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霞(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淄博255029)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4-0114-02
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也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患重症肺炎时气体交换面积减少,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缺氧和呼吸功能障碍突出,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病情逐步恶化,甚至死亡。重症肺炎常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等。为减少小儿因重症肺炎而发生的死亡,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NCPAP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3月,选择我院PICU的重症肺炎住院患儿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18个月。全部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诊断标准[1]。基础病包括支气管肺炎12例,毛细支气管炎19例,大叶性肺炎5例,其中合并先心病者3例。
1.2方法
1.2.1应用NCPAP前治疗患儿均在PICU进行监护。常规应用抗感染、支持对症疗法,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入院后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监测心率、呼吸,取桡动脉血,应用雷度ABL77Sci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全部患儿均为经普通吸氧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无改善、胸片无气漏的情况下应用NCPAP治疗,2小时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
1.2.2NCPAP应用由医院中心供氧室提供管道氧气,空气压缩机提供压缩空气,经空氧混合仪和加温湿化罐湿化后,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乳胶鼻塞,并固定在鼻前庭内,鼻塞另一端管道连接水封瓶,并由管端伸入水下数厘米控制压力,整个管道保持密封,在吸气相、呼气相均有水泡冒出,使患儿在吸气相、呼气相均保持一定正压。根据患儿病情设定空气流量、吸入氧浓度、PEEP。
1.2.3监测项目临床症状、体征、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均拍胸片了解有无气漏。
1.3疗效评价标准
NCPAP治疗成功需达到以下标准:(1)患儿喘憋、发绀、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50次/min,心率<140次/min;(2)气体交换功能及通气功能改善,PaO2>60mmHg,PaCO2<50mmHg;(3)无需气管插管。
1.4统计学方法
各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36例重症肺炎患儿中,34例NCPAP治疗成功,无NCPAP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均痊愈出院。NCPAP治疗时间为(72±20)小时。2例病情无改善,需行气管插管,其中1例死亡(死于先心病)。34例NCPAP治疗成功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见附表。
3讨论
小儿时期由于肺的弹性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及淋巴细胞间隙偏大,肺泡数量少而间质发育旺盛,使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气体交换量小,一旦肺部发生感染容易导致广泛支气管粘膜肿胀及分泌物堵塞,出现严重的通气和换气障碍,导致严重机体缺氧。此外,重症肺炎还可进一步导致肺损伤,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造成肺泡萎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形成难治性低氧血症,易出现中毒症状和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疾病预后,采取快速有效方法纠正缺氧是抢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NCPAP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通气方式,纠正低氧血症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给氧方法,适合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研究表明,NCPAP进行时,持续气流产生的气道正压可以避免呼气末期的肺泡塌陷,也可促使已塌陷的肺泡重新扩张,增加功能残气量,减轻肺间质水肿,且NCPAP通过防止肺泡塌陷减少了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及肺泡内液体的渗出,改善了肺顺应性,使肺泡面积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并减少肺内分流,改善氧合[2]。对重症肺炎患儿早期及时给予鼻塞式CPAP治疗相当重要,对改善预后,提高治疗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鼻塞式CPAP是一种无创辅助通气方式,结构简单,可作为抢救重症肺炎的常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4-1201.
[2]周晓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