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00在凋亡细胞清除中的作用

CD200在凋亡细胞清除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异常及凋亡清除异常在SLE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CD200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多种细胞表面均有表达,主要通过与其受体CD200R结合传递免疫调节信号。前期研究发现,SLE患者CD200/CD200R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存在差异,体外培养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HC),且在凋亡过程中CD200在PBMC表面的表达上调,提示SLE患者可能存在CD200/CD200R通路的异常。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CD200对树突状细胞(DC)吞噬凋亡细胞过程的影响。研究方法1.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200+的活细胞、CD200-的活细胞、CD200+的早期凋亡细胞、CD200-的早期凋亡细胞及CD200+的晚期凋亡细胞,并将这几组细胞与体外诱导的自体树突状细胞共孵育。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树突状细胞与各组细胞的接触率及吞噬率。2.通过ELISA法测定SLE患者及健康对照凋亡前后培养上清中CD200浓度,并将SLE患者凋亡前后培养上清CD200浓度与SLE活动性指标(SLEDAI、抗dsDNA滴度、C3、ESR、WBC及Lym)进行相关性分析。3.通过Transwell试验研究游离型CD200对树突状细胞趋化性的影响。结果共孵育试验、ranswell试验及ELISA结果如下:1.CD200+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接触率及吞噬率低于CD200-的细胞。随着凋亡过程的发生,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接触及吞噬率增多。SLE患者活细胞、早期凋亡细胞及晚期凋亡细胞与DC的接触率有低于HC的趋势。2.在正常对照组中,凋亡细胞培养上清中CD200浓度高于活细胞。SLE患者活细胞培养上清内CD200浓度与血沉呈正相关,SLE患者凋亡细胞培养上清内CD200浓度与C3、外周血WBC数量呈负相关。3.CD200无论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还是成熟树突状细胞的趋化过程均起着负性调节的作用。结论本文通过研究CD200对吞噬过程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凋亡过程中,不仅细胞表面CD200的表达上调,其培养上清中CD200浓度亦有所升高。在凋亡吞噬过程中,游离型CD200作为"don’t find me"信号,负性趋化树突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CD200作为"don’t eat me"信号,抑制树突状细胞对其的吞噬。因此,CD200在树突状细胞清除凋亡细胞这一过程中起着负性调节作用。

论文目录

  • 英汉名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 CD200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 第一部分 细胞表面CD200的表达对树突状细胞接触、吞噬的影响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研究对象
  • 四、实验方法
  • 五、统计学方法
  • 六、实验结果
  • 七、讨论
  • 八、小结
  • 第二部分 细胞凋亡前后培养上清中CD200浓度的比较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研究对象
  • 四、实验方法
  • 五、实验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第三部分 游离型CD200对树突状细胞趋化性的影响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研究对象
  • 四、实验方法
  • 五、实验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全文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ACR 1997年SLE分类标准
  • 附录2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记分(SLEDAI score)
  • 附录3 SLE患者临床资料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CD200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现代实用医学 2020(04)
    • [2].CD200预处理对重症中暑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临床急诊杂志 2017(05)
    • [3].CD200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46)
    • [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200与自身抗体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12)
    • [5].CD20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06)
    • [6].CD200和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在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分层中的意义[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6(05)
    • [7].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200~+亚群细胞对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调节效应[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13)
    • [8].CD200调控小胶质细胞K_(ATP)通道在抑制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J]. 江苏医药 2015(08)
    • [9].CD200调节重症中暑大鼠肺部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初探[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0(03)
    • [10].急性髓样白血病患者骨髓干细胞CD200的表达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7(03)
    • [11].氧化应激条件下CD200对MG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J]. 热带医学杂志 2008(10)
    • [12].延边半细毛羊羊毛细度测定及其CD200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20(08)
    • [13].急性髓样白血病干细胞CD200的表达及与疗效的相关分析[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01)
    • [14].CD200在重症中暑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因子关系[J]. 中国热带医学 2016(08)
    • [15].CD200在皮肤鳞癌进展过程中的表达[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4(04)
    • [16].CD200介导的大肠癌干细胞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06)
    • [17].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200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6(02)
    • [18].隐球菌性脑膜炎小鼠VEGFR与CD93和CD20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24)
    • [19].CD200在大肠癌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细胞免疫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09)
    • [20].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鉴定CD133~+CD200~+大肠癌干细胞相关基因[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12)
    • [21].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200~+亚群细胞的免疫特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01)
    • [22].CD200在小鼠失血性休克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06)
    • [23].CD200和CD200R在膀胱和肾脏肿瘤表达的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10)
    • [24].小鼠CD200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06)
    • [25].手术创伤对成年大鼠和老年大鼠海马区CD200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2(04)
    • [26].CD200与CD4~+CD25~+CD127~(low)Treg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意义[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02)
    • [27].CD200免疫染色在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3(01)
    • [28].CD200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02)
    • [29].骨碎补总黄酮对高原RA继发OP患者血清MMP-3、CD200及IL-17的作用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 2017(08)
    • [30].阻断神经元CD200表达诱导的炎性反应相关炎症通路[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09)

    标签:;  ;  ;  

    CD200在凋亡细胞清除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