态下入水策略对其入水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翠鸟头颈入水缓冲机理,在此基础之上对跨介质飞行器流体动力构型进行组合仿生设计,并研究仿生跨介质飞行器入水性能。具体包含以下研究内容:(1)分析翠鸟入水捕食过程,确定了翠鸟入水典型姿态——翅翼后掠,头部、身体及尾巴保持在一条直线,并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获取了翠鸟典型入水姿态精确3D模型。为了分析翠鸟不同初始入水速度、入水角度对其入水冲击加速度、俯仰力矩、流场分布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的CFD数值仿真方法,采用Reynold时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对整个流场域求解,通过分析网格数量对轴向冲击力的影响确定了满足计算要求的网格密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压差阻力对翠鸟冲击加速度的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轴向冲击加速度和俯仰力矩随初始入水速度和入水角度的增加而增加,翠鸟俯冲入水的峰值冲击加速度和峰值俯仰力矩与初始入水速度成二次方关系,与入水角度呈线性关系,减小翠鸟入水角度会降低其下潜深度。对峰值冲击加速度时刻的压力场和速度矢量场分析可知,增加初始入水速度会显着增加翠鸟周围流场扰动,增强翠鸟入水附加质量效应,导致较大冲击加速度的产生。在入水角度90°、初始入水速度8m/s时,翠鸟经受的轴向冲击加速度和峰值力矩最大,其值分别为18.4g和0.867N·m。(2)根据翠鸟俯冲自由入水测试需求,设计搭建了可实现翠鸟模型初始入水速度和初始入水角度精确可调的无束缚入水试验测试平台。其中,高速入水推进机构可实现模型入水速度调节,角度调节机构可实现入水角度调节,模型释放系统用来完成入水前精确释放,嵌入式惯性测量系统采集翠鸟运动学数据,高速动态影像捕捉系统获取视频影像资料。通过入水试验,研究了翠鸟模型入水冲击加速度、俯仰角以及水体响应随初始入水速度和入水角度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翠鸟模型轴向冲击加速度峰值与初始入水速度呈二次方关系,与初始入水角度呈线性关系,这与仿真结果相对应。径向冲击加速度极小值随入水角度的增加显着减小,甚至接近于0。在入水过程中,翠鸟模型均先抬头上扬后低头下潜,且低头下潜趋势在尾部空泡深闭合后加剧。将试验结果的轴向峰值冲击力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CFD数值仿真方法的适用性,其与试验值最大相差11.5%。(3)基于翠鸟头部流线构型,采用构型仿生方法,设计制作了翠鸟头形细长体、卵形头旋成体以及构型仿生旋成体。通过垂直入水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下落高度对轴向冲击加速度的影响规律及空泡的演化特性。试验研究表明,相比于卵形头旋成体,翠鸟头形细长体和构型仿生旋成体均可消除入水初期峰值冲击加速度,同时减小下潜过程阻力,但由于翠鸟头部非对称轮廓,翠鸟头形细长体在入水后会发生偏转。空泡闭合后的波纹效应是导致轴向冲击加速度振荡的原因,不同入水速度下的震动频率基本维持在200Hz上下。(4)受翠鸟入水过程颈部收缩行为启发,采用功能仿生方法,在旋成体头部和主体之间引入线性弹簧,设计制作了功能仿生旋成体,根据旋成体头部是否可压缩,区分出头部固定旋成体和头部可压缩旋成体两种形态。通过对比功能仿生旋成体两种形态的垂直入水试验,定量研究了初始入水速度对冲击加速度及空泡动态的影响,推导了入水初期峰值冲击加速度与弹簧线刚度和最大压缩量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在旋成体头部和主体之间引入弹簧可以显着抑制旋成体主体入水初期峰值冲击加速度,在不考虑弹簧刚度的情况下,旋成体峰值冲击加速度仅与头部最大压缩量有关。此外,弹簧的引入提高了空泡形成及侧面深闭合现象发生所需的初始入水速度,但对空泡在旋成体侧面和尾部闭合的无量纲时间影响不大。头部可压缩旋成体在入水速度为3.96m/s时,可降低71%的峰值冲击加速度。(5)采用组合仿生设计思想,基于翠鸟原型入水机理研究,设计了翠鸟头部和龙虱身体结合的跨介质飞行器机身外形;结合机翼设计一般流程,确定了跨介质飞行器机翼面积为0.49m2,起飞重量为28.031kg,安装角及上反角为0,并通过边条翼连接机翼和机身,设计了后掠角30°、40°、50°以及60°四种仿生跨介质飞行器气动/水动构型。通过CFD数值模拟,研究了四种后掠角飞行器气动特性,综合分析飞行器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升阻比以及俯仰力矩系数,确定了后掠40°仿生跨介质飞行器为最终设计方案。(6)基于流动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后掠40°仿生跨介质飞行器1/4缩比模型,并开展了俯冲入水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入水速度、入水角度及质心位置对其入水性能的影响规律,以飞行器下潜一个体长为节点,以快速、平稳和安全为指标,评价其入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初始速度越高,飞行器入水越快速,但容易失稳且越不安全;初始入水角度越大,飞行器入水越快速,在径向上越安全,但容易失稳;质心位置越靠前,飞行器入水越快速,且入水越不平稳,但对其入水安全性影响不显着。因此,飞行器应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初始入水速度、入水角度及质心位置控制其入水过程。

