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但副作用如膀胱刺激征等依然存在,且远期疗效不明显。膀胱癌复发率高,且复发后往往伴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及浸润能力增强,并直接导致患者的高死亡率,因此探索膀胱癌治疗的新方法已经成为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保肝等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熊果酸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目的本研究设计主要通过熊果酸对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能力的影响等研究其抗癌机制,同时通过体内实验研究熊果酸在整体动物中的抗肿瘤作用,旨在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培养的膀胱癌T24细胞经终浓度为0、60、70、80μmol/L熊果酸及药物对照组13μmol/L姜黄素分别处理24h、48h和72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形态变化;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熊果酸作用后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熊果酸作用后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熊果酸作用后膀胱癌T24细胞cyclin D1、p21、Bcl-2、Bax、Caspase-3表达情况;划痕实验观察熊果酸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情况;细胞侵袭实验观察熊果酸作用后细胞侵袭力变化;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熊果酸对膀胱癌T24细胞MMP-2、TIMP-2的基因表达情况。通过移植瘤实验研究熊果酸整体动物的抗肿瘤作用。实验数据均来自于3次或3次以上结果相似的独立实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多个样本的组间比较采用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熊果酸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生长,并表现明显形态学异常。MTT法检测结果提示熊果酸以时间及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并诱导T24细胞凋亡。FCM结果发现熊果酸可诱导膀胱癌T24细胞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率增加。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发现熊果酸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cyclin D1表达,p21水平未发生变化,下调Bcl-2表达,并诱导Bax和Caspase-3表达。2.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证明熊果酸抑制膀胱癌T24细胞迁移,体外实验证明熊果酸可下调膀胱癌T24细胞MMP2表达,上调TIMP2表达。3.整体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荷瘤裸鼠肿瘤体积变小,生存期延长,熊果酸体内亦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生长。体内实验证明熊果酸可下调Bcl-2、MMP2表达,上调Bax、Caspase-3、TIMP2表达。结论体外实验表明熊果酸可明显抑制膀胱癌T24细胞cyclin D1表达,使T24细胞停滞于G1期,从而抑制T24细胞增殖;熊果酸通过抑制线粒体经典凋亡通路关键蛋白Bcl-2、诱导Bax和Caspase-3的表达,从而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熊果酸下调MMP-2表达,上调TIMP-2表达,从而抑制膀胱癌T24细胞迁移及侵袭;体内实验表明熊果酸可改变Bcl-2/Bax比值,活化Caspase-3,下调MMP-2表达,从而明显抑制膀胱癌T24移植瘤生长。综合体内、外实验提示熊果酸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