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 ——以“华夏”为例

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 ——以“华夏”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开始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发挥重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网络已经开始全面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较之传统的印刷媒介以及后来的电子媒介,都具有了全新的沟通形式和社会意义。网络游戏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天网络游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玩游戏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流行活动,随着网络游戏参与者的日益增多,玩家通过网络游戏形塑了一种新的人际互动模式。20世纪初,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开始转向一种微观过程的社会学研究,互动论逐渐兴起,在互动论者看来,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行为及其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但是迄今为止,互动的研究大都是关于面对面互动关系的,极少涉及非面对面以及借助某种技术媒介为中介的互动。互联网出现和兴起使得非面对面的互动即身体不在场的互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如何认识和解释这一新的互动类型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本研究主要通过讨论网络人际互动存在哪些构成要素、不同的互动类型以及互动内容、互动过程等问题以期获得对游戏空间的人际互动面貌的揭示和认识。从这一问题出发,本研究选取了一款参与人数较多的“网络游戏”作为研究的观察地点,研究采用个案的质性研究方法,具体采用实地研究,参与观察、访谈的方法,通过以上的分析架构通过玩家与游戏世界的互动、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互动及玩家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三个层次的互动现象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网络游戏人际互动由玩家、规则、情境,游戏管理者(GM),游戏虚拟物五个要素构成。玩家进入游戏空间,参与其中的游戏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习得互动规则,而这种规则总是和相对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在互动情境中玩家才能成功进行自我角色的扮演。GM对游戏人际互动规则和秩序的形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二、较之现实的交往空间,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互动空间。较之其他类型的网络空间,游戏空间具有多媒介、拟真性、符号更加多元化和形象化的特征,符号性的互动是网路游戏互动的主要形式。玩家的互动并不单独限于游戏空间,玩家同时通过多种媒介进行互动,不同的互动媒介呈现不同的互动特点。三、网络游戏互动是一个围绕“游戏”的人际互动,在游戏空间人们互动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共同的游戏活动情境来实现的,游戏空间受到网络游戏运营商的型塑,经济利益交往被不断强化,因而利益交往比较凸显,游戏中的合作与冲突也是围绕利益展开的。可以说,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的实质以一种以“利益”为核心的人际互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网络游戏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有关网络游戏人际互动的研究
  • 一、互动理论
  • 二、网络游戏人际互动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外学者对于网络游戏人际互动的研究
  • (二) 国内学者对于网络游戏人际互动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质的研究取向——个案研究
  • 第二节 个案描述
  • 第四章 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网络游戏人际互动的构成要素
  • 一、玩家
  • 二、规则
  • 三、情境
  • 四、游戏虚拟物
  • 五、管理员
  • 第二节 “华夏”玩家与游戏世界的互动
  • 第三节 “华夏”网络游戏中玩家之间的互动
  • 一、玩家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
  • 二、玩家在游戏中的符号互动
  • 三、互动空间
  • (一)、玩家在游戏系统中的互动
  • (二)、玩家在游戏BBS中的互动
  • (三)、玩家在游戏QQ群中的互动
  • 四、玩家互动中的自我暴露
  • 五、互动中的经济交往
  • 六、互动中的合作与冲突
  • 第四节 “华夏”游戏中玩家与群体之间的互动
  • 一、氏族结构
  • 二、氏族条例
  • 第五节 “华夏”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过程
  • 一、互动的探测
  • 二、互动的持续
  • 三、稳定的互动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
  • 附录
  • 附录一: 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网络游戏发展简史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邮件游戏[J]. 尚舞 2011(02)
    • [2].流行文化对游戏原画设计的影响[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21)
    • [3].从社会学视角看网络游戏的空间性和时间性[J]. 青年探索 2020(01)
    • [4].技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4)
    • [5].闽南文化融入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初探[J]. 才智 2019(35)
    • [6].与游戏互融的游戏周边产品设计研究[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7].基于现代审美观的游戏特效设计研究[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23)
    • [8].游戏特效在未来游戏行业中的发展趋势[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24)
    • [9].大班区域游戏探索三部曲[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3)
    • [10].以评价促发展——表演游戏中的园长游戏领导力[J]. 教育科学论坛 2020(05)
    • [11].关注游戏过程 回归质量本质——园长游戏领导力的思与行[J]. 教育科学论坛 2020(05)
    • [12].中职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思与行[J]. 华夏教师 2019(33)
    • [13].论游戏课程化的游戏观:游戏的课程本质、边界与层次[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04)
    • [14].2020年游戏圈十大热点预测[J]. 计算机与网络 2020(03)
    • [15].3D建模在游戏美工当中的运用[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01)
    • [16].探索更好的学习方式——游戏——以电子沙盒游戏《我的世界》为例[J]. 西部皮革 2020(06)
    • [17].传统艺术在游戏中的应用[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02)
    • [18].日本游戏批评思想地图——兼论游戏批评的向度[J]. 日本学刊 2020(02)
    • [19].幼儿结构游戏中教师介入的适宜性研究——以S市某市级示范幼儿园为例[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03)
    • [20].我国游戏产业“走出去”发展路径研究[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21].系统论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机理及对策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05)
    • [22].游戏精神: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契合点[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12)
    • [23].游戏出版内容质量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 出版科学 2020(02)
    • [24].哲学线索中体育回归游戏本真[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5)
    • [25].游戏原画中人物设计要素分析[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03)
    • [26].青年游戏消费的倾向——以手机游戏为例[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3)
    • [27].《节庆萌童之端午》游戏衍生设计[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01)
    • [28].教师干预下游戏故事的运用对大班幼儿认知水平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 2020(17)
    • [29].论网络游戏整体画面独创性判定方法[J]. 中国出版 2020(09)
    • [30].幼儿共享游戏区活动组织环节的探索[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06)

    标签:;  ;  ;  

    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 ——以“华夏”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