赵雁[4](2018)在《载人飞船上的那些细节》文中研究指明合格的环境卫士在"神五"飞行前,一个令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科研人员极目抒怀的成果——一氧化碳滤除装置的研制,被许多人反复提及。这是一个不到一年就已经过初样、正样研制并定型的产品,没有走一般产品的常规路径。这个产品与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神四"飞船返回后,在采集和分析飞船返回舱内的气体参数时,研究人员意外发现舱内存留着部分一氧化碳。这是一

李爽,江秀强[5](2016)在《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综述与启示》文中认为进入、下降与着陆(EDL)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对于成功着陆火星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详细地介绍了火星EDL的技术需求与GNC面临的挑战;然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历次成功火星任务的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接着有针对性地梳理了我国现有航天工程任务中可加以利用的技术基础;最后,在对比分析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火星探测工程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研发给出了初步的建议。

朱云飞,杨艳静,岳志勇,姜利祥,黄建国,焦子龙[6](2015)在《多用途飞船返回舱虚拟振动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虚拟振动试验软件系统、多用途飞船返回舱的有限元模型和"神舟一号"返回舱的历史试验数据,对多用途飞船返回舱进行虚拟正弦和随机振动试验,考核了返回舱经受动力学环境的能力,研究发现设计方案在一阶共振区响应过大,存在较大的设计缺陷,经过多次迭代优化设计后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多用途飞船返回舱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朱仁璋,王鸿芳,丛云天,邱慧,王冉[7](2013)在《中外交会对接技术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或联合体有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和中国。文章对上述五方的交会对接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与评述,包括发展过程与现在的技术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涉及交会敏感器、连接机构、交会对接控制等关键技术。在交会对接领域内,美国与苏/俄基本沿不同的技术途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日本与中国也各有特色与技术优势,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欧洲与日本的潜在实力也不容低估。

何成旦,李得天,杨瑞强,鲍琎,叶自煜[8](2012)在《小型火星着陆器工程参数遥测技术》文中指出在火星环绕探测任务中,可以研制和发射小型火星着陆器,开展火星表面大气压力和温度测量,火星表面拟听声音测量等,可以获取火星着陆器着陆过程中及着陆舱着陆点的重要环境参数探测数据;开展着陆器着陆过程加速度测量,着陆冲击过载测量,关键部件温度测量,可以获取火星着陆器再入、下降、着陆过程中加速度、着陆时冲击过载、关键部件关注点的温度变化等工程数据;为后续火星探测任务积累第一手探测数据并提供技术支持。

