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厢记》改编本研究

明清《西厢记》改编本研究

论文摘要

王实甫《西厢记》自元代问世以来,倍受人民的喜爱,在戏曲舞台上长演不衰。明清时代,《西厢记》的改编本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本文将改编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继承原作主旨,改换艺术形式的改写本,二是将原作全部翻改,自创新局面的翻改本,三是对原作结尾不够满意而续写的续写本。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三种类型改编本的不同特点及其文化意蕴、实质意义,结合改编者的生平,探讨了改编者的不同创作动机。改编现象不仅是单纯地文学再创作活动,而且是一种作家表达批评意见的特殊方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改写本
  • 第一节 李日华《南西厢记》
  • 一、《南西厢记》作者
  • 二、李本《西厢记》的改编原因
  • 三、与王本《西厢记》的异同点比较
  • 四、地位贡献
  • 第二节 陆采《南西厢记》
  • 一、作者简介和改编原因
  • 二、陆本、王本的异同
  • 三、地位贡献
  • 第二章 翻改本
  • 第一节 秦之鉴《翻西厢》
  • 一、作者简介及改编意图
  • 二、故事梗概
  • 三、人物形象
  • 第二节 周埙《拯西厢》
  • 一、作者简介和改编原因
  • 二、故事情节的创新
  • 三、人物形象
  • 第三章 续写本
  • 第一节 周公鲁《锦西厢》
  • 一、作者与作品简况
  • 二、情节梗概
  • 三、主题意蕴
  • 第二节 查继佐《续西厢》
  • 一、作者作品简况
  • 二、情节梗概
  • 三、主旨意蕴
  • 第三节 汤世潆《东厢记》
  • 一、作者简况
  • 二、情节梗概
  • 三、主题意蕴
  • 第四章 改编本的改编动机、文化意蕴
  • 第一节 改编动机
  • 一、赞赏肯定,改写演出
  • 二、贬斥否定,劝惩教化
  • 三、陶冶性情,自娱娱人
  • 第二节 文化意蕴
  • 一、情的张扬
  • 二、理的束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谈《西厢记》语言的雅俗相间之美[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2].一起《西厢记》邮票投资案例的鉴定始末[J]. 东方收藏 2020(07)
    • [3].象牙《西厢记》酒筹连刻花牙筒[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0(04)
    • [4].观看之道——对闵氏《西厢记》观者“目光”的考察[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01)
    • [5].论《西厢记》及其英译本研究中的版本问题[J]. 湘南学院学报 2018(06)
    • [6].《西厢记》英译钩沉[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7].文化钳制视角下《西厢记》的禁止与传承[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4)
    • [8].《西厢记》非英语译本在海外的译介和传播[J]. 四川戏剧 2019(02)
    • [9].英译本《西厢记》插图研究——以熊式一、奚如谷译本为例[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10].京剧《西厢记》的改编与继承[J]. 中国京剧 2018(09)
    • [11].正确分析和评价经典作品《西厢记》——对《富贵的弱者,有限的反抗》的批评[J]. 上海艺术评论 2016(06)
    • [12].经典连环画原稿原寸系列之《西厢记》[J]. 中国艺术 2017(07)
    • [13].古瓷上的《西厢记》[J]. 收藏 2017(02)
    • [14].王实甫的《西厢记》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J]. 国际汉学 2015(02)
    • [15].《西厢记》第五本——时代的选择[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16].《西厢记》轶事研究三则[J]. 中国戏剧 2014(06)
    • [17].翻译美学视角下《西厢记》英译本的审美再现[J]. 语文建设 2016(15)
    • [18].朝鲜时代的《西厢记》接受与批评[J]. 戏剧艺术 2016(03)
    • [19].论《西厢记》在明清时期的闺阁传播[J]. 文艺评论 2016(06)
    • [20].浅探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对《西厢记》的分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 [21].富贵的弱者,有限的反抗——《西厢记》中的女性图景及其社会想象[J]. 上海艺术评论 2016(05)
    • [22].《西厢记》第一主角之考辨论释[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02)
    • [23].《西厢记》评点“斩足”的观照意义及戏剧理论价值[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4].《西厢记》与明清俗曲[J]. 中国音乐学 2015(03)
    • [25].试析《西厢记》中老夫人的形象[J]. 黑河教育 2008(05)
    • [26].化俗为雅、化雅为俗——许渊冲英译《西厢记》赏析[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03)
    • [27].穿越时空的遥契——对《西厢记》中红娘与《伪君子》中桃丽娜的比较研究[J]. 文教资料 2016(36)
    • [28].《西厢记》主题的反抗精神之再探究[J]. 文教资料 2018(36)
    • [29].《西厢记》中的闲笔妙用[J]. 文教资料 2018(36)
    • [30].略论《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J]. 课外语文 2016(21)

    标签:;  ;  ;  ;  ;  

    明清《西厢记》改编本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