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免疫结合论文-吴开怀,姚冉,林巍

斑点免疫结合论文-吴开怀,姚冉,林巍

导读:本文包含了斑点免疫结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结核,肺外结核,结核T细胞斑点检测,诊断

斑点免疫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吴开怀,姚冉,林巍[1](2016)在《结核感染T细胞酶结合免疫斑点试验诊断肺结核及肺外结核》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结核感染T细胞酶结合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方法检测结核病患者和非结核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观察T-SPOT.TB在肺结核、肺外结核及非结核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发现,结核患者的T-SPOT.TB诊断阳性率显着高于非结核患者,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的T-SPOT.TB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差异均不显着;T-SPOT.TB可快速准确诊断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阮光萍,安梅,王桂华,叶蕾,邓淑芬[2](2007)在《斑点免疫结合法测定卵黄抗体的活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哺乳动物产生的抗体和鸡产生的卵黄抗体在物理、生物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卵黄抗体能耐酸耐热,可口服用来防治动物和人类的肠内感染疾病,且对发展常规的诊断免疫实验有益。传统的ELISA法检测卵黄抗体比斑点免疫结合法费时。目的:应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的稳定性。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输血科。材料:实验于2006-01/06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完成。选取30周龄的白色莱杭母鸡2只,以HLA-A*0201α链作为抗原,纯化抗原的总蛋白浓度0.04g/L,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自行制备);硝酸纤维素膜(进口分装);脱脂奶粉(安怡产品,批号20051220);DAB(博士德公司);辛酸(上海星火化工厂生产);硫酸铵(汕头市光华化学厂生产)。方法:①抗原HLA-A*0201α链以总蛋白浓度0.04g/L纯化后,进行鸡卵黄抗体的纯化,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卵黄抗体的纯化结果。②1μL抗原被点样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中心,于37℃孵箱中烤干,浸于1mL的PBST中,37℃孵箱90r/min封闭振荡15min,重新更换1mL的PBST,加入一抗卵黄抗体,终浓度为10mg/L。在37℃孵箱振荡30min后,硝酸纤维素膜用PBST洗3次。加入二抗标记HRP的鼠抗鸡卵黄抗体,孵育30min后,硝酸纤维素膜用PBST洗3次,通过用DAB试剂孵育来显色。阳性反应产生一个深棕色的斑点,表明卵黄抗体具有较好的活性;斑点变浅表明失去部分活性;斑点消失表明失去全部活性。根据斑点的灰度值变化对照标准样品,可计算卵黄抗体剩余的百分活性。③卵黄抗体用磷酸盐缓冲液调整为1,0.1,0.01g/L3种蛋白浓度,室温下放置4个月,每个月分别从各种浓度的样品中取10μg,采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室温稳定性。④卵黄抗体分别置于7个EP管,100μL/管,编号1~7。1~3号管用1mol/L的HCL分别调整pH值为5,3,2;4~6号管用1mol/L的NaOH分别调整pH值为9,11,12;7号管的pH值为7(中性),不加酸或碱。1~7号管均放在37℃孵箱中3h,每隔1h各管分别取10μg样品,采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⑤卵黄抗体分别置于6个EP管,10μL/管,编号1~6。按顺序编号各管分别于30,40,50,60,70,80℃水浴15min,然后4℃冰箱冷却,每管取样10μg,以未经过加热处理的样品作为标准对照,采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热稳定性。主要观察指标:①卵黄抗体SDS-PAGE电泳检测。②卵黄抗体室温稳定性检测。③卵黄抗体不同pH值稳定性检测结果。④卵黄抗体热稳定性检测。结果:①纯化的卵黄抗体经SDS-PAGE电泳后有两条主带,重链相对分子质量约66000,轻链相对分子质量约25000。②1,0.1,0.01g/L的卵黄抗体,室温下放置4个月后仍然保留部分活性。③pH5~9时37℃孵育3h后,卵黄抗体仍有部分活性;在pH低于5或高于9的条件下37℃孵育3h后,卵黄抗体失去全部活性。④纯化的卵黄抗体分别置于6个EP管中,1~4号管的卵黄抗体仍有活性,第5管和第6管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是较高温度下蛋白变性引起的。结论:卵黄抗体稳定性较好,斑点免疫结合法能够快速简单的证明和描述卵黄抗体的功能活性,且只需要微量抗原和抗体,斑点特异,能同时处理大量样品。(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7年12期)

许静[3](2005)在《一种棘球蚴病斑点免疫结合试验的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棘球蚴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家畜养殖区。其中,20%~30%的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在肺部形成棘球蚴包囊,易与肺癌等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实质病变相混淆,因而肺棘球蚴病的实验室免疫学诊断十分重要。目前用于诊断棘球蚴病的方法很多,如皮(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期刊2005年05期)