郭志梅[9](2011)在《利用天气雷达网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及基于精细风场的神七伞降轨迹预测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9月21-28日中国气象局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简称神七)主着陆场附近进行了加强飞船回收气象保障的科学试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神舟号返回舱再入段进行了研究:首先,应用“再入物理学”、“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雷达目标特性”等综合学科知识,以神舟返回舱再入段的雷达测量数据为依据,对“再入目标雷达隐身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述了雷达丢失目标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对整个再入过程中,目标雷达散射特性的变化规律做出了较为完整地描述。其次,围绕利用天气雷达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神七返回舱的预定理论轨迹计算方法,提出了神七返回沿线天气雷达的观测参数的计算方法,设计了天气雷达实时捕获飞船的实施方案,并于2008年9月28日指导了天气雷达站的操作人员实时监测神七返回舱,事后又对监测数据进行反演,并与理论计算的轨迹和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提供的神七载人飞船回收段的部分航天实测数据进行了比对。本次试验证明了天气雷达能够跟踪监测神七返回舱,证实了我国气象部门现行业务天气雷达站网监测飞船的可行性,这是对航天测控网的有效补充。本文所编写的程序、计算预定理论轨迹和雷达观测参数的算法以及把天气雷达监测飞船数据反演成飞船轨迹的方法为今后进行天气雷达实时监测飞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试验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关于飞船在黑障区的探测破解,尚有许多地方需要今后做深入的研究。最后,针对神七载人飞船的伞降回收着陆阶段受空中水平风影响很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伞降轨迹的计算方法;对精细的数值预报模式、高空探测和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获得的风廓线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3种风廓线资料分别对神七返回舱开伞前后的轨迹进行了预测;并与神七实测开伞点和着陆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证明,精细资料为飞船的回收段的风修正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利用精细风资料预测飞船伞降轨迹,有助于飞行控制指令编发,从而提高飞船定点回收的精度和可靠性,减小飞船的搜救范围,缩短搜救时间。

李桢[10](2011)在《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轨道和总体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载人深空探测是近年来航天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火星是太阳系中性质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是未来载人探索的一个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目标。本文以载人火星任务为研究对象,从星际转移轨道设计、任务综合发射窗口规划、中止任务轨道设计、总体方案选择和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设计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地球火星往返转移轨道,并从燃料消耗和任务约束角度展开了分析研究。运用Lambert交会算法,研究了一个火星大冲周期(15年)内不同出发/到达时刻对应的地-火两脉冲往返转移所需的变轨速度增量分布,并通过改进的Pork-chop图给出了直观表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能量最优的长期停留合点轨道和短期停留轨道。结合大推力变轨和小推力变轨的特点,提出了混合推力轨道方案,采用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节约燃料、任务灵活的混合推力轨道。研究了适用于长期多次往返任务的地球-火星Aldrin循环轨道,探讨了同时考虑地球和火星引力辅助变轨情况下的循环轨道方案。研究了地火转移末段的气动辅助捕获问题,给出了任务约束条件,求解了进入走廊,并分析了相关参数对轨道的影响。研究了载人火星任务综合窗口。通过有效的简化模型,分析了地火转移发射时机的分布特点;在简化模型基础上,采用圆锥曲线拼接模型和高精度模型逐步求解了满足停泊轨道高度和倾角约束的高精度转移轨道,得到高精度的地球-火星转移发射窗口。由于大规模载人火星飞船各舱段需要在近地轨道多次组装,建立了交会对接发射窗口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求解了相应的近地轨道发射窗口。将地火转移发射窗口和近地轨道组装发射窗口结合考虑,得到火星飞行任务综合发射窗口。设计了载人火星探测故障后中止任务返回的轨道。研究分两方面,一是研究了地球-火星-地球、地球-火星-金星-地球地球-金星-火星-地球三类自由返回轨道的特点,从飞行时间和能量需求方面分析了每种轨道方案的可行性;二是以两脉冲合点往返轨道为基准,分析了载人任务全程不同阶段中止任务应急返回的变轨策略。结果表明:无论是自由返回轨道,还是应急返回轨道,都不存在能量需求、飞行时间都十分理想的中止方案;载人火星探索任务全程中,可以应急返回的时段非常有限,且各种返回模式均需要较长的返航飞行时间和较大的燃料消耗。研究了载人火星任务总体方案评价与选择问题。建立了一套基于选择分支树图表的方案遴选方法,从轨道方案、飞行体系、推进系统、乘员人数等多个方面对一系列载人火星任务总体方案特征集进行定性评价,通过比较分析遴选出若干备选方案。分别采用了基于近地轨道出发质量(IMLEO)与技术成熟度(TRL)的模型和基于多准则决策的模型对备选方案进行定量评价。两模型评估结果均表明,基于近地轨道组装的短期停留化学推进整体式方案是理想的载人火星任务方案。在登火星任务方案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载人登月、登近地小行星和登火星三类任务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而讨论了这三类载人深空探测任务的继承性问题。

