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孢子论文-汪玲敏,陈光平,木万福,麻继仙,李易蓉

小孢子论文-汪玲敏,陈光平,木万福,麻继仙,李易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孢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番茄,游离小孢子,雄核发育,创制育种材料

小孢子论文文献综述

汪玲敏,陈光平,木万福,麻继仙,李易蓉[1](2019)在《番茄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雄核发育是小孢子或未成熟花粉细胞沿孢子体发育途径形成植株的过程,也是创制育种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建立重复性好、再生频率高的番茄小孢子诱导方法,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番茄雄核番茄雄核发育各阶段(胚胎发生能力的获得、诱导小孢子分化形成胚状体以及胚状体再生形成单倍体植株)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简要归纳了现有的游离小孢子分离培养技术。分析表明,基因型是制约番茄小孢子诱导体系的关键因素,且需与发育时期、培养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同期发生,才能使雄核发育偏离配子体途径。最后,展望了番茄小孢子培养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番茄双单倍体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0期)

赵彬,刘国芳,周闯,蔡玉环,刘庆新[2](2019)在《一例猫犬小孢子菌感染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一例猫犬小孢子菌感染的诊治,去探究可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案。改善临床上治疗猫犬小孢子菌感染周期长,治疗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并对相关防治与人畜共患病问题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吉林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0期)

胡力文,张勇,石真,符杰,孙伟[3](2019)在《紫茎泽兰甲醇提取物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从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is)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3类化合物,分别为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euptox A)、3-烯-2,7-二酮-杜松萜烯(CED)和烯烃类化合物。使用含毒介质法分别检测125、62.5、31.25、15.6、7.8、3.9、1.95和0.98μg·mL~(-1)的euptox A和CED在48、72、96、120、144 h时对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idium gypsum)的抑制率。对euptox A处理过的石膏样小孢子菌开展碘化丙啶(PI)染色试验,并测定其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以及细胞外液中总蛋白质和总磷的含量。结果显示,紫茎泽兰甲醇提取物中euptox A和CED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且以euptox A的效果更好。经euptox A作用后,石膏样小孢子菌的菌丝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出强红色荧光,细胞外液中总蛋白质和总磷含量显着(P<0.05)增加,麦角固醇的含量显着(P<0.05)降低。据此推测, euptox A作用于石膏样小孢子菌后,可通过抑制其麦角固醇合成,使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紊乱,从而最终引起真菌细胞死亡。(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建瑛,秦希波,李业娟,姚志刚,李京[4](2019)在《松属植物的大、小孢子叶球发生及发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形态学和解剖学两个角度对松属植物大、小孢子叶球发生、发育的特点以及大、小孢子叶球发育过程中存在的几种特殊现象进行综述,系统地总结了大、小孢子叶球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分化阶段特征以及小孢子叶球中花粉的发育、大孢子叶球发育中颈卵器的形成等多个重点阶段,提出了继续开展相关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郭靖[5](2019)在《不同基因型黄心乌品种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对20个不同基因型黄心乌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有5个基因型黄心乌品种诱导出胚。通过对基因型、气候环境条件、发育时期、热激预处理、琼脂浓度等因素的研究,探讨以上几个关键因素对黄心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进一步完善黄心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为加快黄心乌新品种选育进度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26期)

朱惠霞,陶兴林,刘明霞[6](2019)在《松花菜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松花菜F1代杂交种为材料,分别观察自然发育和游离培养条件下小孢子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四分体释放小孢子后,单核小孢子经历2次分裂,从双核期到叁核期,最后发育为成熟花粉粒,是配子体发育途径;在游离培养条件下,小孢子经过热激(33℃)处理后,发生均等分裂或者不均等分裂,之后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增殖,最终发育成为胚状体,小孢子发育途径是从配子体向胚胎发育转换的途径。同时发现,并不是所有发生了分裂和增殖的细胞都能形成胚状体,只有极少数小孢子最终形成正常胚。(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成妍,乔宁,梁燕平,田如霞,焦彦生[7](2019)在《辣椒小孢子胚胎发生早期的组织化学染色》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辣椒小孢子胚胎发生机理,以甜椒品种晋椒203为试验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制作培养0,3,7,15d的花药石蜡切片,利用番红-固绿、碘-碘化钾和考马斯亮蓝3种染色液分别对小孢子的细胞质、淀粉粒和蛋白质染色。结果表明:高温诱导3d后,小孢子体积明显膨大,细胞核移向中央。少数小孢子分裂产生大小、结构特征相等的两个细胞,进而增殖形成多细胞结构。起初具有胚性的小孢子内积累了大量淀粉,随着分裂的进行,有些多细胞结构内会沉积较多的淀粉,也有些多细胞结构没有淀粉积累,不被碘-碘化钾染色。具有胚胎发生能力的小孢子中蛋白质含量减少。这些变化必然影响辣椒小孢子胚状体的产生。(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陈晓芸,林鸿生,王桔红[8](2019)在《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常见蔬菜——葱的花序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比较研究了葱花蕾形态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关系。结果显示,上午9∶00~12∶00、下午14∶00~16∶00为取样最佳时间,分裂时相与花蕾形态生长有关。葱的染色体数目较少,着色力强,图像清晰,可用于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9年08期)

