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芍药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减芍药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长沙410100)

[摘要]目的研究加减芍药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8年6月至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痔、瘘、痈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痔172例、瘘73、痈107例,分别记录患者术后肛门坠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肛门坠胀的评分。发生肛门坠胀后,均以加减芍药汤内服+灌肠3d治疗,记录治疗后肛门坠胀的评分。结果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为59.1%,其中痔术后肛门坠胀率66.3%明显高于瘘54.8%痈50.5%,术后3-5天是发生肛门坠胀的高峰期;加减芍药汤灌肠+内服对术后肛门坠胀的总有效率为94.7%;治疗后肛门坠胀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芍药汤具有行气活血功效,对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肛肠病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加减芍药汤;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

肛肠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统计[1],国内目前肛肠病人群发病率为50%,肛肠疾病为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目前肛肠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肛肠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手术治疗也带来许多术后并非症。肛门坠胀为最常见、最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因肛门坠胀为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并无明显临床体征可查,往往容易忽视。

肛门坠胀表现为:患者自觉肛门下坠或肛门胀满感,排便次数可增多,便意频频,欲便而不得解,欲失气,得失气或便后稍舒,重者便后坠胀不减,属中医“后重”范畴。给术后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院肛肠科秉承“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治疗思想,采用行气活血为法,以芍药汤加减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肛肠科2018年6月至12月收治的痔、瘘、痈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痔172例(男96例,女76)、瘘73例(男68例,女5例)、痈107例(男103例,女4例)。所入组病例均符合中医痔、瘘、痈中医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糖尿病、炎症性肠病,重度贫血等影响愈合的疾病。所有入组病例

60岁<年龄>18岁。

术前患者均采用磷酸钠盐清洁灌肠行肠道准备。麻醉方式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肛周局部浸润麻醉。术后当天均予抗感染治疗、七叶皂苷钠消肿、矛头腹蛇血凝酶止血连续3d。自术后第二天开始便后浴舒洗液(我院制剂)坐浴5分钟bid,坐浴后伤口生肌玉红药膏外换药治疗。

1.1.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

术后肛门坠胀总的发生率为59.1%,其中痔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为66.3%,显著高于瘘、痈的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术后3-5天是发生肛门坠胀的高峰期,58.7%的肛门坠胀在此期出现。见表1。

二、方法

2.1发生肛门坠胀后,进行肛门坠胀评分。0-6分

0分无明显肛门坠胀

2分久站后肛门稍有坠胀感,休息后可消失,不影响生活。

4分肛门坠胀明显,休息后可稍缓解,对日常生活有影响。

6分肛门坠胀难以忍受,休息后不能缓解,影响日常生活。

予加减芍药汤内服+睡前保留灌肠治疗3d,

中药组方:赤芍15g,当归20g,槟榔3g,黄芩12g,黄连3g,木香15g,陈皮15g,姜厚朴9g,甘草9g,川芎12g,皂角刺12g,枳壳12g。水煎450ml,200ml早晚温服,50ml睡前保留灌肠(治疗时间大于1h)。

2.2参照最新《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医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相应症状进行评分,分为1.痊愈经治疗后,肛门坠胀完全消失;2.显效经治疗后肛门坠胀明显,不影响日常生活,仅久站时会发生肛门坠胀;3.有效,经治疗后,肛门坠胀有所缓解,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4.无效,经治疗后,肛门坠胀无明显缓解或者加重。以痊愈、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2.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积分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肛门坠胀为肛肠术后较为常见并发症。发生肛门坠胀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传统医学一般认为发生术后肛门坠胀原因为肛门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所致【2】。明·薛己在《薛氏医案》中说:“臀,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难及,血亦罕到”。手术作为肛肠疾病最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身也是一种创伤,肛肠疾病手术操作过程直接损伤肛门周围经络,以致肛门局部气血更加不足,经络之气被隔绝、阻断,经络阻滞则气不行,气滞则血不行,造成局部气血瘀滞,从而发生术后肛门坠胀。且“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术后肠道功能紊乱,可使肠道气机不能顺利外排,造成肛门阻塞感,亦可产生肛门坠胀感【3】。现代医学认为术后的肛门坠胀可能与手术机械刺激、肛门局部炎症刺激排便感受器及术后换药不当有关【1】。近年来关于肛垫的研究越来越多,对肛垫的解剖学特点及感觉功能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普遍认为,肛垫是高度特化的感觉神经终末组织带,是直肠下端最敏感的部位【4】,对直肠内容物有着精细的辨别能力。根据笔者的临床观察,术后肛门坠胀的发生,绝大多数与手术损伤该区有关,未涉及肛垫区的肛肠手术术后很少发生肛门坠胀。这可能是术后肛垫受损,伤口持续刺激肛垫区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使之产生一种“错误”的排便感即我们讨论的肛门坠胀感。

依据术后“多瘀”、“多湿”、“多气滞”的病机,许多医家运用中医内服外敷治疗术后肛门坠胀,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孙良平【5】等以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肛门坠胀症状评分,有效率达94%。颜景颖【6】等以止痛如神汤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显示止痛如神汤可显著降低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

芍药汤出自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方治疗“泻而便脓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治法,为治疗湿热痢疾之主方。笔者应用加减芍药汤治疗术后肛门坠胀,正是从原方“调气则后重自除”获得启发,采用行气活血法治疗术后肛门坠胀。方中易白芍为赤芍增加行气活血之功效,槟榔、木香、陈皮、厚朴、枳壳大队行气之药则行气之力大增,且兼顾肛肠手术后易腹胀气滞等特点,使用厚朴行气除满。当归、皂角刺、川芎活血止痛,黄芩、黄连清热利湿针对痔、瘘、痈大多以湿热下注之病机,甘草调和诸药。本方针对肛肠术后肛门局部气血瘀滞的病因病机,治以行气活血之法,且兼顾肛肠病术后易腹部气机瘀滞的特点而成,体现了“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治疗思路。并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浩臣,王丽.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J].中医药导报,2015,12(27).

[2]孙晓霞.肛门坠胀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4):332-334.

[3]杨喜乐,曾莉,钱海华.中医药防治术后肛门坠胀探究态势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5(7):243-245.

[4]张东铭.肛垫的感觉功能及其临床意义[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3):204-208.

[5]孙良平,黄茵,肖振,等.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1):2540-2541.

[6]颜景颖,陈诗伟,郑伟琴,等.止痛入神汤对伴便秘者混合痔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4.20(1):26-30.

标签:;  ;  ;  

加减芍药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