二、飞船返回舱冲击加速度测量设备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船返回舱冲击加速度测量设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东风着陆场将首次启用迎大考(论文提纲范文)

飞船返回分为四个阶段
首次启用副着陆场
着陆后医监医保很重要

(3)基于翠鸟入水策略的跨介质飞行器构型仿生设计及入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跨介质飞行器研究现状
    1.3 入水问题研究现状
        1.3.1 入水问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入水缓冲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翠鸟典型姿态入水仿真分析
    2.1 引言
    2.2 翠鸟入水过程
    2.3 翠鸟典型入水姿态物理模型建立
    2.4 翠鸟俯冲入水数值计算方法
        2.4.1 动网格技术
        2.4.2 计算域及网格划分
        2.4.3 网格生成
        2.4.4 VOF模型
        2.4.5 用户自定义函数(UDF)
        2.4.6 求解方法
        2.4.7 网格独立性验证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1 翠鸟入水过程中两相和压力分布
        2.5.2 初始入水速度对各参数的影响
        2.5.3 入水角度对各参数的影响
    2.6 本章小节
第3章 翠鸟模型入水试验及分析
    3.1 引言
    3.2 入水试验平台设计及搭建
        3.2.1 试验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3.2.2 试验平台组成及功能
    3.3 翠鸟入水模型
    3.4 试验方法和步骤
        3.4.1 试验准备工作
        3.4.2 试验步骤
        3.4.3 试验参数选择
    3.5 试验结果分析
        3.5.1 水体响应及轨迹变化
        3.5.2 冲击加速度和俯仰角度随时间的变化
        3.5.3 初始入水速度对峰值冲击加速度及入水俯仰角的影响
        3.5.4 初始入水角度对峰值冲击加速度及入水俯仰角的影响
        3.5.5 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翠鸟头颈缓冲减阻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翠鸟头形细长体建模
    4.3 试验方法和步骤
    4.4 翠鸟头形细长体垂直入水特性
        4.4.1 入水轨迹及空泡动态
        4.4.2 冲击加速度
    4.5 头部构型仿生旋成体设计
    4.6 头部构型仿生旋成体垂直入水特性
        4.6.1 空泡动态和轴向冲击加速度
        4.6.2 初始速度对旋成体轴向冲击加速度的影响
        4.6.3 空泡波纹效应
    4.7 颈部功能仿生旋成体设计
    4.8 颈部功能仿生旋成体垂直入水特性
        4.8.1 空泡动态和轴向冲击加速度
        4.8.2 初始速度对旋成体轴向冲击加速度的影响
        4.8.3 空泡闭合
        4.8.4 头部可压缩旋成体压缩
        4.8.5 头部可压缩旋成体入水缓冲机理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跨介质飞行器仿生设计及气动分析
    5.1 引言
    5.2 跨介质飞行器机身组合仿生设计
        5.2.1 翠鸟头部和龙虱身体特征曲线提取
        5.2.2 特征曲线光顺求解
        5.2.3 三维建模
        5.2.4 机身组合
    5.3 跨介质飞行器机翼设计
        5.3.1 翼型选择
        5.3.2 机翼平面形状设计
        5.3.3 机翼安装及后掠角选择
    5.4 跨介质飞行器气动特性仿真分析
        5.4.1 数值计算模型选择
        5.4.2 计算域及求解方法
        5.4.3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检验
        5.4.4 不同后掠角跨介质飞行器气动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仿生跨介质飞行器入水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流动相似理论
    6.3 仿生跨介质飞行器入水模型设计和试验参数选择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1 空泡动态和跨介质飞行器入水轨迹
        6.4.2 仿生跨介质飞行器入水冲击加速度
        6.4.3 初始入水速度对飞行器入水轨迹和冲击加速度的影响
        6.4.4 初始入水角度对飞行器入水轨迹和冲击加速度的影响
        6.4.5 质心位置对飞行器入水轨迹和冲击加速度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综述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火星EDL的技术要求与GNC面临的挑战
    1.1 进入段的技术要求与GNC面临的挑战
    1.2 伞降段的技术要求与GNC面临的挑战
    1.3 着陆段的技术要求与GNC面临的挑战
2 历次成功火星EDL的GNC技术方案
    2.1 历次成功火星EDL的主要GNC技术
    2.2 历次成功任务的EDL关键动作指令序列
    2.3“好奇号”EDL实时GNC方案
3 我国现有航天工程技术基础
    3.1 地球再入制导控制技术
    3.2 月球动力下降与着陆避障的GNC技术
    3.3 其它相关技术
4 分析与建议
    4.1 针对动力学模型不准确的解决方案
    4.2 进入GNC适应性改进的分析和建议
    4.3 降落伞改进与伞降控制设计的分析和建议
    4.4 对嫦娥三号着陆避障GNC改进的分析和建议
5 结束语