何谦,楚雍烈,王香玲,刘余静[4](2005)在《斑点免疫结合实验用于丙肝不同片段抗体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检测丙肝不同片段抗体的斑点免疫结合法,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分别取基因工程表达的丙肝融合抗原及分片段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建立了检测丙肝不同片段抗体的斑点免疫结合法。使用RIBA确证试剂进行评估,并与分片段酶联免疫确认试剂进行比较。结果使用RIBA确证试剂进行评估,灵敏度可达95.7%,特异性为100.0%。斑点免疫结合法与分片段酶联免疫确认试剂法相比,阴性符合率为100.0%,阳性符合率为95.6%。结论斑点免疫结合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简便价廉,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05年14期)

郑光宇,赵荣乐[5](2005)在《血清滤纸斑点免疫结合试验诊断棘球蚴病》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定性滤纸吸附血清样品,保存于室温和4℃冰箱内, 3和6个月后对所保存的血清滤纸进行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以检测血清样品中抗棘球蚴抗原的抗体.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保存的干血清滤纸的检测结果与新鲜血清样品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 05).证明在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棘球蚴病患者免疫应答时,干血清滤纸法可作为患者血清样品的保存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张华荣,田华[6](2005)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分类及其方法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ot immunobinding assay,DIBA)以其快速、操作简单等特点,在临床检验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检测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实验室在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应予以关注和(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期刊2005年03期)

王贵珍,周益军,周雪平[7](2005)在《以直接斑点免疫结合测定法检测灰飞虱体内的水稻条纹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过碘酸钠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了水稻条纹病毒(RSV)的3株单克隆抗体,3株酶标抗体(HRP-3B9、HRP-2H2、HRP-2E5)的效价分别达到1:25600、1:1600、1:3200,直接ELISA方阵试验确定HRP-3B9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5000.用HRP-3B9在硝酸纤维素膜上采用直接和间接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对灰飞虱体内RSV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DIBA法可有效地用于检测灰飞虱的带毒率,直接DIBA法比间接DIBA法灵敏度更高.故采用直接DIBA法对采自江苏10个县、市的灰飞虱带毒率进行了检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郑光宇,赵荣乐[8](2004)在《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棘球蚴病患者的免疫应答》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BAS DIBA) ,并以此法研究了棘球蚴病患者对细粒棘球蚴 (Echinococcusgranulosus)抗原的免疫应答 .79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6 9例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 119例健康人血清的BAS DIBA试验结果为 :两试验检测抗棘球蚴抗原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 97.4 5 %和 92 .4 1% ;特异性分别为 98.4 0 %和 98.94 % ;在 91.14 %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 ,BAS DIBA试验较DIBA法敏感 ;两法同为阳性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 ,BAS DIBA检出的抗体效价的几何均数为DIBA法的 5 .4 8倍 ;4例DIBA试验阴性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在BAS DIBA法中为阳性 .证实所建立的BAS DIBA法是检测棘球蚴病患者免疫应答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低抗体水平的棘球蚴病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5期)

赵荣乐,郑光宇[9](2004)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3种植物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改进的斑点免疫结合法在检测芜菁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中的应用 .无论是使用全抗血清还是纯化的免疫球蛋白 ,检测感染组织粗汁液中的病毒或纯化的病毒 ,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同时进行的斑点免疫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吸附电子显微术等的比较结果表明 :无论是检测纯化病毒还是感染组织粗汁液中的病毒 ,斑点免疫结合法的检测敏感性均优于后 2种方法 ,病毒的可测感度芜菁花叶病毒为 0 .6 5ng ,烟草花叶病毒为0 .39ng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为 0 .4 5ng ;应用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及羟基吲哚磷酸盐和氮兰四唑为底物较为合适 ,这种底物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并且反应产物为不褪色的紫色 ,易于观察和保存(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刘宏伟,仲伟强,王俊朝,王仁芝[10](2002)在《胶体金快速斑点结合免疫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免疫分析日益广泛应用于以临床为主以及非临床领域的诊断工业 (diagnosticindustry) ,免疫分析向两个方向发展 :一类为全自动化的免疫分析 ;另一类为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的快速免疫分析。前者需要价格昂贵的全自动仪器及与仪器严格配套的各种(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02年01期)

