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导学案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效率

初探导学案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效率

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庆扬中学52932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推进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改革在全国上至高校,下至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年来,我在探索中不断反思、总结中成长,形成自己在运用导学案教学的一套模式,切切实实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率。

下面谈谈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怎样运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一、精心编写学案

1.编写理念有高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得有高质量的学案。设计学案既要结合教材,又要顾及学生,着力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对比、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让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情景设计,让学生进入角色,从而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编写过程集思广益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在编写学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同级同科每个教师的优点,进行集体备课,先制定计划,确定每人负责哪些课时学案的编写,定下集体备课活动的时间,在活动期间演示学案,经组员讨论,然后定稿,从而保证学案的优质、高效。

3.学案模式渐形成

一年来的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合理的导学案编写模式: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外拓展—自主测评—疑惑反思。通过这种模式让学案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解疑、共享成果。

二、充分运用学案

1.学生自主是前提

“君子藏器于身,待之以动”。学生如果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没有质疑,就没有提升,更不能有精彩的表现。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教学中,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之后展示的答案系统条理,学生在讲解、阐述中有理有据,足可以同老师媲美,所以,在上课前一天就要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阅读学案,让学生在学案上记录好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探究中讨论解决,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个惊喜。

2.合作交流至关重要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学案导学中,合作探究是重要一环,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利用一些激励机制,如课堂积分,激发学生参与,特别是激励中等生和差生参与,让他们展示、讲解,放手学生,学生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在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之后,让学生谈谈“求同存异”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既精彩,又有深度,由学生探究出来的比老师讲的印象更深刻了。

在历史教学中,经常遇到不少“历史通”,他们在其它学科表现平凡,但对历史却很有兴趣,未学到的内容都很了解,在合作探究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学们遇到的疑难,可以由“历史通”们解决,让他们带动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

3.电教手段非等闲

充分运用电教辅助导学教学,丰富的图片、详实的资料,都能让导学教学生动、有趣,这就需要教师筛选资料,求精不求滥,让电教真正成为导学教学的得力助手。

4.学练一体显效益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会做人”。练习既巩固学习成果,又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编写两个练习题:

(1)用表格整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方面重大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在当今还需要吗?

这两个问题将这课的基本知识得以梳理、归纳,学生的思路清晰。所以,练习在导学教学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学习效益。

三、不断反思改进学案

人要不断反思,才有进步。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在每节课之后,我都会结合学生堂上的交流、展示、自主检测等认真总结,寻找更有效的方法、途径。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中,我最初设计的合作探究问题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过时了吗?为什么?结果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很快回答出“没过时”,但回答不了“为什么”,后来在其它班的教学中,我将问题稍作调整,改为1、当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还需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吗?不同制度的国家能和睦相处吗?这样将问题稍作修改,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并没有过时”就容易理解了。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学案教学在实践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在改革中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紧扣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差异,明确学习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提高,那么在课堂改革的推进中一定会探索出一条不一般的道路。

标签:;  ;  ;  

初探导学案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效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