(6)多用途飞船返回舱虚拟振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有限元模型
    1.1多用途飞船返回舱模型
    1.2振动台和夹具
    1.3组合模型
2阻尼系数的确定
    2.1垂直方向阻尼系数
    2.2水平方向阻尼系数
3多用途飞船返回舱及带夹具底部固支模态
4虚拟正弦扫描振动试验分析
    4.1系统级试验条件
    4.2限幅条件
    4.3组件级试验条件
    4.4加速度测量点
    4.5试验结果
5虚拟随机振动试验分析
6结束语

(7)中外交会对接技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交会对接技术特点分析
    2.1 美国[1, 6, 8-25]
    2.2 苏联/俄罗斯[7-9, 26-27]
    2.3 欧洲[1, 4, 8-9, 28-29]
    2.4 日本[1, 5, 8, 30-31]
    2.5 中国
3 技术水平比较
    3.1 美国与苏/俄的比较[1, 6-27]
        3.1.1 相似点
        3.1.2 不同点
    3.2 欧洲与日本的比较[1, 4-5, 8-9, 28-31]
        3.2.1 相似点
        3.2.2 不同点
    3.3 中国的成就与差距
        3.3.1 成就
        3.3.2 差距
4 结束语
    1) 交会对接活动与技术特点
    2) 交会敏感器与连接机构
    3) 中国与世界交会对接技术水平比较
    4) 展望未来