俞演,古玉,王承东,胡静,杨瑷宁[9](2019)在《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小鼠的Dectin-1、TLR-2和TLR-4及细胞因子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石膏样小孢子菌经皮肤感染小鼠后皮肤损伤组织中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TLR-2和TLR-4及细胞因子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大熊猫源石膏样小孢子菌,分别在第3、7和14天取病变皮肤组织,经PAS染色和HE染色观察孢子定植部位和病理损伤;分别在第3、6和12小时取病变皮肤组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受体mRNA的转录表达量;分别在第1、3、7和14天取样,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转录表达量。结果表明: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小鼠后导致皮下脓肿,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角质层增厚。试验中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TLR-2和TLR-4的转录表达量增加(P<0.01),细胞因子IL-6、IL-1β、IL-23、 TGF-β、IL-17A、IL-17F和IL-22的转录表达量增加(P<0.01)。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病原菌表面模式识别分子而引发免疫反应。本研究表明,机体感染石膏样小孢子菌后,模式识别受体表达显着增加,并通过识别菌体表面模式识别分子从而激活Th17途径,分化成熟的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2、IL-17A和IL-17F,从而发挥抗菌作用。(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冯学超,陈露露,杜可玉,李勇鹏,赵凌侠[10](2019)在《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花形态特征与小孢子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重要蔬菜和水果隶属于茄科(Solanaceae),植物花发育是物种延续和产品形成关键决定因子。茄科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是药食同源半野生浆果,目前其花发育研究不多。为了从不同视角了解茄科植物花发育,本研究采用比较生物学方法从花的形态特征和解剖学层面解析了毛酸浆(P. pubescens)和茄科模式植物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花器特征和小孢子发育进程。结果显示,开花后毛酸浆花萼迅速生长包被果实、花瓣有紫色斑纹、花药顶颈可育及背部开裂散粉特征与番茄花萼生长缓慢、黄色花瓣、花药顶颈不育及腹缝开裂散粉方式截然不同,展示了茄科植物遗传多样性。毛酸浆小孢子发育,在"四分体"之前迟于番茄,而"四分体"之后期却快于番茄。特别是番茄药隔组织在"四分体"时期开始向药室异常内突,并在花粉成熟期占据药室近1/2空间,而未在毛酸浆中观察到。该研究为开发茄科新的模式植物和从不同视角理解庞大茄科植物花发育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小孢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一例猫犬小孢子菌感染的诊治,去探究可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案。改善临床上治疗猫犬小孢子菌感染周期长,治疗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并对相关防治与人畜共患病问题进行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孢子论文参考文献

[1].汪玲敏,陈光平,木万福,麻继仙,李易蓉.番茄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赵彬,刘国芳,周闯,蔡玉环,刘庆新.一例猫犬小孢子菌感染的诊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9

[3].胡力文,张勇,石真,符杰,孙伟.紫茎泽兰甲醇提取物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浙江农业学报.2019

[4].张建瑛,秦希波,李业娟,姚志刚,李京.松属植物的大、小孢子叶球发生及发育研究进展[J].吉林林业科技.2019

[5].郭靖.不同基因型黄心乌品种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J].农业工程技术.2019

[6].朱惠霞,陶兴林,刘明霞.松花菜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J].甘肃农业科技.2019

[7].成妍,乔宁,梁燕平,田如霞,焦彦生.辣椒小孢子胚胎发生早期的组织化学染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8].陈晓芸,林鸿生,王桔红.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J].生物学教学.2019

[9].俞演,古玉,王承东,胡静,杨瑷宁.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小鼠的Dectin-1、TLR-2和TLR-4及细胞因子动态变化[J].畜牧兽医学报.2019

[10].冯学超,陈露露,杜可玉,李勇鹏,赵凌侠.毛酸浆(Physalispubescens)花形态特征与小孢子发育[J].植物研究.2019

标签:;  ;  ;  ;  

小孢子论文-汪玲敏,陈光平,木万福,麻继仙,李易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