斑点免疫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哺乳动物产生的抗体和鸡产生的卵黄抗体在物理、生物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卵黄抗体能耐酸耐热,可口服用来防治动物和人类的肠内感染疾病,且对发展常规的诊断免疫实验有益。传统的ELISA法检测卵黄抗体比斑点免疫结合法费时。目的:应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的稳定性。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输血科。材料:实验于2006-01/06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完成。选取30周龄的白色莱杭母鸡2只,以HLA-A*0201α链作为抗原,纯化抗原的总蛋白浓度0.04g/L,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自行制备);硝酸纤维素膜(进口分装);脱脂奶粉(安怡产品,批号20051220);DAB(博士德公司);辛酸(上海星火化工厂生产);硫酸铵(汕头市光华化学厂生产)。方法:①抗原HLA-A*0201α链以总蛋白浓度0.04g/L纯化后,进行鸡卵黄抗体的纯化,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卵黄抗体的纯化结果。②1μL抗原被点样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中心,于37℃孵箱中烤干,浸于1mL的PBST中,37℃孵箱90r/min封闭振荡15min,重新更换1mL的PBST,加入一抗卵黄抗体,终浓度为10mg/L。在37℃孵箱振荡30min后,硝酸纤维素膜用PBST洗3次。加入二抗标记HRP的鼠抗鸡卵黄抗体,孵育30min后,硝酸纤维素膜用PBST洗3次,通过用DAB试剂孵育来显色。阳性反应产生一个深棕色的斑点,表明卵黄抗体具有较好的活性;斑点变浅表明失去部分活性;斑点消失表明失去全部活性。根据斑点的灰度值变化对照标准样品,可计算卵黄抗体剩余的百分活性。③卵黄抗体用磷酸盐缓冲液调整为1,0.1,0.01g/L3种蛋白浓度,室温下放置4个月,每个月分别从各种浓度的样品中取10μg,采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室温稳定性。④卵黄抗体分别置于7个EP管,100μL/管,编号1~7。1~3号管用1mol/L的HCL分别调整pH值为5,3,2;4~6号管用1mol/L的NaOH分别调整pH值为9,11,12;7号管的pH值为7(中性),不加酸或碱。1~7号管均放在37℃孵箱中3h,每隔1h各管分别取10μg样品,采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⑤卵黄抗体分别置于6个EP管,10μL/管,编号1~6。按顺序编号各管分别于30,40,50,60,70,80℃水浴15min,然后4℃冰箱冷却,每管取样10μg,以未经过加热处理的样品作为标准对照,采用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卵黄抗体热稳定性。主要观察指标:①卵黄抗体SDS-PAGE电泳检测。②卵黄抗体室温稳定性检测。③卵黄抗体不同pH值稳定性检测结果。④卵黄抗体热稳定性检测。结果:①纯化的卵黄抗体经SDS-PAGE电泳后有两条主带,重链相对分子质量约66000,轻链相对分子质量约25000。②1,0.1,0.01g/L的卵黄抗体,室温下放置4个月后仍然保留部分活性。③pH5~9时37℃孵育3h后,卵黄抗体仍有部分活性;在pH低于5或高于9的条件下37℃孵育3h后,卵黄抗体失去全部活性。④纯化的卵黄抗体分别置于6个EP管中,1~4号管的卵黄抗体仍有活性,第5管和第6管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是较高温度下蛋白变性引起的。结论:卵黄抗体稳定性较好,斑点免疫结合法能够快速简单的证明和描述卵黄抗体的功能活性,且只需要微量抗原和抗体,斑点特异,能同时处理大量样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斑点免疫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1].吴开怀,姚冉,林巍.结核感染T细胞酶结合免疫斑点试验诊断肺结核及肺外结核[J].健康研究.2016

[2].阮光萍,安梅,王桂华,叶蕾,邓淑芬.斑点免疫结合法测定卵黄抗体的活性(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3].许静.一种棘球蚴病斑点免疫结合试验的诊断价值研究[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5

[4].何谦,楚雍烈,王香玲,刘余静.斑点免疫结合实验用于丙肝不同片段抗体的检测[J].实用医技杂志.2005

[5].郑光宇,赵荣乐.血清滤纸斑点免疫结合试验诊断棘球蚴病[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6].张华荣,田华.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分类及其方法学评价[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

[7].王贵珍,周益军,周雪平.以直接斑点免疫结合测定法检测灰飞虱体内的水稻条纹病毒[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

[8].郑光宇,赵荣乐.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棘球蚴病患者的免疫应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9].赵荣乐,郑光宇.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3种植物病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10].刘宏伟,仲伟强,王俊朝,王仁芝.胶体金快速斑点结合免疫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

标签:;  ;  ;  ;  

斑点免疫结合论文-吴开怀,姚冉,林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