(9)利用天气雷达网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及基于精细风场的神七伞降轨迹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神舟号飞行全过程
        1.2.1 发射
        1.2.2 飞行
        1.2.3 返回
    1.3 再入目标电磁特性研究进展
        1.3.1 再入现象
        1.3.2 再入目标的电磁散射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天气雷达网监测飞船研究进展
        1.4.1 天气雷达的发展简史
        1.4.2 天气雷达探测飞船的研究进展
    1.5 伞降回收轨迹预测研究进展
    1.6 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8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再入基本理论
    2.1 返回舱再入方式
    2.2 等离子体鞘套和尾流的产生
    2.3 等离子体基础
    2.4 等离子体介质的电磁特性
    2.5 等离子体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2.5.1 等离子体固有频率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2.5.2 等离子体碰撞频率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第三章 返回舱再入段雷达散射特性
    3.1 突增段
    3.2 隐身段
        3.2.1 体散射到面散射的转变
        3.2.2 返回舱包覆等离子体的折射效应
        3.2.2.1 折射隐身的机理
        3.2.2.2 不均匀等离子体球的电磁波轨迹
        3.2.2.3 影响折射隐身效应的主要因素
        3.2.3 返回舱包覆等离子体的吸收衰减
        3.2.3.1 吸收隐身的机理
        3.2.3.2 垂直入射到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的吸收衰减
        3.2.3.3 斜入射到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的吸收衰减
        3.2.4 隐身段产生机理小结
    3.3 平稳段
    3.4 小结
第四章 利用天气雷达网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研究
    4.1 目标丢失后的重新捕获
    4.2 天气雷达监测飞船的可行性分析
    4.3 神七返回舱预定理论轨迹计算
        4.3.1 神七载人飞船返回着陆过程
        4.3.2 理论轨迹的计算方法
        4.3.3 相关参数的确定
        4.3.4 理论轨迹分析
    4.4 沿线天气雷达
        4.4.1 沿线天气雷达分布
        4.4.2 沿线布设雷达型号和参数
    4.5 天气雷达监测参数的计算方法
    4.6 天气雷达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
        4.6.1 天气雷达监测神七返回舱参数分析
        4.6.2 实时捕获神七返回舱方案
    4.7 试验结果分析
        4.7.1 试验数据整理
        4.7.2 试验数据处理
        4.7.3 试验数据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精细风场的神七伞降回收轨迹预测研究
    5.1 伞降轨迹计算模型
        5.1.1 系统模型
        5.1.2 轨迹计算
        5.1.2.1 开伞减速阶段
        5.1.2.2 匀速飘移阶段
    5.2 精细风场资料的处理、比对和分析
        5.2.1 资料的处理
        5.2.2 资料的比对分析
    5.3 神七伞降回收主着陆场上空风场特征分析
    5.4 神七伞降回收轨迹预测分析研究
        5.4.1 开伞前飞船伞降轨迹预测分析研究
        5.4.2 开伞后飞船伞降轨迹预测研究
        5.4.3 飞船伞降轨迹预测误差分析
    5.5 神七伞降实际轨迹模拟及散布区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再入返回舱的雷达散射特性
        6.1.2 利用天气雷达网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研究
        6.1.3 基于精细风场的神七伞降轨迹预测研究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致谢

(10)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轨道和总体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载人火星探测概况
        1.1.1 火星概况
        1.1.2 载人火星探测战略意义
        1.1.3 火星探测工程发展概况
    1.2 载人火星探测轨道方案研究现状
        1.2.1 载人火星探测轨道分类
        1.2.2 载人火星探测轨道方案研究进展
    1.3 载人火星探测总体方案研究现状
        1.3.1 载人火星探测总体方案概述
        1.3.2 载人火星探测总体方案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轨道设计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时间与坐标系统
        2.2.1 时间系统定义与转换
        2.2.2 坐标系定义与转换
        2.2.3 DE405 星历表
        2.2.4 会合周期
    2.3 动力学模型
        2.3.1 行星际转移轨道动力学模型
        2.3.2 火星大气飞行段模型
    2.4 小结
第三章 地球-火星往返转移轨道方案
    3.1 引言
    3.2 两脉冲能量最优往返转移轨道方案
        3.2.1 基于Lambert 交会算法和Pork-chop 图的轨道设计方法
        3.2.2 典型轨道方案
    3.3 混合推力往返转移轨道方案
        3.3.1 求解方法
        3.3.2 典型轨道方案
        3.3.3 混合推力与脉冲推力轨道对比分析
    3.4 循环往返转移轨道方案
        3.4.1 轨道参数初值估计
        3.4.2 数值求解
        3.4.3 循环轨道与中途停留轨道对比分析
    3.5 气动捕获轨道方案
        3.5.1 气动捕获进入走廊
        3.5.2 轨道特性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任务综合窗口分析
    4.1 引言
    4.2 地球-火星往返转移发射窗口
        4.2.1 基于质点模型的发射窗口求解
        4.2.2 基于圆锥曲线拼接模型的发射窗口求解
        4.2.3 基于高精度模型的发射窗口求解
        4.2.4 不同精度模型的发射窗口对比
    4.3 近地轨道组装发射窗口
        4.3.1 约束条件
        4.3.2 发射窗口求解方法
        4.3.3 近地轨道发射窗口仿真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中止任务轨道方案
    5.1 引言
    5.2 自由返回轨道方案
        5.2.1 轨道参数初步推导方法
        5.2.2 “E-M-E”自由返回轨道
        5.2.3 “E-M-V-E 自由返回轨道
        5.2.4 “E-V-M-E 自由返回轨道
    5.3 应急返回轨道方案
        5.3.1 近地加速段中止任务策略
        5.3.2 出航段中止任务策略
        5.3.3 被火星捕获后中止任务策略
    5.4 小结
第六章 总体方案遴选与评价方法
    6.1 引言
    6.2 方案定性遴选
        6.2.1 轨道方案
        6.2.2 飞行体系
        6.2.3 运载与推进
        6.2.4 其它选项
        6.2.5 备选方案
    6.3 基于近地轨道出发质量和技术成熟度的方案评价
        6.3.1 评价模型
        6.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6.4 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的方案评价
        6.4.1 评价模型
        6.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6.5 系列载人深空探测任务对比分析
        6.5.1 登月、登小行星、登火星任务共性
        6.5.2 登月、登小行星、登火星任务差异
        6.5.3 继承性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普适变量法求解Lambert 问题
附录B 2031-2045 年地球-火星往返转移Pork-chop 图
附录C 2033-2035 年往返转移轨道仿真结果

四、飞船返回舱冲击加速度测量设备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风着陆场将首次启用迎大考[N]. 庞之浩. 北京日报, 2021
  • [2]新飞船试验船气囊着陆缓冲系统特性研究[J]. 竺梅芳,武士轻,李博.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1(03)
  • [3]基于翠鸟入水策略的跨介质飞行器构型仿生设计及入水性能研究[D]. 吴正阳. 吉林大学, 2021
  • [4]载人飞船上的那些细节[J]. 赵雁. 传记文学, 2018(12)
  • [5]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综述与启示[J]. 李爽,江秀强. 宇航学报, 2016(05)
  • [6]多用途飞船返回舱虚拟振动试验研究[J]. 朱云飞,杨艳静,岳志勇,姜利祥,黄建国,焦子龙.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04)
  • [7]中外交会对接技术比较研究[J]. 朱仁璋,王鸿芳,丛云天,邱慧,王冉. 航天器工程, 2013(03)
  • [8]小型火星着陆器工程参数遥测技术[A]. 何成旦,李得天,杨瑞强,鲍琎,叶自煜. 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 2012
  • [9]利用天气雷达网监测神七返回舱试验及基于精细风场的神七伞降轨迹预测研究[D]. 郭志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0)
  • [10]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轨道和总体方案研究[D]. 李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标签:;  ;  ;  ;  

航天器返回舱冲击加速度测量装置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